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家议粮食安全:保障主粮生产,推广饲草种植
中新网海口10月30日电 (记者 王晓斌)以“植物·粮食·生态”为主题的中国植物学会成立90周年暨第二届植物科学前沿学术大会,10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举办。谈及粮食安全话题,多位植物科学领域的院士、专家表示,中国在保障主粮生产的同时,应推广饲草种植。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认为,粮食安全实际上就是要确保国人吃饱吃好,而且吃出健康。这一方面要求科技工作者高产优质且广适的标准下,既培育出粮食作物,也要有蔬菜果蔬作物。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这要求植物学家培育出抗病品种。
主要从事小麦研究的康振生介绍,生物学特点决定了小麦的育种研究难度大于水稻。但近年来随着小麦基因组工作不断取得进展,我国小麦生物学或者小麦育种方面的专家,在研发技术,品种设计等方面,都已经走在了开发的大道上,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中国人在小麦方面会取得一些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种康认为,大食物观强调食品系统需要更多地考虑整体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多样性的食物资源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营养。在大食物观的理念下,种草也事关粮食安全。
“我们的肉、蛋、奶供应,包括蔬菜、水果等,都是植物科学家肩负的粮食安全责任。”种康说,传统上人们更注重小麦、稻米、玉米等主粮作物的产量和消费,但是实际情况是肉蛋奶的消费量节节高升,而饲养动物的口粮存在较大缺口。他倡导植物科学家能够聚焦饲草和牧草方面的研究,鼓励原来不做草的专家也能够加入饲草科研队伍。
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工程实验室主任景海春建议大家树立“草也是粮食,种草就是种粮”的观念,在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方面有专门的举措。
“我们18亿亩耕地用于保障主粮生产。盐碱地、荒山草坡乃至农闲时期的田地,可以用来种草。”景海春说,北方的稻田头年10月到来年5月大都闲置,期间可以找耐寒的草播种,在5月份水稻下播之前收割,“我们在东营已经做得很成功,加一季燕麦草,一亩田一年下来能够多收三、五百块钱。”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汪小全认为,饲草的需求,一再体现了植物学科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很多的野生植物,在我们没有研究之前它就是一棵野草,比如为杂交水稻取得突破的‘野败’。”汪小全说,随着植物学科的研究深入,也许许多路边的小草将来会成为人类获取粮食的一种来源。(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履新
- 安徽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24小时内局地降水量超100毫米
- 老舍先生未完成的遗作,《正红旗下》回家了
- 2024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取得成效
- 江苏无锡以“樱”为媒拓展对外交流“朋友圈”
- 石窟寺变身博物馆,洞窟内外皆风景|文化中国行
- 正义迟迟未到 苏纳克新法尚无明确时间表
- 聚合消费精彩瞬间 “京彩四季 悦动派对”主题活动举办
- 山西石楼:黄河岸边“青岛村”的劳务输出故事
- 拜登签署法令,正式结束美国新冠疫情“国家紧急状态”
- 西安至万象国际航线复航
- 电影《上海古丽》首播
- 专访陆婷玉:作为演员,我不能只做“陆婷玉”
- 身穿白裙面带微笑 英国凯特王妃患癌后首次公开露面
- “京蒙携手 相约草原” 2023呼伦贝尔春夏文旅产品推介会举行
- 云南勐绿高速公路最长隧道双线贯通
- 张火丁弟子李林晓将演程派大戏《荒山泪》《柳迎春》
- 首航一周年 国产邮轮如何乘风破浪驶向未来?
- 麦肯锡全球总裁斯滕菲尔斯: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
- 中国教育部: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等不规范办园行为
- 热门推荐
-
- 83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问题在哪里
- 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江西78.7万人受灾
- 奥运冠军邹敬园走进成都校园 分享成长之路与拼搏故事
- 电影《花千骨》定档明年1月,陈都灵、李程彬领衔主演
- 广西金秀万亩野生变色高山杜鹃花引客
- 北京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大部分地区预计有雷阵雨
- 中新健康丨专家:降低产后抑郁风险应从产前开始
- 阿富汗突发强震 巴基斯坦震感强烈民众撤离
- 炎炎夏日中外游客赴吉林感受“冰火两重天”
- 国家邮政局:6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8.4%
- 7部门联合启动春耕备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
- 山西昔阳打造宜居温情小城 引领城市发展新方向
- 连续三年举办!建行全球撮合节引浙品出海
- 代表委员热议人工智能发展:加快标准建设 厚植创新沃土
- 中国各地多种探索助超罕见病患者获得多元、可持续用药保障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仁乡贤参与乡村治理 “老母舅”调解室为百姓排忧解难
- 【新春走基层】青春在海拔5318米的查果拉哨所绽放
- 北京京剧院将演莫里哀经典 小剧场京剧《吝啬鬼》建组
- 河北定州:锦鲤养殖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 内蒙古一景区沙下暗藏三角锥扎车胎?当地展开联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