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低温、极端暴雨……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何应对?
新闻1+1丨创纪录低温、极端暴雨……极端天气频发,我们如何应对?
北京,创下1951年来12月最长连续低温纪录;河南,经历了1961年以来最冷12月中旬;山西,依然处在持续低温中。越来越频发的极端天气,该如何应对?《新闻1+1》邀请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袁宏永,共同关注:创纪录低温,极端气候的又一轮启示?
此轮寒潮天气影响及应对
12月25日,山西大同,最低气温为零下20摄氏度,保供暖是现在这座城市的大事儿。在河南,持续的低温天气,让河南经历了1961年以来最冷的12月中旬。在山东烟台和威海,近期暴雪,也让两座城市的积雪深度,突破了历史极值。此次低温天气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城市在怎样应对?
12月份最强寒潮已经结束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这次大范围降温,尤其是12月份最强寒潮已经结束。冷空气是冬季的主要天气过程,近期,在内蒙古东部、东北中部和北部等地区还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有4℃到6℃左右的降温,部分地区会出现小到中雪。所以,整个回温是开始了,但部分地区还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
专家称12月份气温非常异常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12月份,总的温度变化就是跷跷板、过山车一样。在12月3日到13日左右是异常的暖,接下来14日到23日左右是异常的冷。经过这暖冷的转换以后,即将又迎来了一个比历史同期可能要偏暖的时期,所以12月份的气温是非常异常。
2024年有可能是更热的一年,也可能是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强大的一年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今年的极端天气,尤其是今年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基本上成为事实。因为厄尔尼诺已经大大推高了变暖的幅度,明年是厄尔尼诺次年,极端天气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历史上,像2020年“超级暴力梅”,1998年、2016年等,南方地区也都出现了洪涝灾害。所以说,2024年有可能会成为更热的一年,同时也是极端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更加强大的一年。
极端天气频繁,如何长期应对?
今年以来,极端天气现象不算少。除了此轮创纪录的低温天气,今年夏天,华北地区也经历了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过程,引发了不小的自然灾害。灾害之后,应急管理部、水利部等相关部门,对长期的防洪防涝相关工作做了部署,国家层面也加大对建设防灾减灾体系的资金支持。
应对极端天气频发,未来要做怎样的准备?
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 袁宏永:①科学研究上,要去研究极端灾害天气发生、包括引发次生衍生灾害的规律,它在什么时候会发生,发生以后对整个城市社会的影响,最严重的节点和社会不可承受的灾害链,是什么样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在科学上要去做研究和准备。②在行动上,要提高城市和社会的韧性,要提高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抢险救援能力,提高城市和社会的灾后恢复能力。这三个能力的建设和预判能力的提高,将来就可以对我们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做好准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经济第一大省”明年怎么干?从这三句“老话”里读出新意
- 全球粮食安全专家警告:加沙地带北部可能面临饥荒
- 重庆办博物馆奇妙夜 文物古琴奏响千年之音
- 最多可疏散8万人 浙江奉化蹚出“人防+乡村”共富发展路
- 全国检察机关“双先”表彰代表分享案例 讲述法律中的情和理
- 拜登签署对华禁令 商务部:破坏国际经贸秩序
- 山西严打非法违法采矿 开展集中攻坚行动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实干笃行】数字化建设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
- 国家统计局: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将进一步巩固增强
- 国家出手教减肥了,文内食谱可照着吃,赶快收藏!⑤ | 吃出健康来
- 沙棘锅底的火锅会好吃吗?现在可试试了
- 中国电科在航展上发布“战鸿”“低空雪亮”等系列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
- 总台报道有反馈丨针对“硫超标”枸杞 甘肃靖远通报:成立调查组彻查
- 央媒省媒赴宁夏“两县一镇”开展闽宁协作集中采访
- 马斯克访华后再成世界首富,然后,比尔·盖茨来了
- 东北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首单测试成功
- 九年造《封神》:乌尔善的野心与耐心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发布境外融合服务平台
- 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治理的磅礴力量
- 热门推荐
-
- 从“中国第一展”这个外贸风向标能看到什么?
- 吉尔吉斯斯坦总理辞职
-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下兴起文旅小镇
- 包钢70年:创新中国钢铁工业史上多个“第一”
- 华裔数学家张益唐:青年“创业正当时”
- 为证水质达标 巴黎市长将在塞纳河中游泳
- 2023年“虎门销烟”纪念月在广东东莞启动
- (两会速递)殷墟考古人讲述“亚长”牛尊发掘故事
- 5月2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54个点
- “搭桥”出海 上海首个在美国获批上市的小分子抗癌原创新药“出炉”
- 工银程实:从六个维度窥见2024年全球经济的转折之变
- 《人民就是江山》大型公益原创歌曲交响音乐会在京举办
- 多领域先行指标释放“暖意” 中国经济“枝繁叶茂”向好回升基础继续巩固
- 宁夏在建最大跨度分离式转体桥完成转体
- 山东推进殡葬改革:数字、绿色、惠民渐成趋势
- 缅北电诈愈演愈烈,人口贩卖已成全球性危机
- 深圳人或许想不到,现在“反向购物”这么火
- 种业领域专家齐聚云南元谋 助推种业新质生产力培育
- 匈牙利青年李天宇在中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风雹灾害致江西42.4万人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