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南博会已吸引超2300家采购商报名
第八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将于7月23日至28日在云南昆明举行,沿用“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主题,由商务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是中国同南亚国家重要的经贸交流活动。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博览会以及中国与南亚经贸合作情况。
“2013年,首届南博会落户昆明。11年来,中国同南亚国家一道,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果惠及双方人民。”商务部副部长李飞介绍。
贸易合作推动互利共赢。2023年,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中国作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持续巩固,巴基斯坦的大米、斯里兰卡的红茶、马尔代夫的海产品、阿富汗的松子等越来越多的南亚国家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
设施联通提升民生福祉。一大批惠民利民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南亚落地,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稳步推进,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卡拉奇至白沙瓦高速公路(苏库尔—木尔坦段)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完工,为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云南省副省长刘勇表示,近年来,云南加快推进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推进中老泰引领示范通道和中缅通道建设,配合做好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联通,推动跨境多式联运常态化运行,进一步密切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经贸往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至南亚东南亚通航点26个,国际货运航线已覆盖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和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介绍,本届南博会凸显专业化办展理念,15个展馆中,专业馆占近60%,设置建筑科技馆、制造业馆、绿色能源馆、现代农业和地理标志产品馆等,畅通全产业链合作渠道。设置国内合作馆展示区域合作新成果,设置咖啡产业馆、文化旅游体育馆等展示云南特色产品和人文风情。
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境外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境内27个省份确认参展参会。报名进馆参展的企业近2000家,其中,近一半是境外企业,涵盖了南亚、东南亚所有国家,已报名的参会采购商超2300家。自首届举办以来,南博会已累计服务国内外1.8万余家企业参展,吸引超过400万人次入场参观,外贸成交额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促成3000多个项目签约落地,实现了“展品变商品”“采购商变投资商”。(人民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部分建筑实现“零碳”运营
- LPR连续两月不动 短期调降迫切性不高
- 新疆库车村舞“拉燃”乡村“新年俗”
- 两部门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古镇旅游何时不再“抄作业”
- 约旦外交部:14名约旦公民在沙特朝觐时死亡
- “精彩亚运@星星故乡”杭州亚运文化推广活动在银川启幕
- (年终特稿)中国能源绿色转型加速
- 报告:火锅、中式快餐及正餐类恢复迅速 咖啡受资本追捧
- 俄乌局势进展:联合国称冲突致逾2.5万名平民伤亡 乌国防部承认曾打击克里米亚大桥
- 文创产品“出圈”非偶然
- 电力能源行业供应链金融“电链通”品牌发布
- 为祖国庆生 “礼赞沈阳英雄城朗诵大赛”在沈阳举行
- 附加值增加36倍以上!看一块煤如何蝶变
- 安徽首条全自动运行地铁线路开通运行
- 长春集中签约外资项目 签约金额逾120亿元
- “塞外明珠”乌梁素海第一头麋鹿宝宝诞生
- 美著名学者:中美应推动多领域交流,加强软实力合作|世界观
- 《读者》编辑转型“说书人”:讲插图辛酸事 小故事暖人心
- 银巴铁路跨包兰铁路特大桥连续梁转体合龙
- 热门推荐
-
- 国庆楼市“卖爆了”,北上广深新房成交量同比成倍增长
- 价格便宜量又足!中药茶饮成“新宠”
- 中汽协:3月汽车出口50.2万辆 同比增长37.9%
- 广州建成森林公园92个 提供优质生态产品
- 呼和浩特积极应对雷暴哮喘
- 经济观察:从“开门红”到“半年红” 吉林经济活力尽显
- 新疆天山中东部成为雪豹的稳定栖息地
- 五角大楼“记账”再出错 对乌军援金额“虚高”20亿美元
- 8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2.5点 公路运输市场平稳运行
- 避免“致命”骨折,牢记“防跌倒+治骨松”
- 台商台企参访团参访新疆 “我们看到了新疆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 湖北武当山:数字赋能让古建筑“活”起来
- 肯德基在2024:以美好凝聚人心,以温暖激励前行
- 云南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26.77%
- 天津武清至北京亦庄将增开高铁班次 助力两地通勤新体验
- 中汽协:2月汽车整车出口39.4万辆 同比增长21.5%
- 江苏“千社万岗”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 免签过境游火爆 世界看到中国开放强信心
- (成都大运纪事)外籍官员及运动员点赞成都生态:“这里像一座公园 处处鲜花盛开”
- 中亚部分国家领导人将出席胜利日红场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