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1万亿元国债,释放什么信号?
中新网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 李金磊)1万亿元国债来了!
为何要在此时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增发的国债用于何处?释放了什么信号?
增发1万亿国债 今明两年安排使用
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2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当前已进入四季度10月下旬,根据相关工作进展和项目储备等情况,增发的国债资金初步考虑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2024年使用5000亿元,能够以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工作落实。
为何要在此时宣布增发1万亿元国债?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遇了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损失较大,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比较重。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各类极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朱忠明指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抓紧补短板、强弱项,体系化全面提升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
主要用于8个方向 “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
据财政部介绍,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增发的国债主要用于8个方向: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指出,通过增发国债加大中央投资力度,能够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促进资金使用精准有效,本次增发国债资金全部按项目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表示,优先支持建设需求迫切、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坚决避免安排一般竞争性产业项目、楼堂馆所、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
此次增发的1万亿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全部列为中央财政赤字,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
释放了什么信号?
外界关心,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是不是作为提振经济的重大举措?
朱忠明回应称,这次增发1万亿元国债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部署,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是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重要安排。
“当然,国债资金投入使用后,客观上也会有利于带动国内需求,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朱忠明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中新财经表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持续恢复,但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总需求仍需进一步提振。增发国债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总需求,为四季度和明年的经济运行打下好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振信心与预期。一段时间以来,信心不足制约了微观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影响了投资和消费,当前增发国债超出市场预期,释放了政府稳定经济增长的信号。
赤字率突破3%意味着什么?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方案,这次增发2023年1万亿元国债以后,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财政赤字率将由3%提高到3.8%左右。
朱忠明表示,虽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国政府的负债率仍处于合理区间,整体风险可控。
在罗志恒看来,中央审时度势,实事求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预算调整,赤字率将上升到3.8%左右,以实际行动打破3%赤字率的束缚,充分利用我国较大的中央财政空间。
据悉,财政部将充分利用直达机制,将国债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全部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施全流程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发现的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众电竞赛事发展的新思路,虎牙“村GAME”掀起乡村电竞风潮
- (第六届进博会)三井住友海上总经理菅匡彦:希望把中国业务做成海外市场的“标杆”
- 广州供电局发明成果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斩获1金3银
- 数说中亚丨哈萨克斯坦: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
- 在希望的田野“种”幸福:“农文旅IP”释放乡村振兴“流量”
- 大鹏:寻找一匹侠客的马
- 上海银保监局:截至2022年末上海辖内中资银行共投放纾困融资4678.7亿元
- 图览丨中外“双向奔赴”!“五一”黄金周,旅游业到底有多热?
- 美国一军机在地中海东部坠毁 “未发现敌对活动迹象”
- 传递坚定信心!中国向世界释放三重信号
-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 促成投资总额近3500亿元
- 对暴食症患者进行脑刺激治疗可减重
- “吴谢宇弑母案”二审公开宣判:驳回上诉 维持原判
- “北京鼓楼志愿鼓手”招募启动 再现“时间的魅力”
- 台风“格美”将于24日晚在台湾岛中北部沿海登陆
- 促旅游业发展 新疆推出近千项文旅活动
- 哈尔滨一小区居民住宅发生燃气爆燃 无人员伤亡
- 想将核酸药物精准送达患处? 铁蛋白“快递员”安排!
- 著名诗人作家齐聚武汉 共话诗歌发展趋势
- 宋庆龄文化展示中心揭幕 “小先生讲解团”成立
- 热门推荐
-
- 让世界听到新时代中国的声音
- 2023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超23%
- 广西“33消费节”将在京启动 推出境外人士来桂消费优惠
- 山东单县警方:虐待体罚学生,一学校教师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西藏博物馆举办丰富活动庆祝第74个空军建军节
- 交十万元可获大厂职位? 记者调查“付费内推”乱象
- 广东警方今年以来打掉涉诈“两卡”犯罪团伙1795个
- 北京将出台十项政策措施促产业经济平稳增长
- (进博故事)有备而来的“新朋友”
- 新疆吉木萨尔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成效显著
- 天津中心城区最高气温达40.2 ℃ 突破1951年以来6月中旬极值
- 住建部:深入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在线旅游将迎新规 拟加强“行踪轨迹”保护
- 尼泊尔北部地区发生5.0级地震
- 点燃项目建设“引擎”
- (新春走基层)一名消防员的故事:入队十年,没有一次在家过年
- 孩子教育,中国父母到底花了多少钱
- 新疆伽师县:“甜蜜产业”采收季 农户喜迎好“丰”景
- 北京青龙峡景区延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