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逾六成中国消费者称未来6个月内将增加旅行支出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记者 庞无忌)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21日发布的《2023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研》中国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整体复苏,特别是旅游与文化市场复苏明显。调研显示,62%的中国消费者预计未来六个月内会增加旅行支出,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上述报告反映对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1276名消费者的调研结果。报告显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市场整体复苏。普华永道中国内地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当日表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和习惯或将加速转变,其中的推动因素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对旅游出行和文化娱乐活动的热情,以及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追求。
今年以来,中国文旅市场快速复苏,暑期旅游迎来爆发式增长。调研显示,62%的中国消费者预计未来6个月内会增加旅行支出,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0%)。此外,分别有57%、51%的受访中国消费者预计未来6个月内将乘坐国内航班、国际航班旅行,而做此选择的全球消费者比例分别为47%和44%。报告认为,这一趋势将为旅游、酒店和零售业提供重大机遇。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被视为影响消费模式、习惯的重要因素。报告认为,尽管元宇宙的热度在近几个月内有所下降,但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元宇宙仍是各大品牌争夺市场和虚拟世界消费支出的新竞争领域。调研显示,中国受访者对元宇宙的了解和积极参与程度较全球更高,仅8%表示他们从未听说或不熟悉虚拟现实技术。普华永道预测,在Web3和AR/VR技术的推动下,元宇宙经济将成为下一个前沿领域,预计到2030年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将高达1.5万亿美元。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可持续的关注日益提升,报告指出,全球超过40%的消费者愿意为带有ESG可持续特性的品牌和产品支付超过10%溢价,尤其是“90后”年轻消费者更是其中的主力;相较世界其他地区,中国的年轻消费者更是表现出了支付高于平均溢价(接近20%)的意愿。
叶旻表示,这些趋势要求零售商针对消费者的转变作出相应调整,以保持竞争力。(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6月15日起京港、沪港间开行夕发朝至高铁动卧列车
- 中国代表在第二届气候变化与核能作用国际大会阐述中国立场主张
- 让新型储能项目量质齐升
- 云南大理音乐人赵绍波:民歌新唱 让经典曲目焕新彩
- 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 多样支付服务助阵消博会扫货无忧
- 2023年上半年重庆GDP达1.43万亿元 同比增4.6%
- 京津冀新质生产力转化联盟在河北保定成立
- 5G基站累计超11万个 辽宁力推工业互联网应用
- 普京回应卡霍夫卡水电站堤坝受损:野蛮行径!
- 浙江宁波一食品厂起火 消防正在救援
- 站上7.1万美元 谁在助推比特币的“疯狂”
- 外媒:冰岛8月起将暂停驻俄大使馆运作
- 别跑空!哈尔滨这几个热门景点今天暂停、闭园
- 美国巴尔的摩坍塌桥梁建筑商:推测失踪6人已死亡
- 一秒穿夏入冬 室内冰雪游成暑期消费亮点
- 力促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 山东首条高铁快运线路启运 青岛海鲜“朝发午至”河南成为日常
- 新一轮以旧换新撬动汽车大市场
- “激发当地更大的发展活力”
- 海关总署:2025年中国进口增长空间很大
- 热门推荐
-
- 探访海关办公室里的“博物馆”:样品小宝库助力国门大安全
- 全国铁路明起调图 5组关键词看懂新变化→
- 传承历史文化 陕西省文物局打造虚拟数字推荐官
- 第五届广东省森林文化周开幕 推出近400场活动
- 国家邮政局:1-8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09.6亿件
- 美共和党众议员盖茨提议罢免众议长麦卡锡
- 数据勾勒“China Travel”火爆生动图景 多举措推动“打卡中国”欣欣向荣
- 旅德新生大熊猫双胞胎得名“梦好”“梦甜”
- 沈白高铁双口掘进施工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共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产业链,2023年华为供应商碳减排大会召开
- 上汽大众合资协议延长至2040年
- 中国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推动国际衔接互认
- (聚焦博鳌)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发展气候韧性 迈向可持续发展
- “汉字嘉年华”巡展走进泰国曼谷
- 植树添绿 西藏林芝森林消防开展志愿服务
-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海域发生6.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中国驻法兰克福新任总领事黄昳扬履新
- 故宫博物院携手中国外文局力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 系统施治化解 风险
- 北大荒,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