两协会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
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今天发出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
中消协介绍,近日有消费者在某知名饮料店选购饮品时,发现饮品中冰块含量占到饮品总量的2/3,冰块含量过多导致饮用体验感变差。也有的消费者反映,部分饮品在手机点单页面的温度选项只有“冰”,有些饮料店甚至拒绝消费者提出的“去冰”饮品需求。
中消协表示,相关媒体就饮品加冰情况,对北京市西单商圈、朝阳大悦城、国贸、西三旗等商圈的知名冷饮品牌进行消费体验发现,一是餐饮经营者对冰量缺乏统一标准,即使同一品牌不同店铺对于正常冰的标准也不统一。二是各餐饮经营者的冰块大小、形状不同,有的饮品中冰块为扁片或中空状,因此不能简单以冰块数量来衡量加冰量。
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在此倡议广大餐饮经营者:
一、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只要是与正确的判断、选择、使用等有直接关联的情况与信息,消费者都有权知悉,经营者都应该提供。消费者购买饮品时,餐饮经营者应主动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要加冰及加多少冰。若饮品存在确实无法去冰或饮品为特定的冰与配料结合等情况,餐饮经营者应在点单页面明确标注或在点单时提示消费者注意。
二、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只有按照个人意愿决定是否消费、消费什么、以什么方式消费,其消费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满足。餐饮经营者应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多冰”“正常冰”“少冰”“去冰”或通过备注方式调整加冰数量等个性化选项,供消费者自主选择,也可以将饮品和冰分开,由消费者自主决定是否加冰及加多少冰。
三、尊重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落实消费者公平交易权,要求从事交易活动的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心怀责任担当,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经营理念,保障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消费者购买饮料时,默认购买的是饮料而不是冰。餐饮经营者可以在点餐台、广告单及食物图片等显眼处明示顾客有要求饮品不加冰的权利。若消费者对加冰容量提出疑问时,餐饮经营者应予以及时、正面的答复。(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沪上这家书店超600人当过“一日店长”
- 《中国环境标志发展30年绩效评估报告》在京发布
- 广西海事局启动防台Ⅱ级应急响应 全力组织防御台风“泰利”
- 辽塔百余名政企代表共商经贸合作 两地携手促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隧道内行驶车辆打开车门?西安交警通报:14岁男孩无证驾驶,已责令管教
- 天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 新修订条例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 哈萨克斯坦学者:中国引领上合组织为构建国际新秩序共同努力
- 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关继威:我把整个生命投入角色
- 浙江宁波:直面“痛点” 探索海洋废弃物治理的海洋伙伴新模式
- 天津外国语大学成立ESG产业学院
- 首都机场复航北京至慕尼黑航线
- 国际锐评|中洪建交再次证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
- 中欧班列积极助力湘企“出海”
- 长江中游部分航段实施汛期临时交通管制
- 在直播间里,看见不断成长的商家
- 10家A股央企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及进展
-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44235人死亡
- 增长7%、19%!多组数据凸显我国经济活力
- 广西沿海“红姑娘”红薯“解锁”乡村振兴“致富密码”
- 整改就整改,菜市场何须拿大气防治当借口
- 热门推荐
-
- 天气变冷,别让“脑卒中”来敲门
- 强降雨致道路受损 医护人员深入山区上演生命接力
- 这座小城,靠什么占据世界半壁“姜”山?
-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逮捕前总理伊姆兰·汗非法无效
- 黑龙江:今年上半年开行中欧班列数量同比增长116.7%
- 首届“博大杯”创新挑战赛在北京亦庄开幕
- 重现北京十三陵水库建设者风采 电影《九兰》全国公映
- 美国加州发生4.1级地震
- 年产3亿多套服装!这个小镇有啥致富秘诀?
- 广西构筑珠江上游生态保护法治屏障:保一江清水送粤港澳
- 放宽年龄限制 为女性科研者提供便利
- 打造商贸物流产业“桥头堡”
- 希腊公布法律草案 拟允许创建私立大学
- 缓解“一人住院 全家奔波”,国家指南来了!
- “中国冷极”开栓供暖 开启9个月的“供热长跑”
- 福暖中国丨孕妇旅途劳累在列车上早产 众人合力接生“春运宝宝”
- 大同成为山西首个优惠原产地证书签发授权城市
- 浙江安吉文旅行业力推“以竹代塑” 倡导绿色健康消费
- 韩国法院:驳回申请!尹锡悦律师:尹锡悦将出席辩论
- 为什么晋商拜关公,而徽商拜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