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刷到无法自拔?近六成受访者每天刷短视频超一小时
随着短视频的迅速发展,短视频的全民使用已成一大趋势,但一不小心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也成为普遍现象,如何合理适度地使用短视频是每个人都要关注的问题。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5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7%的受访者喜欢刷短视频,且受访者年龄段越低,刷短视频的兴趣越高。69.4%的受访者感到自己过度刷短视频。
“我最长的时候一天刷了7个小时短视频”
在媒体行业工作的90后刘亚楠最近迷上了看微短剧,“我现在刷短视频基本是看微短剧,已经连着刷了好几部,还关注了几个博主,没事儿就瞅瞅更新了没有”。她说,虽然微短剧大多剧情俗套,甚至“土味儿”满满,但刷起来很“上头”。“几分钟一集,剧情非常紧凑,很适合打发时间。”
浙江衢州70后周宇每天都刷短视频,“不刷不舒服,一得空就刷”。周宇爱看戏曲、时事新闻、搞笑类短视频,一天光刷短视频就能用掉四五个小时,但这还不是他的最高纪录,“我最长的时候一天刷了7个小时短视频”。
杭州90后曾肖坦言,现在自己每天会花一个多小时浏览短视频,尤其喜欢在睡前躺着刷。“类似‘快餐’式的内容,可选的话题领域非常多,挺有意思的。”
调查中,87.7%的受访者喜欢刷短视频,其中34.6%的受访者非常喜欢。交互分析显示,受访者年龄段越低,喜欢刷短视频的比例越高。具体来看,00后(91.8%)最喜欢刷短视频,之后依次是90后(89.5%)、80后(82.1%)、70后(73.1%)。
此外,每天刷短视频累计时长在1小时以内的受访者占31.2%,在1小时以上的占58.8%,其中11.3%的受访者在3小时以上。
69.4%受访者感到自己过度刷短视频
刷短视频成了周宇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但他觉得自己有些过度依赖短视频了,现在电视不喜欢看了,书也不怎么翻了,“有时断断续续能从早刷到晚,脑子昏昏沉沉的”。
95后华莉是上海一家民企职员,喜欢用碎片时间刷短视频。她感慨,刷短视频时,时间好像过得很快,经常一看表,早就过了自己预设的时间。“刷到喜欢看的就想先看完再说,结果下一个也很精彩,越刷越停不下来。”
而且,华莉的父母现在也十分喜欢刷短视频,每天必打卡,给她发的聊天内容也从微信文章变成了短视频。“有时一家三口在一块儿也不聊天了,都在刷各自感兴趣的短视频。”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朱巍表示,短视频吸引人,一个原因是能边看边购物,“通过直播带货购买东西,比只看网页图文更直观,大家还能看看热闹”。
调查中,69.4%的受访者感到自己过度刷短视频现象严重,其中16.6%的受访者直言非常严重。具体来看,受访00后(73.7%)过度刷短视频现象更为严重,其次是90后(72.7%)。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合理有度地刷短视频,最重要的还得用户自身有定力,长期沉浸其中会影响身体健康,缺乏与家人的交流,学生会影响学习,职场人会耽误工作,甚至会让生活失去方向。“特别是少年儿童、青年要合理使用短视频。”
针对青少年合理使用短视频的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建议,家长要培养青少年鉴别内容的能力,可开启相关产品的青少年模式,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短视频,学校也应将网络素养纳入课程体系,开设相关课程。
保持定力,明确生活目标,有节制地刷短视频
华莉表示,现在自己会控制刷短视频的时间。“一方面,我会反向利用推荐算法。比如我喜欢电视剧和旅行相关的短视频,遇到这类内容会刻意不点赞,也不关注这类领域的博主,以此来调整推送的视频内容。另一方面,严格控制时间,限定好到几点就不再刷了。”华莉坦言,一开始还是会超过限定的时间,慢慢地就有了效果。“而且赶上比较忙的时候,也就想不起来刷短视频了。”
曾肖坦言,短视频刚火起来那两年,自己觉得新鲜有趣,刷起来比较上瘾,但现在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短了许多。他认为,要找到比刷短视频更能调动热情的事情,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
