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鳗鱼产销热 出口内销两旺
中新网福州10月13日电 (叶秋云)13日,2023中国鳗鱼产业绿色发展论坛在侨乡福清举行,这一场论坛让忙着“赶海”的鳗鱼再次受到关注。
早在1979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养鳗场落户莆田市涵江,从此,一大批养鳗场、烤鳗厂与鳗鱼饲料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福建大地上。福建省水产学会常务副会长兼鳗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常标表示,福建养鳗业一诞生就焕发出顽强的生命力。
为何福建鳗鱼产业发展如此迅速?营养专家窦攀认为,鳗鱼具有超高的营养价值并兼具药用食疗功效,所以有“软黄金”“水中人参”之称。
据悉,鳗鱼学名鳗鲡,为暖水性名贵食用鱼类,营养价值高,从古至今均被视为滋补、美容的佳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自动化烤鳗生产线上忙碌着。这是福清市鳗鱼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福清市聚焦鳗鱼产业发展,不断延伸养殖、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加速形成鳗鱼产业集群,鳗鱼产品热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侨多,离台近,优势突出。”福清现有海外华侨华人160多万人,遍布155个国家和地区,在福清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林传烜看来,作为中国著名侨乡,福清发展鳗鱼产业有着天然的优势。
林传烜还表示,福清临港开发空间广阔,拥有江阴、元洪两大港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211.2万标箱。
除了福清赚到“鳗鱼金”外,福建多家从事鳗鱼养殖的企业都收获颇丰。经过几十年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福建省鳗鲡养殖品种已形成日本鳗、欧洲鳗、美洲鳗以及花鳗、双色鳗等多品种养殖格局。目前,福建省有近1000家养鳗场,年产量7万余吨,居中国首位。
刘常标指出,福建鳗鱼已发展成为涵盖养殖生产、烤鳗加工、饲料开发、出口销售、科技开发和品牌建设,产业链较完整、产业化水平较高的产业。
福建鳗鱼“出海”忙。数据显示,福建省鳗业每年出口创汇7亿多美元,占中国鳗业出口总额60%以上,产品销往日本等61个国家与地区。
当然,福建鳗鱼还“游回”国内闯市场。专家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鳗鱼消费市场已从国际市场转向国内市场为主,国内鳗鱼消费数量近年来已呈现加速提升的趋势。
此外,鳗鱼加工利用由烤鳗传统食品向美容、保健与药用功能性产品转变。刘常标指出,目前,已开发出药酒、面膜、美肤膏、补钙含片等产品,将形成鳗业新的业态与新的增长点。(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台湾柴烧制陶与杭州宋韵文化的“双向奔赴”
- 受雷雨天气影响 成都双流机场出现今年首次大面积航班延误
- 慢就业考公热现象增多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高度重视青年就业问题
- 考上北大后,她又去开了航母
- (乡村行·看振兴)黄河岸边体验“甜蜜与激情” “体育+农文旅”共促乡村全面振兴
- 中国驻釜山总领事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为2023北京国际舞蹈影像季启幕
- 平陆运河水上服务区工程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 上海临港厚植科创“沃野”
- 税惠红利助力“千年瓷都”景德镇再造瓷业新高地
- (身边的变化)非遗跨界 安徽阜南柳编逐潮“它经济”
- 中国铁路6日迎国庆黄金周返程客流高峰
- 中国正式开启蒙古国面粉进口业务
-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曝光十起民生领域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 哈萨克斯坦总理:哈方将向伊朗出口2.5亿美元产品
- 四川出台民营经济“1+2”政策 助力民企降本增效
- 波兰圣十字省发生交通事故致4人死亡
- (杭州亚运会)从民俗到亚运,古老运动龙舟乘风破浪焕新机
- 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启环球巡展:数字与实物结合传递丝绸文化
- 中国科学院院所湖南行成果转化专场对接活动举行
- 热门推荐
-
- 中国证监会严格规范大股东减持
- 辽宁“最强大脑”团队征战国赛 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创历史新高
- 国家统计局:5月份CPI总体平稳 PPI降幅收窄
- 305件(组)长江流域史前玉器首次汇集亮相重庆
- 放大影视IP消费拉动力
- 食疗治不了高血压 专家送你降压四锦囊
- 交通运输部:鼓励港航企业发展商品汽车等专业物流
- 岭南文化特质鲜明 新编粤剧《南拳》开排
- 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支持向乌克兰派遣战斗机
-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衰退预期上升
- “美丽中国——生态环境书画展”在北京举行
- “西方300年来的霸权正在终结”
- 公厕装着透明门,低级错误不该犯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大连!
- 全球国家评估能力会议将首次在中国举办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附近发生4.8级左右地震
- 专访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兴钢:在喧嚣中构建“桃花源”
- 数读中国 | 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 “他们看起来好英勇,我也想……”
- 开启两岸文化交流新窗口《声生不息·宝岛季》创作座谈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