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兜住基层“三保”底线
做好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关系到政府履职尽责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维护经济运行正常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压舱石”。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财力保障是关键。当前,各地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如何加强“三保”财力保障?
“中央财政始终高度重视地方特别是基层财政运行状况,多措并举、上下联动,支持财政平稳运行,筑牢兜实‘三保’底线。”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表示。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按照预算,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10.06万亿元,剔除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后增长7.9%。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23649亿元,增长10.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4107亿元,增长8.7%。
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91.1%,具备条件的均已下达完毕,为地方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提供了有力财力保障。同时,按照“县级为主、市级帮扶、省级兜底、中央激励”原则,督促地方切实落实保障责任,强化财经纪律约束,严格财政支出管控。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创新建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财政资金“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加大向基层市县的直达资金规模,是政府间财力分布优化调整的实质性举措。接下来,要继续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动资金更大力度向基层倾斜。”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说。
专家认为,在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同时,省级财政要进一步统筹财力,帮助基层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发问题,特别是对财力薄弱、风险较高的地区予以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财政运行中的风险隐患,确保财力薄弱地区“三保”不出问题。
“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继续把‘三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压实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保障责任,引导地方将财力下沉基层,合力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李大伟说。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这些民生热点问题都和财政保障息息相关。“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生保障”是今年中央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安排250亿元、增加20亿元,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供给;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出,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在财政收支紧平衡的情况下,各地民生保障水平如何?从近期发布的财政收支“半年报”可见一斑。
上半年,福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84.01亿元,其中,民生支出2239.9亿元,增长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持续保持七成以上。其中教育支出增长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3%、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1.2%、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7.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1%。
在河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12.6亿元,其中,科技、就业补助、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30.7%、22.3%、18.7%,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0%以上。
在山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28.1亿元,比上年增长7.4%。民生支出2368.5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9%,增长9.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9.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16.6%;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2.5%。支出保持较高强度,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表示,要加强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支持做好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落实好养老、医疗、低保、优抚等民生政策,补齐民生短板”。
各地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均占大头,而且社保、就业、医疗、教育等重点支出保持较快增速,对做好“三保”提供了有力有效支撑。“‘三保’资金规模较大,要注重监督管理,强化‘三保’支出预算执行硬性约束,推动资金高效使用,把每一分钱花出最大效益。”何代欣说。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
做好“三保”工作,除了开源,还要节流。在优化支出结构、加强“三保”财力保障的同时,还须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
近年来,中央部门带头过紧日子。按照预算,今年中央部门支出仅增长0.8%,重点保障教育、科技等领域支出。各地也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把更多财政资源腾出来用于保民生、稳增长。
湖北谷城县坚持从严从紧编制预算,完善公用经费定员定额标准,大力压减办公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今年,该县压减单位经费类项目支出3800余万元,压减率达17%。“‘过紧日子’贵在持之以恒。我们将把‘紧日子’作为常态,不断优化配置,让百姓的‘好日子’长长久久,让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谷城县财政局局长刘勇说。
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在财政矛盾收支较为突出的情况下,更要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不该上的项目一个不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在预算支出、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大力降低行政成本。同时,应运用透明预算和公开支出的方式,让宝贵的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何代欣说。
曾金华
曾金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陕西省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自然资源部公布“和美海岛”名单 崇明岛、鼓浪屿等33个海岛入选
- 深圳启动防台风和防汛一级应急响应 全市实行“五停”
- 涉及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 最高法公开征求意见
- 作家齐一民谈感悟:我写书,要有自己的特色
- (新春走基层)家乡里的年味 山西长治五代人传承油茶技艺
- 冬季如何应对雨雪天气与寒潮?安全出行该注意什么?
- 上千安防精英聚首厦门 角逐网络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巅峰赛
- 浙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从三方面升级
- 沪指2900点失而复得 两市超4300股飘绿
- “95后”小伙变身“和事佬”:“年轻人更懂年轻人”
- 拼多多上线“多多丰收馆”共庆丰收,投入10亿补贴扶持新质农货商家
- 湖北襄阳:茶文旅融合“催生”富民新业态
- 联合国秘书长向西藏地震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 电动车,限入!自行车,安排!
- 陈逸恒:《天山之子张仲瀚》是一部有情怀、值得演的电影
- “火锅料理师”国家职业标准颁布施行
- 跨国企业进博会秀场呈现女性健康方案 打造美肤新体验
- 广西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 建设“桂林旅游大联盟”
- 送宠物就医当心这些“坑” “铲屎官”们如何应对宠物医疗纠纷?
- 热门推荐
-
- 奥地利一火车在隧道内起火 约33人受伤
- 约千年前灭绝象鸟如何演化?蛋壳化石研究新发现或有未知谱系
- 印尼马拉皮火山喷发:遇难者人数增至22人 含多名学生
- 2025年《乙巳年》特种邮票在乌鲁木齐举行首发仪式
- 专家学者“把脉”滇池文旅:绿色生态优先 在地文化赋能
- (乡村行·看振兴)从“后进村”到“后劲村” 浙西乡村“三味”飘香
- 迷雾剧场回归 爱奇艺再扩长视频
- 以悬疑的名义和可见的创伤,重返九十年代
- 中国美术馆全民美育系列展首场展览聚焦基础美术教育教师作品
- “洋弟子”感受邯郸文化:“胡服骑射”话创新
- 84岁“布偶奶奶”圆梦记 坚持做出给老百姓欣赏的艺术品
- 在城市,看见人类的邻居
- 今年以来7400名外国旅客从福州机场免签入境
- “创新、试错、共鸣”,特效赋能中国科幻电影腾飞
- 广东梅大高速路面塌方灾害已致36人死亡
- 专注“小而美”的产品故事 玉树创业青年聊北京见闻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创意长卷:运河新变
- 巴基斯坦西北部强降雨已致27人死亡
- 游客奇装异服游故宫被劝离引热议
- 加纳前总统马哈马宣布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