张然然是南昌某高校研一学生。以前一有时间,她就会不自觉地打开短视频软件,非常容易陷进去。“一天能看五六个小时短视频,影响了学习效率,看过的内容印象也不深刻。我就提醒自己一定少看,多关注文字消息。”
刘俊海表示,短视频的确很吸引人,但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这个世界非常丰富,生活是美好的。我们也有要承担的个人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还有很多更重要、更能激发热情的事情值得投入更多精力。”他提醒短视频用户要保持定力,明确生活目标,好好规划自己的时间,做到有节制地刷短视频。“‘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都说要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可若把挤出来的时间都用在刷短视频上,实在是没能很好地利用它。”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00后占27.6%,90后占42.8%,80后占23.1%,70后占5.0%,其他占1.5%。
(肖平华对此文亦有贡献,应受访者要求,刘亚楠、周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土耳其黑海气田首次输送天然气
- 文化消费红火 卡牌潮玩热销
- 宁夏银川“一单制”铁海联运覆盖27个国家、地区
- 香港教大与清华大学签合作协议促学术交流
- 夏末暑热未散尽,养心护心勿松劲
- 法国南部一座犹太教堂遭纵火 官方启动反恐调查
- 泰国举办就业推介活动 鼓励民众从事自由职业
- (乡村行·看振兴)给林农吃下长效“定心丸” 江西广昌林地延包增添乡村振兴新动力
- 湖南湘潭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79.63% 民众健康更有“医”靠
- 前5月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进出人员同比增长148%
- 中国驻印尼大使陆慷将离任 辞行拜会印尼当选总统
- 女子违规携带宠物蜜袋鼯登机致航班延误 已被行拘
- 近百位韩国登山爱好者行游乐清雁荡山 感知自然人文美
- 雄安新区2024年四季度58个重点项目开工 总投资376亿元
- 【一线调研·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圳六个90%的背后
- 直播电商观察:取消预售的618 “拼”什么?
- 豫皖围绕沙颍河做文章 共商共建跨省临港经济合作区
- 广西气象台:偏早进入汛期 警惕中小河流超警
- 肺炎支原体感染 如何应对
- 大街小巷年味渐浓 年货消费市场“红红火火”购销两旺
- 热门推荐
-
- “华创会”助襄阳新能源汽车走上共赢“快车道”
- 甘肃天水“女侠”张含亮:学好“功夫”就得下大功夫
- 招聘抢人季临近 广州人才公寓推出“海景房”
- 频频遭遇拒保问题 新能源汽车续保怎么成了难题?
- 探讨国漫新声 《剑来》动画北电公开课举办
- (聚焦海峡论坛)闽台民族宗教交流活动在福建举行
- 国家发改委: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因素仍然较多
-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中国台湾附近发生4.4级左右地震
- 中华书局双十佳图书揭晓 《满世界寻找敦煌》入选
- 保质期短的牛奶更有营养……是真是假?| 谣言终结站
- “小村大债”之困
- 浙江杭州办年轻人龙井茶炒制技艺比武 倡“技有所承”
- 国家疾控局:中国今年支持新建5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
- 行李箱中装“异宠” 北京大兴机场海关查获5只活体动物
- 台湾活石斑鱼首度“登陆”福建平潭
- 韩外交部:国民健康是首位,无计划恢复进口福岛水产品
- 民众齐聚山西百余年国民师范旧址纪念革命先烈
- 旧谣新传博眼球 杜撰政策行骗局——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4月辟谣榜综述
- 三亚上半年接待过夜入境游客31.98万人次 增长2.65倍
- 武汉一高校出版《字绘中国》 城市特点融入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