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考公热现象增多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高度重视青年就业问题
“慢就业”“考公热”现象增多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高度重视青年就业问题
搭建多级联动智慧就业资源共享平台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人社部于6月6日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青春”为主题,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再创历史新高,达1158万人,就业形势严峻。目前正值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最后冲刺阶段。如何更好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也是全国人大代表高度关注的重点。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建议。有关健全青年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确定为今年重点督办建议。
拓宽学生就业路径
当前,“体制热”“考公热”“慢就业”“缓就业”“升学热”,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痛点。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吕建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从众性和趋同性显著,“追求稳定的职业”成为大学生的主流择业观,相较于一般企业,更偏好选择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机构,就业弹性持续降低,就业市场缺乏活力。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心态上过于求稳,‘慢就业’群体规模过大、增速过快,会对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冲击。”谈及该如何缓解“慢就业”问题,吕建认为,可以优化应届生身份政策,保障择业期内高校毕业生充分享受应届生待遇。
他建议,相关部门修订应届毕业生定义,界定择业期内高校毕业生无论是否签订过劳动合同或缴纳过社保,均属于应届毕业生身份,在重新就业时享受应届生相关待遇。从政策制定、文件落实和广泛宣介上加强用人单位对于应届毕业生身份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允许择业期内毕业生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岗位,拓宽择业期内毕业生就业路径,进一步激发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的活力。
做实做细帮扶措施
“目前高校毕业生缺乏自主就业认知和职业定位,而现有方式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高效率高质量的推荐。”全国人大代表、焦作大学校长霍晓丽认为,就业岗位推荐缺乏主动性,推荐内容缺乏个性化,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霍晓丽建议,构建全国智慧就业定制服务平台,通过采集、获取注册毕业生的成绩、兴趣、性格、技能等信息,为毕业生打上相应的就业标签。同时,利用大数据信息分析技术,根据学生搜索方向与就业标签,主动向毕业生推荐符合大学生自身条件和能力需求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
此外,针对目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增长的现状,霍晓丽认为应加大农村籍返乡大学生就业支持力度。
“农村现有就业岗位与学生专业技能匹配度不高,各级部门缺少相应的就业创业支持,政府与高校应当积极联动,建立健全供求对接体系,将农村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因地制宜、精准匹配。以地域为单位,注重人才供给侧的教育培训,使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具备返乡就业创业的能力。”霍晓丽说。
提档升级就业服务
就业岗位需求继续收紧,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虽然学校积极应对疫情等影响,开源拓岗,挖掘就业渠道,但是相比往年同期,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下降。”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说,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招聘需求锐减,中小企业提供岗位数量较往年同期降低50%左右。另一方面,大部分优质企业提供岗位数也在减少,不同程度缩减了校园招聘岗位的需求。此外,行业间、专业间的就业不平衡性也在加大,部分专业对应的产业或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大,产业或者行业恢复需要时间和过程,毕业生就业岗位较少。
根据2023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研结果,毕业生期待的就业单位中,位列最靠前的是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占比36.17%,国有企业占比29.65%,总占比为65.82%。只有8.24%的毕业生选择到私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工作。
“这主要是由于高校毕业生主观认为在中小微企业就业存在不安全感。”吴德分析指出,受经济、产业、疫情等影响,毕业生在中小微企业就业后的稳定及保障降低,导致毕业生更青睐工作和工资更有保障的体制内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部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条件保障、发展空间、工作跳动、政策保障等落实不到位,导致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后流失率高,也影响到后续低年级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受挫。“我们调研发现,2023届毕业生意愿到基层就业的比例仅为4.6%。”吴德说。
鉴于此,吴德建议搭建便捷好用的多级联动智慧就业资源共享平台,由相关部门牵头,整合有效资源,搭建国家级、省级、高校多级联动智慧就业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用人单位资源共享、就业信息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等多项就业服务提档升级,改善就业信息资源相对封闭的问题,使毕业生能在更广范围择业,用人单位能在更多资源中选才。
同时,他建议,建立促就业政策长效机制,尤其是要建立建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思政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让基层就业更有吸引力,让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能够留得住、用得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会。”吴德说。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潮马面裙走红高校毕业季
- 峨眉武术、非遗蜀绣、川剧……刘宇成都巡演国风元素多
- 广西柳州“鸡司令”返乡创业 “五彩蛋”产值数百万
- 俄媒:俄罗斯南部一商店发生天然气爆炸 14人受伤
- 南方多地开启暴雪模式,湖南贵州启动应急响应
- 江西修水发生一起山体滑坡致一房屋倒塌 两人遇难
- 中新健康周报|睿昂基因4名高管被采取强制措施 白云山董事长李楚源辞职
- 内蒙古开鲁60万亩红辣椒丰收 “火红”产业带来红火生活
- 日本一住宅起火致5人遇难 警方不排除人为纵火
- 南铁开行货运转型以来首趟“白货”班列 货品总重1405吨
- 黄奇帆:粤港澳大湾区要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童年记忆里的小人书如今什么样
- 追逐“星辰大海” 商业航天底气何来?
- 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 孩子发烧要立刻就医吗?
- 中国艺研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指导构建中国艺术学“三大体系”
- 普京发布这个重磅消息后,美国和北约火速回应
- 青海油田今年以来建成天然气产能3.4亿立方米
- 体检很重要!最新研究显示:常规健康检查与死亡风险降低相关
- 广西上林至横州高速西津郁江特大桥主跨合龙
- (新春见闻)洪都拉斯青年西安过“小年”
- 热门推荐
-
- 逛“宫”园成新时尚 杭州“德寿宫手作”演绎宋式美学
- 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进步 业界探讨未来着力方向
- 河北涿州东冯村:洪灾后抢种白菜进入收获季
- 《战狼》编剧刘毅:主旋律电影要更多元
- 万亿专项债拉动有效投资,地方招商引资“卷”起来
- (新春走基层)“英国奶奶”的新年愿望:春暖花开时 再为农村学生上一堂课
- 英媒:七国集团停止讨论彻底没收俄罗斯资产问题
- 多部门出台金融政策 “组合拳”支持经济发展
- 文化遗产日益融入人们生活
- 七小时原创话剧带观众品味孔子百味人生
- 青岛啤酒:全球链采中国造 全球举杯共分享
- 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力 上海电气能源服务产品发布会举行
- 外媒:伊朗沙特计划举行联合军演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闲置房屋再利用 美了环境富了百姓
- 菲律宾拨款1387.7亿比索支持高等教育发展
- 2024年广东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
- 无人机“炫技”北京科博会 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
- 海外人士聚焦习近平新年贺词: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
- 中和胃酸的“小苏打” 还可以护肾?
- (身边的变化)2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怎么做,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