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蓝皮书“把脉开方”区域协同发展:提升科技成果对接效率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指出,三地创新梯度悬殊、“核心-外围”特征明显且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创新交流与合作有待加强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建议推动创新资源与科研成果开放共享,带动津冀科技创新水平加速提升;提升科技成果对接效率,促进北京创新成果在津冀落地转化;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能力建设,助力津冀产业优化升级。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的核心引擎,而且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突破口。本报告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的分析,在理论层面探讨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在实践层面分析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亟须突破的关键问题。
研究发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以下问题:企业创新水平整体不高,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强化;基础研究投入仍相对不足,研发实力有待增强;产学研合作有待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亟待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创新优势,科技创新产业化水平不高;津冀产业化资源支撑不足,制约北京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和产业化。三地创新梯度悬殊、“核心-外围”特征明显且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创新交流与合作有待加强、北京创新资源服务津冀的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
本报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多措并举、协同合作,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创新资源与科研成果开放共享,带动津冀科技创新水平加速提升;提升科技成果对接效率,促进北京创新成果在津冀落地转化;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能力建设,助力津冀产业优化升级。
培育和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强化区域战略科技力量
蓝皮书指出,一方面,依托北京拥有众多一流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优势,大力提升高校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使高校成为创造新知识、开发新技术的策源地以及培养、集聚、储备优秀科技人才的“摇篮”。另一方面,营造一流的国际创新软环境,加大国际人才的引进力度。
强化企业主导研发模式,完善市场主导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蓝皮书建议,要不断拓展政府课题资助体系的选题范围,设置企业科技发展专项课题,推动应用型课题从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向企业主导转变,更好地赋能企业发展;组织区域产业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揭榜挂帅”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产业实际需求,鼓励大学生和研究生团队参与创新创业,并对大赛优秀项目进行定向推广转化,如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试点并推广。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建议建立定向定时推送科技前沿数据库,将北京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发表的最新前沿成果以中文形式上传数据库,并免费同步至京津冀地区的企业,为企业提供掌握科技前沿、捕捉科技动向及成果转化对接机会。
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环境
蓝皮书建议,改革科研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工资薪酬制度等,为研发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集聚和发展各类风险资本,培育风险资本市场,为社会大众的创新创业梦想提供“种子资金”和“天使资本”;倡导和培育“车库”文化、创客文化等创新文化价值,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充分激发亿万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
创新人才合作共享机制,缓解津冀高端人才缺乏难题
蓝皮书还建议,鼓励和引导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和选拔技术人才,鼓励校内任职人员在协同创新共同体相关平台兼职。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定期开展线上“星期日工程师”服务,形成三地人才交流互动机制,推动科技人才共享;加快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持续推进北京的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等重大科学仪器设备面向津冀两地开放共用共享,提高科技创新合作便利化水平。搭建京津冀重点产业链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创新信息共享;创新财政支持方式,统筹利用京津冀三地科技、专项资金与产业基金,聚焦重点项目、重大平台,支持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苏拉”以强台风登陆珠海 粤西将迎风雨最强时段
- 国际公路运输河南集结中心揭牌
- 打通回收“最后一公里”,给过期药找对“归宿”
- 雨带北抬 北方旱区迎来“解渴雨”
- “今日中国”回顾与展望暨“阅读中国”节目开播仪式在莫斯科举行
- 黑龙江省首届边境(界江界湖)旅游联盟大会启幕
- 北福地遗址人面纹陶片有何用途?考古学者称或为面具饰品无关祭祀
- 人工智能最新研究:科学家研发出具有类似人类系统泛化能力神经网络
- 加拿大亚裔传统月 “吃苦”巡展多伦多揭幕
- 前三季度我国电信新兴业务收入3252亿元 同比增长9.4%
- 中新健康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深化中医药标准化改革创新 建立多部门协调沟通机制
- 秋台风接二连三来袭 浙江何以“无一伤亡”?
- 2024年度“恒爱行动——百万家庭亲情一线牵”启动仪式在乌鲁木齐举办
- 台风“格美”降水极端性强 福建省气象专家:风雨综合指数历史排名第二
- 内蒙古田埂上的农艺师:30年,脚沾泥土的幸福
- 2023年河北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250天 占比68.5%
- “品牌助力电影”公益直播活动亮相北影节开幕式
- 武汉:志愿者带游客开启“走读”城市之旅
- (新春走基层)童话王国“护梦人”坚守上海迪士尼度假区
- 吉林省力推绿氢产业发展 打造多个百亿级项目
- 热门推荐
-
- 远古生物是如何进化出骨骼的?
- 三伏未至,40℃+高温已经说麻了!台风还迟迟不现身吗?
- 中国工程院院士:应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车路云一体化体系
-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净化装置7日发生含放射性物质的水泄漏事故。
- 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开机启拍
- 这种虫叮了会致命,超两亿人有感染风险
- 中国央行净投放超市场预期
- 中新健康 | 毒性是砒霜数十倍,不要忽视霉菌对身体的危害
- 中国人保携手F1中国车手周冠宇为梦想保驾护航
- 今年首批黑颈鹤飞抵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
- 毕业旅行 为进入社会预热
- 焦点访谈丨岁岁端午日 绵绵家国情
- 广西清明祭扫高峰将至 森林消防筑牢假期“防火墙”
- 经爱沙尼亚方面评估 瑞典与爱沙尼亚间海底通信电缆损坏原因系物理撞击
- 汽车租赁业:小心骗子“空手套白狼”
- 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成立
- 美媒:美官员证实胡塞武装击落美军MQ-9“死神”无人机
- 一场特别展览:艺术创作照亮“星星的孩子”
- “自立娃”吃出浅表性胃炎
- 美国法官:允许发布特朗普试图推翻大选案检察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