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三十年以来十大影响力事件
中新网9月21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微信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三十年以来十大影响力事件(1993—2023)。
1.反不正当竞争进入新的战略高度,持续高位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作出战略性部署安排,并再次深刻强调,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为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指明方向。反垄断决定着市场经济的竞争高度,反不正当竞争决定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基础水准和整体质量。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法律制度,共同构筑公平竞争政策的重要法制基石,为维护公平竞争、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反不正当竞争法治基础不断筑牢。《反不正当竞争法》1993年颁布实施后,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于2017年、2019年两次连续修订,2022年《反不正当竞争法》启动第三次修订,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法治基础。
3.反不正当竞争制度规则不断完善。1993年以来先后颁布了《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1995)、《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1995)、《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1996)、《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2020年)等,为监管执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市场监管总局把握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发展趋势,研究制定《网络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暂行规定》,着力明确监管规则,对利用技术、算法实施的各类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范。
4.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恰逢其时,推动反不正当竞争再上新台阶。2020年9月至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情况开展了检查。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组织开展执法检查,全面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的情况,总结法律实施的成效和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执法检查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完善法律制度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任务。
5.凝聚合力,部门协调机制重要作用愈加凸显。202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组建了由市场监管总局牵头,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1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反不正当竞争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顶层设计和组织架构上,将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2021年,召开了反不正当竞争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印发工作规则,为部门协调、多方联动、综合施策形成了制度基础。2022年,17部门以反不正当竞争部际联席会议为桥梁,进一步强化协同配合、执法联动,联合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整治,共同推动解决医药领域市场乱象,依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反不正当竞争部际联席会议指导下,全国已有31个省份建立反不正当竞争协调机制,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的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6.整治“保健”市场乱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联合13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全国市场监管机关围绕“六个整治重点”,查处“十项违法行为”。行动期间,共立案31684件,案值137.72亿元,罚没款11.57亿元。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4万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亿元。先后6次曝光了130个典型案例,有效维护了“保健”市场秩序。
7.反不正当竞争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开启新篇章。1996年4月25日,国家工商局代表中国政府与俄罗斯政府签订《关于在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领域合作交流协定》,这是中外政府及其竞争执法机构之间制度性合作的开端。2019年10月25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首次达成的经贸领域重要制度性安排《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正式生效。其中,不正当竞争行为被明确列为反竞争行为之一,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的高度关注。
8.反不正当竞争监管执法护航产业转型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2018年—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聚焦重点领域,连续5年部署开展专项执法行动,2023年部署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行动,加大力度整治行业性、普遍性问题,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围绕宏观经济发展大局,市场监管总局不断深化和拓展反不正当竞争,6年来,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5.7万件,罚没金额28.8亿元。反不正当竞争在提升市场竞争基础水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9.开展反不正当竞争能力提升活动,着力提升执法能力、培养执法骨干。2019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举办首届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暨“百日行动”案件现场汇报评审活动。2023年7月,在大连举办第二届反不正当竞争能力提升活动,充分展现市场监管执法风采、推动反不正当竞争事业焕发生机。
10.锐意改革,强化商业秘密保护。商业秘密保护是服务宏观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抓手,是护航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市场监管总局不断创新探索,积极推进商业秘密行政保护工作。2022年起,部署开展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先后公布第一批、第二批共35个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商业秘密保护新机制新路径。2023年6月,组织开展首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推动保护关口前移,帮助企业提升商业秘密保护意识和能力。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化工城”吉林推动降解地膜研发应用
- 汽车赛事赋能文旅产业 新能源汽车环金佛山178定向赛开赛
- 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各国政府必须弥合数字鸿沟 缓解数字风险
- 国家统计局:5月份CPI同比上涨0.2% 环比下降0.2%
- 南非政府:自来水水质下降 存传播疾病风险
- 内蒙古铁路材料实验工:带着工人搞创新
- “小切口”见“大民生” 福建宁德市政协专委会重要提案为民生“加码”、幸福“升温”
- 麦当劳中国科研总部落户江苏南京
- 种地,第一步是什么
- 商务部:“五一假期”将推动消费持续扩大
- 2小时内到武汉 荆门将迎来“高铁时代”
- 世界粮食计划署:苏丹约1800万人面临饥饿灾难
- 新速度、新挑战、新机遇 从“一季火”到“四季热”的背后看发展
- 外媒:越南女首富张美兰被判死刑
- 药店售药乱象:药店买药贵,药师成销售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一粒米的万年行旅
- 国家游泳中心推出“水之光”光影秀 打造文旅体验新场景
- 江苏“心佑工程”助力西藏先心病患者护心之旅
- 人工增雨、设置临时医疗点……南方多地高温持续 各部门多措并举保民生
- 中国最东口岸:“十一”假期前4天出入境旅客同比增143%
- 热门推荐
-
- (经济观察)部长密集对话企业 多部委为市场主体“宽心”
- 春运首日 拉萨贡嘎国际机场预计保障进出港旅客达1.6万人次
- 为啥就是不掉称?原因找到了
- 两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 “游戏是儿童的语言父母要玩给他看”
- 乌称俄军导弹袭击泽连斯基家乡 致数十人死伤
- 汇聚前沿技术 国际绿色航空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
- 清明节小长假长三角地区大客流“上线”
- 专家最新研究证实:血压控制在140-180mmHg更利于脑卒中患者康复
- 疫情冲击叠加产能放大,赤藓糖醇的“甜蜜生意”不香了?
- 中远海运“巴西轮”首航巴西
- 人民财评: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 上海上半年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快 体现增长韧性和发展活力
-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喜欢“上冰雪”
- 暑期热度攀升 杭州机场单日客流量创历史新高
- 谁将成为下一任北约秘书长?
- 一海船擦碰广东九江大桥防撞墩后沉没 7人获救4人失联
- 青海茫崖5.5级地震:救援力量赴震中巡查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春节假期 新疆民航运输旅客量逾90万人次
- KPI压力、贷款逾期焦虑,银行信贷经理困在指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