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岁岁端午日 绵绵家国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发扬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端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申遗内容包括湖北秭归和黄石,湖南汨罗、江苏苏州四地的端午文化习俗,这些习俗中除了赛龙舟、吃粽子,还有诗会、神舟会、舞龙灯、祭祀大典等多样的内容。那么近些年来,这些端午文化传承和发展得怎么样呢?
湖北秭归的乐平里是爱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每年端午节,这里都会举行诗会,感念屈原不朽精神。
骚坛诗社源于明清时期,诗社成员以农民诗人为主,因此也被称为“泥巴腿子诗社”。1982年,诗社恢复活动。多年来,诗社社员坚持诗歌创作。每年端午节,社员们都会风雨无阻从四面八方回到乐平里屈原庙前,以诗歌来怀念屈原。
社员们吟诵的诗歌是骚体诗。骚体诗源于屈原创作的《离骚》《橘颂》等。农民诗人们秉承屈原文化,沿袭千年诗风,习古韵,唱楚腔,研习“骚体诗”。
58岁的诗社成员宋文兴,是地地道道的秭归农民,受当地浓厚的诗歌文化影响,宋文兴从小就对诗歌、韵律十分感兴趣。从加入诗社后,宋文兴几乎每天都在写诗,常常是一手锄头、一手诗歌,田间的脐橙、南瓜,农事、时令,都可以成为他诗歌的来源,已发表的诗歌达到1200首。参与写诗创作后,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常是扶犁书在手,半耕半读觅诗行。”诗会的代代传承,也是对屈原文化和爱国精神的坚守。这份坚守和共情在屈原故里比比皆是。
74岁的黄家兆是土生土长的乐平里人,他也是《秭归骚坛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从小参加三闾骚坛诗社活动,耳濡目染喜爱诗歌,2009年加入诗社,师从当时的屈原庙守庙人徐正端,2019年徐正端去世后,黄家兆成为新的守庙人。除尘、燃香、纳客,守屈原庙日常内容虽看似琐碎而平淡,但在他心里却是庄严神圣。
不过,这样的传承和坚守也面临过困境,九十年代,骚坛诗社曾一度难以为继。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才能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2013年以来,秭归当地加大了对诗社扶持的力度。为三闾骚坛诗社争取专项经费,举办各类相关活动、邀请诗词专家来培训、为社员们编辑出版诗集等。如今诗社社员从十几人发展到130多人,诗会也已经发展成为全民参与的诗歌盛会。
近年来,当地不断对诗社进行创新发展,拓展其文化品牌影响力。在“三闾骚坛诗社”的影响之下,更多的民间诗社也不断涌现,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诗人和社团来秭归参加活动。
在湖北黄石的西塞山区,每年的端午时节,都会举行宏大的仪式,与赛龙舟不同,这里是把扎制好的神舟放入江水中漂走,这是西塞神舟会最主要的一项活动。
西塞神舟会是民众自发自愿组织参加的,以驱蚊、除恶、消灾、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寿延年为核心主题的端午节会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塞神舟会共历时40天,是目前我国端午节活动时间较长的祭祀和祈福活动。
这样文化内涵丰富的神舟扎制出来并不容易。每年端午时节,西塞山区凉山村村民游秋伦和他的团队就会进入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候。游秋伦今年43岁,他外公是那一带有名的民俗手艺人,以前一直负责神舟的扎制工艺。外公去世后,游秋伦接过了衣钵。
神舟的扎制有泥塑、雕花、裱糊等工序,单人制作要花130天。春节过后,扎制神舟者就需要备好泥坯、服饰等,整个制作流程烦琐耗时,包工包料也不过几千元,游秋伦平时还有其他工作,但对扎制神舟从不敢怠慢,按照外公精心保留的图谱,他坚持扎了10年神舟,从未间断。
为了不让这项手艺失传,近些年,当地加大了对西塞神舟会的保护力度,投入了不少保护资金。在保护资金的支持下,游秋伦也找来了帮手,一个是外公的师弟——70多岁的老师傅,另一个是30多岁喜欢手工艺的年轻人。
如今,西塞神舟会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祭祀祈福活动,已经成为当地推动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抓手。
家国端午,文明永续。当年参与申遗的三省四地的端午文化习俗在不断传承发展中,绽放出新的光芒。在江苏苏州,祭祀伍子胥仪式、舞龙灯等特色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端午时节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教授萧放: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特别讲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端午节系列活动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它既有几千年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今天我们依然通过这个活动来表现中国人的文明观,跟自然协调,对家庭、社会团结的重视,伦理的强调,还有家国情感的传承。
徜徉在端午节日的氛围里,人们插艾草、赛龙舟、吟诵诗歌、纪念先贤,体验各种端午文化,映出浓浓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端午节展现出的深厚魅力和时代风采,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本身,还在于它深层次的文化传承和诠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继续从中汲取养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编辑丨王陶然 冯成 李筱
摄像丨付鹏 赵鹤
剪辑丨赵鹏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他!
- 首批ARJ21客改货飞机交付 即将投入航空货运市场
- 商业化网游代练行为应受到法律规制
- “00后”长江女引航员:迎万船来仪 送舟行天下
-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中东地区有关各方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 “国家队”出手!工行、建行、中行、农行集体公告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 央行明年继续推动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 最新解读→
- 西方圣诞节带火中国果蔬出口 满洲里公路口岸迎旺季
- 【世界说】道德沦丧且无所作为!美媒:遭美国伊州神职人员性虐待儿童人数远超此前披露数据
- 中越边境游持续升温 边关“山水画廊”引游人
- (经济观察)中国财税重拳支持楼市回稳
- 寒潮袭粤 广州长隆动物“花式过冬”
- 酒店即旅游目的地 三亚高端酒店趋向“景区化”
- “中铁1403号”盾构设备在天津下线 将应用于意大利西西里岛
- 共享单车加块木板变“载娃神器”?律师:如发生事故各方都可能担责
- 商务部:中国对接CPTPP规则开展先行先试
- 7月新增491例,他们正与猴痘“交锋”
- 登山、游船、寻故里 体验不一样的假期生活→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加强国际反恐合作刻不容缓
- 热门推荐
-
- 国家文物局:2023年将加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
- 四川西昌至云南昭通高速贡觉高山隧道掘进破万米
- 新一轮耗材国采落地 人工耳蜗有望降至5万
- 国家统计局:促进就业稳定的有利因素不断累积
- 应对台风“山陀儿” 福建海上部分客船停航项目停工
- 全国二十四节气(春季)旅游美食及线路发布
- 中国A股短剧概念股周三走强
- 青海循化:撒拉人家宴宾客 “歪果仁”乐尝花式面点
- 冰川飞行、海上“自驾” 年轻人追求特色出境游
- 停车场升降杆伤人,责任该谁担?
- 12个省区市高校在渝共话新文科建设
- AI面试官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与线下面试有何差别?
- 连续3年突破2000亿美元!中越双边贸易快速发展“如火如荼”
- 新一轮大范围强降雨“上线” 国家防总针对10省份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聚焦“五个农业” 陕西汉中持续推进特色农业发展
-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节目遴选第四站温州:文体非遗成C位
- 辽宁大学一学院将扫雪和奖学金挂钩?学院工作人员:鼓励学生锻炼劳动能力
- 脉冲除尘器、码垛机器人……数字化助力粮食零浪费
- 广西首次发布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 生物资源丰富
- 探访成都“医育结合”新模式:托育机构如何解决家长“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