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在科技增产提质上下功夫 为中国饭碗里装上更多优质粮
央视网消息:提起黑龙江的粮食生产,一定离不开建三江。建三江每年生产粮食140亿斤左右,手握北大荒核心基地的生产能力,建三江人也开始在科技增产提质上下功夫。
辽阔的三江平原稻浪滚滚。秦玉秋是建三江七星农场的种植户,这几年在稻米快要收获的时候,老秦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要看看地块里的水分和水稻的根系情况。在老秦看来,这个时候保证根系发达是产量提升的关键。
想让水稻丰产,就要抓好它的整个生育期,让温光水肥达到最优配合。在七星农场各类传感器的帮助下,秦玉秋家地块的信息被传送到智慧大脑。经过长期分析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株高、叶面积等相关数据后,就可以建立当地的水稻生长发育模型。为进一步精准进行高效施肥、植保灌溉等农事作业提供技术支撑。每个环节的精准就会带来产量的提升。
今年,通过垦地融合项目的实施,北大荒的先进集成技术也在向普通农户的田块推广。其中,八五九农场就在抚远市海青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单环节托管作业面积突破22万亩次,实现了大豆平均亩单产增加100斤以上。
黑龙江省抚远市海清镇永富村种植户 姜立志:今年跟农垦合作实现了大垄双行,农垦的技术机械实力也强大,效率也提高了,能实现亩产450斤以上,卖粮也不愁了,我们订单也非常多。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走出医院也能买到“灵魂砍价药”
- 江南华南等地仍有较强降水 弱冷空气继续影响北方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认定11个生物圈保护区
- 快讯:尹锡悦弹劾案将于14日进行首次正式辩论
- 云南以法护航乡村全面振兴
- 上海发布推进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实施方案
- 中越边境云南马关:农村污水治理显成效 村民钱包“鼓起来”
- 热点问答:苏丹为何突发武装冲突
- “2024(第八届)PBIC青少年国际公益创新挑战”在京落幕
- 厦门助力营商向“赢商”
- 6月份北京CPI环比下降 同比涨幅回落
- 广东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累计40个
- 拓宽就业路 山西2023年新增残疾人就业8000余人
- “强本强基”“严监严管”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 开辟青少年近视防控体验区 业内人士建言防治“小眼镜”
- 专家学者汇聚四川阆中 共话三国文化保护与传承
- 专家谈“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有效激发共建国家发展动力和潜能
- 江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骨干教师不低于轮岗教师总数的20%
- 找回率超99%背后是2972个团圆故事
- 广东:查获走私进口香烟74.84万支
- 热门推荐
-
- 2023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大会在京召开
- 网上乱骂人 当心被追责
- 边疆党旗红丨边境线“活地图”:守护好界碑以里的一草一木
- 一线调研丨山东青岛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 弘扬圆瑛文化 “复兴之路·圆瑛之光”书画展福建古田举行
- 又一减刑声明 美总统拜登宣布将为37名联邦死囚减刑
- 哈尔滨机场端午假期运送旅客15.9万人次
- 匈牙利总理发表年度国情咨文:将加强儿童保护体系
- 大罢工有望结束?波音工人本周将就新合同提案投票
- 特朗普拟提名戴维·珀杜担任美国新任驻华大使
- (新春走基层)福建泉州时隔20年重启民俗踩街 线下参与人数逾30万
- 前5月中国南方五省区绿电绿证交易量超去年全年
- 粤料春运后半段高速公路累计车流将达1.73亿次
- 中国民营航天企业交付阿曼首颗智能卫星
- 白皮书:北京文化产业疫情下较快增长 国际竞争力提升
- 做好保供“压舱石” 能源行业“马力全开”备战迎峰度冬
- 山东耕“云”种“数” 以“互联网+”培育文旅融合新动能
- 松鼠Ai智适应教育大模型全新升级
- AI生图版权陷争议,“套娃”式生成图算谁的?
- (新春走基层)“电保姆”林海伟的第30个海岛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