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东特色产业“引路”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中新网济南10月17日电 (吕妍)10月17日,走进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魏湾镇张牌村的田间地头,蒜农们正把一粒粒饱满的蒜种播入翻整好的田垄中,放眼望去,一派忙碌景象。“去年我家种了4亩大蒜,收入5万多元(人民币,下同)。除去成本,蒜苔加上蒜头一亩能挣七八千元。”张牌村村民殷先生高兴地说。
近年来,魏湾镇立足发展基础优势,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做强大蒜等特色产业,围绕“绿色种植、精深管理”,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科学化操作规程,有力推动大蒜产业升级扩容、提质增效,带动了魏湾镇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当地独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成为山东各地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山东依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金秋时节,菏泽鲁西新区吕陵镇“山农酥梨”示范园的酥梨迎来了成熟季。香甜诱人的酥梨不但为瓜果飘香的季节增添了不一样的味道,更成为吕陵镇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块“金字招牌”。今年以来,该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着力,发展科学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山农酥梨”品牌,深入推进果蔬品深加工行业发展。
“我们致力于完善‘山农酥梨’产业链技术,搞好产业科技服务,打造‘山农酥梨’产业高地,将具有鲁西南特色的‘山农酥梨’推广至全国。”菏泽鲁西“山农酥梨”产业研究院院长肖佰建说。
近日,同属菏泽市的定陶区郑庄村的开心农场的果蔬迎来新一茬大丰收。放眼望去,茄子、辣椒、空心菜等应季蔬菜绿油油的一大片。定陶区郑庄村村委会副主任关杰表示,“目前该菜园有两种经营方式,一种是全托管,另一种是半托管,这两种模式都很受欢迎,租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近年来,定陶区紧紧围绕“一村一特色、村村有产业”的目标定位,因地制宜带领民众发展特色农业。目前,该区特色产业种植面积15.9万亩,年增加产值近10亿元,不仅拓宽了民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也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走进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小刘村草莓玻璃温室大棚,记者看到一排排无土栽培槽悬挂半空,水肥一体化管道直通槽内,可升降的栽培槽密密匝匝地排列有序,十分壮观。“村民正在采摘10月份的头茬草莓。”小刘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兵介绍,这些草莓全部采取立体种植模式,产量是传统大棚的5倍。
“我们这里的大棚,冬季可使用暖气供暖。”张玉兵介绍说,该村与电厂合作,将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到大棚内,变废为宝,供草莓进行光合作用。
在樱桃种植园内,电子屏实时显示着二氧化碳、土壤湿度等环境指标,智能放风和补光灯使得大棚北侧的土地也被开发利用。张玉兵称,樱桃大棚采用国内唯一的三层保温技术和精准控温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控制技术让樱桃实现了从反季节到“定季节”。
潍坊市安丘市同样通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各镇依据各自资源禀赋,逐步发展起柘山蜜薯、辉渠小米、石埠子草莓、安丘大姜等特色产业集群。“我们引导村党支部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扩大种植规模,推动精深加工、产业化发展,同时,链接采摘、观光等文旅资源,打造农业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安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庄平说。
“我们把人才、金融、科技等要素向乡村聚集,因地制宜发展富农产业,坚持龙头带动,园区支撑,将打造大姜、蜜薯、小米等一批产业,形成安丘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新格局,以特色农业推动安丘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安丘市农安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刘炳刚介绍说。
走进青岛市平度市旧店镇万亩苹果园,一颗颗苹果挂在枝头“晒”着太阳。“刚给苹果摘掉袋子,预计下个月开始收获。正常来说,这15亩果园能收获6万多斤苹果,预计能卖10万元。”旧店镇东石桥村村民王国俊说。
近年来,平度市旧店镇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积极推动苹果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发展,并通过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打造现代化苹果种植推广示范引领区。目前,全镇苹果总面积5万余亩,产量达1.8亿公斤,产值达6亿元,小小苹果已成为民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济南市平阴县玫瑰镇因盛产玫瑰花而得名,该镇抓住玫瑰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玫瑰产业。该镇玫瑰种植面积3万亩、栽种历史1300年、年产鲜花1.2万吨,是平阴玫瑰的主产地与核心种植区。近年来,该镇以玫瑰花特色产业为抓手,不断延伸全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截至2022年底,平阴县培育玫瑰花生产加工企业40多家,产品涵盖食品、药品、酒品、饮品、家纺、化妆品等8大系列130多个品种。“平阴玫瑰”品牌价值达30.28亿元,综合产值达60亿元。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推进玫瑰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00余架国内外航空器将亮相2023太原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
- 2022年德国实际工资下降3.1%
- 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各港口将于9日18时恢复运营
- 春燥当前 这些食疗方请收好
- 2023年气象信息挽回损失5600亿元
-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10人村庄文旅转型引客来
- 孩子挑食别忽视 小心背后隐藏心理健康危机
- 专家与业界人士共论中国企业高质量出海
- 普京:俄对与所有国家进行建设性合作持开放态度
- 文明的坐标丨“中国首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再添6艘大型集装箱船订单
- 中秋节走在越南街头 感受中越“人文相亲”
- 全国林业精英汇聚福州 探索杉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 【央广时评·乌镇“网事”】智能向善 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 节日期间大回暖持续多地冲击今年首个20℃
- 百川归海 万物生辉
- “集成电路材料”主题微型科技馆亮相上海中山公园
- 助力产业“建圈强链” 成都打造新“十二月市”城市消费品牌
- (“一带一路”10周年)一条“气”脉贯东西 能源丝路情相通
- 台风“派比安”进入北部湾 广西海事防御台风应急预案提升为Ⅲ级
- 热门推荐
-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福:甜茶的味道很甜 幸福的滋味更甜
- (两会速递)郑栅洁:中国整体城镇化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 文化中国行丨万里长城究竟有多长?这些关于长城的小知识你不可不知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本启动第二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答记者问
- 《中华文明的形成》考古专著:早期中华文明是“一元多支一体”格局
- 西安通报地铁10号线事故情况:试验人员1死2伤
- (新春见闻)香甜灶糖迎小年 手工艺人守年味
- 持续性强降雨破历史极值 已致福州直接经济损失约5.5亿元
- 江西:赣南采茶戏进课堂 传承人教授非遗技艺
- 以绿为底进而有为 新疆独山子石化如何建成“花园工厂”?
- 青海联合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开展青藏科考地观测试验
-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宣布将于2024年1月14日退位
- 新春走基层丨边境踏查、应急救援……这支马背上的警队迎风踏雪守护边疆
- 如何保障雷雨季航空运行安全?中国民航局回应
- “被捕”倒计时?特朗普被曝在海湖庄园讨论对策
- (新春走基层)浙江客流最大县级火车站春节假期发送旅客逾12万人次
- 斯蒂芬·佩里:世界各国可学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
- 前7个月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9.1%
- 金观平: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 中国楼市一日迎三大重磅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