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不可消费“信任”
直播带货不可消费“信任”
郭存举
多名网红日前“摆拍卖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他们蓄意设计剧本和话术,通过直播带货虚假营销,欺骗善意的消费者。由于涉案数额巨大,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假助农,真带货。卖惨式虚假营销,于情不顾、于理不合、于法不容。需要反思的是,类似的闹剧已经屡屡上演,网络上早就不乏批评之声,打着助农旗号的网红为何能够反复招摇撞骗?
流量造假违规成本较低。一个脚本,几个演员,在互联网平台通过虚构经历,就可以获取网民的同情,堂而皇之直播带货,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如此做法,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可能涉嫌构成犯罪。较低的风险,巨额的回报,成为一些直播运营机构和网红铤而走险的驱动力。
直播带货缺乏刚性约束。近年来,网红经济快速发展,在商业化包装之下,众多主播走红,并快速将流量变现。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山寨当道、假货横行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从侧面说明,直播行业发展迅速,但与其相匹配的行业标准与规范也要及时跟上。
消费维权举证困难重重。分散在各大直播平台的网红数量庞大,多数商家并没有实体店铺,虚假宣传持续时间一般较短,直接取证难度不小。普通消费者很难溯源货品真实来源,证明网红虚假宣传更是难上加难。通常情况下,只有商家受到行政处罚后,消费者才能凭借处罚记录进行投诉。
乱象屡禁不止,平台难辞其咎。在流量为王的价值追求下,一些平台已然成为假货集散地,贴标售货、假冒伪劣的商品充斥其中。长期来看,这些平台将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度,导致用户逐渐流失,最终得不偿失。因此,要想长远健康发展,平台应严格过滤用户内容,真正落实惩戒措施。
摆拍卖惨虚假营销,不仅透支了大众善意,也败坏了社会风气。网红们应该意识到,粉丝经济是信任经济,如果大肆消费信任,一旦翻车,后果十分严重。既然虚假营销对各方都会造成危害,就要严查违背公序良俗骗取网民善意的直播账号,切断流量赋能和违规牟利途径,还网络消费清朗空间。(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安警方控制13名为“回流生”提供服务的涉嫌违法人员
- 京港洽谈会首设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对话合作活动
- 国台办:希望广大台湾同胞自觉与“台独”顽固分子划清界限
-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启幕 已成澜湄合作成就有力证明
- 越南女孩的中国缘:这里的美好超出想象
- 暴雨黄色预警:云南广西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 车企对车主行车信息不能简单“拿来”了之
- 广东启动2024年森林防灭火宣传月活动
- 因为她,日本电影从此有了女性视角
- 2024年春运川渝黔累计发送铁路旅客5350万人次
- “推动世界文明繁荣发展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 合力推动全球价值链健康发展
- “洛杉矶市长的青年大使”即将开启首次中国之旅
- 济南推动人力资源与多行业协同发展 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 国家外汇局:11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41645亿元
- 刘震云三部曲为“南京戏剧节”启幕
- 中国南方航空将于6月27日开通广州至布达佩斯直飞航线
- 以亚残运会为契机和助力 杭州无障碍通行环境全面提升
- 学者: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 有过敏症的人群烫发要慎重【尽量减少烫发次数,做好烫发后的护理】
- 热门推荐
-
- 加强创新合作,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国际视点)
- 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吸引7280部纪录片参展
- 朱元璋给历代16位皇帝建了个群,乾隆为什么要扩到188位?
- 黑龙江:6月以来平均降水量117.1毫米 系历史同期第四高
- “小切口”见“大民生” 福建宁德市政协专委会重要提案为民生“加码”、幸福“升温”
- 烈日当头,谨防中暑
- “交棒”洪玛奈 洪森开启“后洪森时代”
- 东航C919开始执飞“京陕快线”
- 宁夏开展“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 打好工信领域6大攻坚
- 浙江第109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当一回真正的齐天大圣”
- 辽宁两会观察:如何加快推进深海装备制造业发展
- 2月21日央行开展49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趣玩香港·2024香港微型艺术展”在安徽合肥启幕
- 缩短审批时间 “海陆联合挂牌出让”在天津落地实施
- 最新行星科学研究:木星冰卫星木卫二产氧量或少于此前预期
- 河南探索婚俗改革:共有2个国家级、33个省级婚俗改革实验区
- 以进促稳巩固外贸基本盘
- 2024首届中原粮食文化论坛在郑州举行
- (八闽千姿)福州百年侨厝 中西合璧焕新生
- 云南绥江县举办大型诗歌音乐会打造“浪漫金沙 诗意绥江”文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