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消费唱响今年经济主旋律
最新的“国家账本”公布。2月1日,国新办就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介绍,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增长6.4%,全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2024年,支持经济复苏,财政部门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主要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发力,同时,还将着力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
有关分析指出,这意味着政府将更加注重投资于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力的领域,且注重投资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投资和浪费,进入新的一年,财政政策还应该注重长期效应和结构优化,并注重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可以与货币政策等其他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政策效果。
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2月1日,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国新办就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受益于经济回升向好,加上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拉低基数等因素影响,2023年财政收入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1万亿元,增长6.4%。就地方来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收入分别增长6.7%、6.9%、10.7%和12%,全国31个省份财政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
同时,从支出方面来看,财政支出持续加力。据王东伟介绍,2023年初,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给地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3年达到27.46万亿元,增长5.4%。重点领域保障有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9%,教育支出增长4.5%,科技支出增长7.9%,农林水支出增长6.5%,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7%。
此外,减税降费政策继续优化完善。2023年初就明确了延续和优化部分税费政策,下半年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再延续、优化、完善了一批到期税费政策,进一步降低经营主体的税费负担,精准支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的资金规模超过2.2万亿元。
具体看来,据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介绍,根据有关部门数据,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中,新增的减税降费大约是1.57万亿元,办理的留抵退税大约是6500亿元。从行业来看,制造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批发零售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将近9500亿元,占总规模的42.6%,这是享受税费优惠比例最高的行业。从企业的规模来看,中小微企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的规模约1.43万亿元,占比是64%,是受益最明显的。
激发有潜能消费
支持经济复苏,2024年财政政策将如何“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关于2024年的重点工作,会上透露,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主要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发力。
王东伟介绍,从投资看,要扩大有效益投资。今年将用好相关国债资金,继续安排一定规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适当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等,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意味着政府将更加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效益,而不仅仅是数量。“这意味着政府将更加注重投资于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和生产力的领域,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环保等领域。同时,政府还将注重投资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投资和浪费。”王鹏表示。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对北京商报记者指出,这是指在投资决策中不仅要关注投资的规模,还要关注投资的回报率。“这需要政府在投资项目中做好筛选和引导,确保投资能够带动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柏文喜认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能利用率,从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在消费方面,据王东伟介绍,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2024年将围绕居民消费升级方向,推动壮大文化、旅游、教育、养老等新的增长点,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
柏文喜认为,在投资和消费方面,接下来,相关部门还需关注消费升级趋势,推动文旅等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同时,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培育产业新赛道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除扩大内需外,2024年,财政部门还将着力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3年,中央财政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台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加快推进关键技术、关键产业补短板强弱项。同时,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奖补政策,到2023年底,带动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余家。此外,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安排30亿元支持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首批择优确定了30个试点城市,引导地方加强政策统筹,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进入2024年,据王东伟介绍,一方面,将用好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推动解决好基础产品、核心技术、关键软件等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的撬动引导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制造业重点领域,培育产业新赛道。
此外,财政部门将重点做好的工作还包括持续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
在王鹏看来,在以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复苏方面,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内容,“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将形成政策合力,提高政策效果,加速推动经济复苏”。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冉黎黎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前8个月哈尔滨机场运送国际旅客同比增104.3%
- 捂好民众“钱袋子” 河南4年破获电诈案件逾3万起
- 科学应对洪水 减轻灾害损失
- 商用4年5G的成绩到底怎样?如何迈上新台阶?
- 中秋假期广东接待游客2135.7万人次
- 中国冰雪系列教材将出版 探索培养高质量冰雪人才
- 证监会同意瓶片期货注册
- 天眼查、诺华诚信、中大编码合作探索企业公开信息跨境流通合规路径
- 全国各地落实基层卫健便民惠民举措 频推多样化服务
- 山西太原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 中上协文旅委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全国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长三角地区暑运以来共发送旅客1.4亿多人次
- 湖北开启赏花季 邀海内外游客“相约春天赏樱花”
- 山东省政协委员聚焦“新三样”产品出口建言献策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
- 浙江诸暨警方通报34岁男子被捅伤致死: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
- 封堵近2万口井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 聚焦世界城市治理现代化 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开幕
- 中国农村涌现专业化新职业 民宿管家成就业新选择
- “杜苏芮”或将在闽南沿海登陆 致灾性强需高度警惕加强防范
- 广西向全国及东盟推介2024年寒假研学旅游精品线路
- 热门推荐
-
- 去年以来江西全省红十字会累计接受社会捐赠款物13.28亿元
- 尼泊尔西部发生地震已致128人死亡
- 南航广州-兰州-敦煌等多条航线近期复航
- 黑龙江寒潮来袭 滑雪健儿迎寒备战“十四冬”赛事
- 亲朋好友南京追思杨苡:再会!百岁“少女”
- 江西百年非遗“东河戏”:一颦一笑表千古 一叹一念皆是情
- 合肥机场将开通合肥至韩国首尔航线
- 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同上一堂科学课”主题联动科普活动举行
- 微信联合八大博物馆发起表情包创作活动,带动博物馆“花式破圈”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演说现场传出爆炸声
- 浙江绍兴一理发师剪出“悟空发型”:西游文化融入发雕技艺
- 湖南江永以瑶源文化赋能“农文体旅”融合
- 俄官员: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不变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 共建共享文明网络家园——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侧记
- 春运中国72亿人次自驾出行 今年特点有“三多”
- “新技术+新模式”赋能农业 科技助农播种丰收希望
- 医院共享轮椅为何难共享
- 旅游平台:新春旅游市场升温 外国游客扎堆来华过年
- 湖南衡南一房屋倒塌致3死2伤
- 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长沙湾跨海特大桥左幅主墩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