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消费:减税让利优于发钱撒币
袁京力
今年以来,作为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复苏面临较大压力,有研究人士呼吁采取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疫情期间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提振消费。不过,与此不同,为稳住和刺激消费,中国推出的是系列减税让利的政策“组合拳”。
8月3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个税减税红利的重磅通知,涉及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及养老专项扣除标准的提高,如果三者叠加,可以每月增加3000元的免税额度。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宣布了家庭首套房利率下调的消息,据测算,几千万户购房家庭的财务负担将显著下降。此前,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提出要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兴消费,等等。
事实上,美式发钱撒币模式确实会有一时之爽,但有些坏处已经显现,且埋下了制约长期发展的债务违约风险。据公开信息,至2021年初,美国共计发放了三轮疫情现金补助,符合条件的居民可以领取3200美元,在这种大发钱模式下,美国通胀高企,2021年CPI上涨了4.7%,2022年全年CPI更是在6%以上,其中食品价格上涨了9.9%,事后来看,这些补贴几乎抵挡不了后续食品价格的上涨。
以现金补助为代表的系列救助计划却大大增加了美国政府的债务。美国政府国债余额从2019年底的23万亿美元增至2022年底的31万亿美元,三年期间增加了7万亿美元,国债占GDP的比重也攀升至120%,这种不断累积的债务,一旦违约必将让社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在此,西方国家有深刻教训。2009年底,希腊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之比超过欧盟相关规定,引发债务危机,由此导致国内罢工活动不息,经济增长停滞不前。
从中国系列减税让利政策看,一是激励性足,可以让多劳动贡献的人多减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性强。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而言,赡养老人、孩子抚养和教育、房贷等属于较大额的刚性支出,目前的一系列政策在上述支出领域均有所涉及,减轻负担的针对性强,从而释放出较大的消费潜力。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平均富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一定的差距。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再小的问题,乘以14亿就会变得很大;再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4亿也会变得很小。”假设人均发3000元,将增加大约4.2万亿元的国家债务;假设每人发1万元,将增加14万亿元的国家债务,考虑到中国过去几年在防疫以及未来养老、教育等持续的长期支出,骤然增加巨额债务必将给中国的长期发展带来隐患。
中国不以印钱的手段稳消费,有利于稳定物价,让老百姓的钱不变毛。即便面临输入通胀的压力,中国2021年和2022年CPI分别为0.9%和2%,较低物价水平能保证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不受大的影响。
另外,从国家债务层面看,截至2022年底,中央国债余额为25.87万亿元,全国地方政府债余额为35.06万亿元,两者合计为60.93万亿元,国家债务占GDP之比在50%左右,国债处于安全的水平,也为经济的长期增长留足了空间。
总而言之,在低收入人群生活有保障情况下,通过向中高收入人群减税让利,不仅招数可行,且大有潜力可挖,兼顾了短期繁荣与长期发展安全,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期待后续有更多减税让利的政策推出。(北京青年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乌克兰首都基辅等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国家外汇局:2025年中国国际收支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
- 情暖返乡路 医学博士上演“教科书”式施救
- 英国制造业4月重回萎缩态势
- 澳门青少年赴浙江宁波“寻根”:收获友谊 拓宽视野
- “洋弟子”的十年二胡情缘:一曲一调感受中国文化
- 安徽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11月中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亿吨 同比增5.5%
- 北京曲剧《我这一辈子》将亮相第28届BeSeTo戏剧节
- 网络主播如何走出“不可能三角”困境
- “交领右衽”展风华 “国风古韵”沁长安
- 儿童被如此戕害,这就是“美式民主”?!
- 美国枪击事件接连发生 枪支暴力难消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左云:马铃薯丰收季 “金豆豆”撑起民众“致富伞”
- 甘肃庆阳“海纳百川”迎客商 谋西部新能源及数据算力高地
- 拥有全功能血脑屏障的“迷你”大脑问世
- 美国专家:美中应和平共存 携手打造美好未来丨世界观
- 今年一季度北京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超三倍
- 频频“中招”呼吸道疾病 对免疫力影响大吗?
- 初二回门点心俏 市民直奔老字号:京八件等热销单品已断货
- 热门推荐
-
- 孩子追星家长应当理性对待
- 中国国产宽体客机C929签约全球首家用户 正开展初步设计
- 一所职校这样培育养老服务人才
- 强降雨致广西6条河流超警
- 第二届链博会将创新发布“一报告两指数”
- 英国房价创10个月来最大涨幅
- 重庆创新办理铁路提单质押融资业务
- 【透视】民调:国债违约危机当头,高通胀无解,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已丧失民心
- 卡德罗夫:俄已就车臣军校遭袭对乌军进行报复
- 市值管理成资本市场热词 提升投资价值是焦点
- 拜登是否会竞选连任2024年美国总统?第一夫人再表态
- 当横店变“竖店”,从业者如何应对微短剧热潮?
- 北京“离异3年内不得京内购房”的限购政策文件被废止
- 北京楼市新政满月:新盘成交上涨、优惠回收
- 张家界文化旅游推介会在韩国首尔举办
- 美肆意打压中国企业凸显冷战思维
- 两岸新媒体杭州采风:文旅融合焕新生 同根同源中华情
- 广州荔湾区百艺城发生火灾 现场明火已被扑灭
- 中国动画《致亲爱的自己》获威尼斯和北京国际电影节AI短片大奖
- 医院“一床难求”怎么办?手术“无假日” 健康“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