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政府大肆举债终将难以为继
参考消息网7月9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5日刊发题为《美国正在举债度日》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国家存在了多久,联邦债务的历史就有多久。增加联邦债务有时是深谋远虑之举,但如今美国在经济增长时期大举借债,债务规模正越来越不可持续。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未来十年,在政府已经欠投资者25.4万亿美元的基础上,每年还会平均增加约2万亿美元的联邦预算赤字。
借贷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越来越多的政府财政收入还没有捂热,就以支付利息的形式流向购买了政府债券的投资者,这些钱原本可以用来为美国人民谋福利。政府不是向富人收税,而是向富人付费,为的是从他们那里借钱。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到2029年,政府每年的利息支出将超过国防支出。到2033年,仅支付利息一项就将消耗美国3.6%的经济产出。
在疫情暴发前,利率在长达十年时间里保持着极低的水平,这意味着尽管联邦债务规模激增,需要支付的利息仍相对较少。从债务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2020年初的联邦债务规模约为1990年初的两倍,但利息负担仅有过去的一半。
然而,低利率时代已经结束。靠举债过日子的成本不断攀升。美国领导人制定新的路线变得势在必行。
提高债务上限协议的达成并不等于一个意义重大的开端。民主党人只同意适度削减开支;共和党人则拒绝考虑任何旨在增加财政收入的举措。结果呢?在达成协议之前,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债务总额到2033年将达到约46.7万亿美元。协议达成后,它预测的数字只是略有减少,降至45.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美国全年经济产出的115%,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民主、共和两党都对实施更大规模改革的必要性表示理解。在国会投票支持提高债务上限后,拜登总统宣布:“我们还将采取更多措施来减少赤字。”
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承认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并无太大意义。他在投票后说,打算组建一个两党委员会,“以便让我们发现浪费,并且作出实际决策来真正处理债务问题”。
不过,很难把他们的话当真。共和党人显然并不关心债务问题。最近几十年来,每当有机会时,他们都会通过减税法案,并迫使政府借更多的钱。至于民主党人,他们对削减开支的呼声变得越来越谨慎,既因为预计会出现的可怕后果尚未成为现实,又因为他们吸取了一个惨痛教训:同意削减开支只会让共和党人愈发有理由宣扬新一轮减税。
债务上限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它从来不以减少联邦债务为目的——它其实是为了方便举债而设立。一战期间,国会厌倦了每一轮新债券的发行都要得到它批准的流程,于是允许财政部在一定限额内举债。债务上限如今发挥的作用甚至不如过去,它成为共和党人采用的一种手段,他们扬言要将美国置于债务违约境地,以此来胁迫民主党人减少支出。只有在两党都愿意参与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更大变革。
任何实质性协议最终都需要将增加收入与削减开支相结合,尤其是因为任何政治上可行的协议都需要结合这两者。两党都必须作出妥协:共和党人必须认可有必要将欠政府的钱收上来,有必要对富人征税;民主党人则必须承认应该将改革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计划摊在桌面上讨论,该计划目前已经成为联邦支出增长的主要推手。事实将证明,如果做不到这些,在财政上就难以为继。
这需要作出痛苦的选择。但是如果不作选择,也会付出代价,而且价码正迅速抬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重庆将系统构建制造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 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 “会昌戏剧季002”将启 5国26部佳作汇集
- 天津冷链物流产业联盟成立 132家单位共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 “超龄”家电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 德银报告:中国经济三季度表现超预期 上调全年增长预测
- 北京将实施历史文化溯源工程 推动共享遗产保护成果
- 杭州取消限购后,外地看房团涌向杭州
- 2023年广西·凭祥中越边关旅游节开幕
- 秋季过敏你中招了吗?全国花粉过敏指数地图看哪里需重点防护
- 台风“贝碧嘉”预计将在上海到浙闽交界处一带沿海登陆
- 近千种特色美食将亮相杭州 一站式体验吃遍浙江
- 千年运河畔 文化风景新
- 创纪录低温、极端暴雨……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何应对?
- 特朗普垂涎已久的格陵兰岛,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 国际识局
- (“一带一路”10周年)世行前常务副行长冯慧兰:“一带一路”倡议将促进东盟和中国更好的“经济一体化”
- 岸田文雄回应众议院补选大败:不会解散众议院
- 考古学家变身美食博主:“不会挖土的主播不是好教授”
- 哥伦比亚一飞机失事两周多后,四名儿童丛林中奇迹生还
- “企业拒录有文身员工”不等于招聘歧视
- 热门推荐
-
- 中国A股首现投资者保护机构提名选任独董
-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贵州贵阳:家门口协商让“呼声”变“掌声”
- 竭尽全力,为了废墟之下的生命——中联重科土耳其子公司工程师灾区救援纪实
- 这件事,美国该给国际社会一个交代了 !
- 热烈亚巡·盛夏起舞 2024亚洲舞蹈夏季巡回赛郑州站开幕
- 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面向全球征片
- 中日互派常驻记者6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京举行
- 多国知名企业在鲁布局“绿色”产业
- 港中大就新冠疫苗长期药效的研究有新发现
- 海口市龙华区城西司法所:在人民调解工作中书写“枫桥经验”新篇章
- 《博鳌亚洲论坛创新报告2022》在珠海发布
- 今年前7月陕西消费市场稳步恢复 绿色、智能商品需求加快释放
- 《墨笔·信仰》李福顺作品巡展亮相南京 百米长卷记录红色印记
- 网红“王妈”人设塌房?最新发声
- 中新健康丨专家谈乳腺癌诊治:推动分型精准诊疗 提升创新药物可及
- 赏味荔枝菌 啖鲜要趁早
- 跨越千里的生命救援 早产先心病患儿小扎提在成都出院
- 青海造血干细胞捐献累积库容量达2.9万人份
- 以旧换新添动力 今年“双11”有什么新变化?
- 重庆市文化产业商会成立 激发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