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余件(套)故宫珍藏玻璃文物首次大规模院外展出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应妮)“澄凝琼英——故宫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23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对公众开放。展览甄选故宫珍藏玻璃文物120余件(套),这是近年来故宫博物院藏17世纪至20世纪的中、西玻璃文物与相关研究成果首次大规模在院外展出。
展览分“瑶琰映彩”“迸火流金”“流景凝霞”三个单元,多方位展现玻璃精品的色彩、器形、装饰、工艺及其在宫廷生活中的使用,展品类别涉及钟表、首饰、宗教法器等多种类型的器型表现,不少玻璃文物都是第一次亮相。
当观众步入展厅,赤、橙、黄、绿、青、蓝、紫,一件件玻璃精品在不同金属着色剂的加持下呈现出缤纷效果。清代玻璃不论是色彩的绚丽,造型的丰富,还是工艺的繁复,都是以往中国玻璃史上前所未有的。据档案记载,雍正朝仅单色玻璃就可达到30种颜色。在单一色彩的基础上,利用玻璃的熔融特性,还实现了玻璃多色混合、套玻璃等一器多色的工艺效果。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馆员翟毅介绍,康熙三十五年,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建立,一方面汲取传教士们带来的欧洲先进玻璃技术,一方面在外形设计上力图不失传统,使得清宫玻璃既保持着同宫廷玉器、瓷器一贯的宫廷风范,又闪烁着域外文化的特殊魅力。
这一点在现场也能看到,清宫玻璃器的造型远效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近仿前明的三足炉,也大量借鉴同时期的瓷器和玉器造型,如双陆瓶、八棱瓶、天球瓶等都成为清代玻璃烧制的定例。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坦言,玻璃类文物的工艺特别精美,但因其自身材质特点,保护要求极高,很少集中展出。此次不仅集合了故宫博物院及海内外诸多学者关于清代玻璃器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引入了故宫博物院旧藏的一批西洋玻璃文物,可以向观众更加直观地展现中外玻璃工艺的对比、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据悉,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和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主办,将持续至2024年3月10日。(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未来空间领域 业界精英青岛“论剑”共促未来产业发展
- “世界学术经典”(英文版)系列100本完整面世
- 前4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 2023年活水计划乡村振兴专场公益日活动启动
- 全面展现苏轼书法艺术成就 《苏轼书法全集》图录特展亮相重庆
- 7月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升至历史新高
- 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达4204.4亿元
- 世界周刊丨“多极”货币
- 辽宁推动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 布基纳法索西北部发生袭击事件致33人死亡
- 浙江文化观察:地方实体书店如何突围发展?
- 北京人艺精彩戏剧文化活动进北航:解读“戏剧的力量”
- 第二届湖南乡村诗词大会启动 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
- 国家统计局:2025年CPI有望温和回升
- 当创意“遇见”运动 特色路跑受跑友青睐
- 6月广州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4.9%
- “万企兴万村”行动带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 (第六届进博会)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尹正:“中国中心”战略坚定深耕中国雄心
- 西延高铁接触网工程首组硬横梁架设
- 大连大窑湾海关退运528.4吨“洋垃圾”
- 热门推荐
-
- 摆拍、虚假、低俗,“祁天道”被拘!账号封禁!
- 世界黄金协会首席执行官:中国黄金市场成全球市场“典范”
- 避免手机失明 可以“20-20-20”
- 【光明论坛】在破立统一中实现改革蹄疾步稳
- 让飙车少年“无痕”回归社会
- 慈善组织及志愿者帮助98岁抗战老兵“重返”战场
- Keep启动股份回购计划,机构预测其2025年盈利
- (乡村行·看振兴)“冬闲田”开出“致富花” 江西金溪飞播千亩油菜增产增收
- 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坍塌后,普京被曝密切关注局势进展
- 见证60年丨一脉相承:皮埃尔戴高乐
- 报告称,海南自贸港旅游零售市场或持续火爆
- 老挝政府与中农钾肥签署工业园项目备忘录
- 蹲直播“零元购”快递塞满屋 老年人如何捂住“钱袋子”
- 福州海警深夜出击查获走私冻品约80吨
- 河北正定 :千人共享千斤大月饼度中秋
- 胡桃夹子百年珍藏展巡展杭州启动 展品近千件
- 掌握这些控盐小技巧,不再谈“盐”色变
- 焕新、触网、跨界 年轻人恋上老字号
- 陕西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 山东南水北调通水10年:调水80.27亿立方米 超4000万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