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发展 新疆兵团设施农业显现“科技范”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4日电 (记者 戚亚平)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实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举措,着力做好大棚建设、技术推广、完善配套设施等各项工作,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带动民众增收、就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设施农业带动“四季增收”
今年以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到第十二师三坪农场草莓主题公园采摘草莓的游客不在少数。
位于乌鲁木齐市近郊的三坪农场草莓主题公园现有温室大棚50座、拱棚120座,可满足游客“一年四季”对鲜食草莓的需求,一颗颗草莓成为种植户的“致富果”。
种植户姜兆君介绍,去年他家的几座大棚纯收入超过50万元。
近年来,第十二师发挥紧邻乌(乌鲁木齐)昌(昌吉)消费市场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城郊设施农业,以“农业+旅游”“农业+采摘”“农业+观光”为主要业态。通过扩大设施花卉、设施水果种植面积,增加采摘、观光销售占比,提高种植户收益。
2023年,第十二师种植设施大棚1804座,产值达1.52亿元。
“一亩棚十亩田”,目前,设施农业已遍布新疆兵团各地,种植品种也越来越多元化,丰富着民众的“菜篮子”“果盘子”,带动民众“四季增收”。
设施农业在带动民众增收致富的同时,还带来了就业岗位,五十三团金胡杨镇居民买尔亚木·色买提就是其中之一。
“离家近、工作轻松,方便照顾家人,还能免费学技术。目前,我已掌握大棚管理技巧。”已在一家农业科技公司上班一年多的买尔亚木·色买提说。
设施大棚尽显“科技范”
不论何时,走进位于一〇四团畜牧连的“云雾培”智能植物工厂温室,有机蔬菜都会让人眼前一亮。
据该工厂生产技术负责人介绍,这里的作物均采用“云雾培”技术种植。该技术将营养液雾化成微米级雾滴,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给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
依托“云雾培”模式,可实现各类作物全年无间断生产,土地利用率比平面种植提高6倍以上,产量是土培模式种植产量的30倍至50倍,蔬菜从种植到采摘只需18天至20天。
目前,该工厂温室内种植有100余种热带植物和20余种有机蔬菜,蔬菜年产量180余吨。
如今,新疆兵团各地持续加大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引进、利用,用科技赋能农业发展,让设施农业发展尽显“科技范”。
近日,在四十九团海安镇十四连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智慧蔬菜大棚里,记者看到苦瓜、黄瓜、辣椒、圣女果等蔬果长势旺盛、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盘头整枝。
该基地配套安装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LED植物补光、环境参数传感器等智能化设施,只要打开手机APP,通过传感器就能实时监控大棚内蔬菜生长情况,操控大棚内温度、湿度和水肥等。
得益于科技的应用,以前一个棚的辣椒产量为6吨,现在产量达到8吨至9吨。(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停火后首次空袭 以军称袭击黎南部真主党设施
- 官司缠身的特朗普再次被法官禁言 本人回应:违宪!
- 前10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6万亿元
- 今年前5月出口2.35万吨 内蒙古开鲁红辣椒飘香海外
- 术后进补三原则:久服、气血兼顾、易吸收
- 2023年中国内地电影年度总票房破400亿元
- 报告:中国“虚拟人”直播将迎来发展红利期
- 福建宁德:让非遗进入大众视野 连接现代生活
- 哈萨克斯坦总理:确保国家农业支持政策发挥效能
- 铜匠父子14年捐资助学上千万元 善举源于两片猪肝
- 民宿躺平露营赏星 春暖花开开启微度假
- 中越边境都龙口岸单日查验旅客超2000人次创新高
- 受雷雨天气影响 深圳机场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黄色预警
- 吉林发布新举措打造东北亚动漫产业高地
- 小城文旅受追捧 在慢游中深度体验别样生活
- B级车怎么选?这款更具品价比、质价比,值得选择
- 受飓风“海伦妮”影响 美国弗吉尼亚州进入紧急状态
- 浦东机场“从善如流”,只是纠错第一步
- “520” 上海中外民众用无偿献血为患者送去“生命礼物”
- 百万房贷月供有望减少840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来了
- 热门推荐
-
- 殷鸿福院士:坐热“冷板凳”,淬炼“金钉子”
- 中国“北大仓”千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它们如何改变世界经济和人类行为?
- 传承历史、弘扬科学家精神 重庆自然博物馆开放两大常设展览
- 儿童剧经典再创新 《故宫里的大怪兽之消失的龙女嫁衣》开启快乐寒假
- “网络文明与诚信社会主题论坛”开幕 共话互联网诚信建设
- 湖南桃江“粮二代”结成种田“搭子”备春耕
- 童年的“纸飞机”,现在终于……
- 法国总理贝鲁视察马约特岛查看灾情 推出援助计划
- 国际热评:美西方对华“去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 导游不让游客车上睡觉?丽江文旅局通报
- “中国制造”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日本首飞成功
- 山西公布近年考古重大课题阶段性成果 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详实资料
- 千年学府探文明丨文脉悠悠白鹿洞
- 极值暴雨之下,河北太行山村梁家庄洪水“零伤亡”观察
- 持续加速行业绿色发展,SHEIN仓储物流园再增4家“零废工厂”认证
- 外媒:摩洛哥6.9级强震已致31人遇难
-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当地时间7日发表全国讲话
- 出行旺季,别忘了线上预约
- 今年4月广西外贸进出口额突破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