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如何好上加好
服务消费若要“好上加好”,不仅对供给的规模、种类、价格、品质有更高要求,也与消费者的收入、意愿乃至闲暇时间息息相关。为消费服务“松绑”“挖潜”,需要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更好结合。
暑期文旅消费市场继续升温。有关平台数据显示,7月以来,国内旅游消费订单(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较2019年增长超过100%。截至8月1日15时,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30亿元。火爆暑期档的背后,是我国服务消费的旺盛需求。
服务消费是今年消费恢复的一大亮点。随着经济持续回暖,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我国消费市场较快恢复,特别是餐饮、出行、旅游、文娱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消费跑出“加速度”。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14.6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总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3.9%、95.9%。居民在服务消费方面更加舍得花钱,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567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4.3个百分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4.5%,比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吃喝玩乐”的带动力有多强?看几个例子就知道了。有数据显示,一张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票仅需50元左右,能够带动当地交通、住宿等消费1450元;一碗广西柳州螺蛳粉20元左右,能够带动当地交通、住宿等消费975元。不久前的周杰伦海口演唱会,短短4天吸引15.46万人次游客入场,实现旅游收入9.76亿元。榕江“村超”自5月中旬开赛以来,给这个贵州小城带来超过250万人次的游客,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8亿元。
服务消费是扩大消费的新引擎。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正由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国际经验显示,主要发达国家服务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平均约为74%。相比来看,我国服务消费“小荷才露尖尖角”,提质扩容还有很大空间。当前制约服务消费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生活服务业还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等问题,许多消费者尤其是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充分、及时、有效满足。比如,许多年轻消费者对于个性化、悦己型消费有更高期待,愿意为体验埋单,但“一票难求”“堵车堵心”“被照骗”等情况屡见不鲜;中老年消费者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在提升,但能够精准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还不够;不少家庭有家政服务需求,但想找个好的家政人员好比“开盲盒”;想要错峰出游,但一些单位的带薪休假只是看得见摸不着的“纸上福利”……凡此种种,是当前服务消费的痛点,也是未来发力的增长点。
与实物商品不同的是,服务具有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无形性和不可存储性等特点。因此,服务消费若要“好上加好”,不仅对供给的规模、种类、价格、品质有更高要求,也与消费者的收入、意愿乃至闲暇时间息息相关。为消费服务“松绑”“挖潜”,需要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更好结合。
从供给端来看,要从丰富供给主体和完善供给内容上发力。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有效增加服务业供给主体,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重点服务消费领域服务标准,让更多优质企业和优质服务脱颖而出,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加快线上线下服务消费的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增加文化、旅游、体育、养老、健康、育幼、家政等领域优质服务供给。营造良好环境,不断提升消费的便利度、舒适度和满意度。
从需求端来看,关键是要把“有钱”“有闲”落到实处。就业和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个人消费决策不仅与当期收入有关,更受中长期收入预期的影响。当前居民收入和就业预期不稳,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意愿增强还有空间,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多措并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务保障体系。闲暇时间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进一步激发居民服务消费潜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春运收官 辽宁省累计发送旅客3718.7万人次
- 广州一单层汽配仓库发生火灾 暂无人员伤亡
- (新春走基层)高铁列车上的灯谜会:让旅途更温暖
- OPPO年度影像旗舰Find X8系列重磅发布
- 特朗普就涉及“密件风波”的37项联邦刑事指控出庭应诉
- 浙江龙游推进“多田套合”:绿野上铺就乡村振兴画卷
- 浙江发布《“无废亚运”评估成果》
- 北京丰台今年围绕八大产城融合生态圈启动154个重大项目
- 加拿大2022年人口增长数首度突破100万 国际移民成主力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塔什库尔干!
- @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政策相关问答来了
- 厦门发布2024民企百强榜及“十佳”营商环境创新榜
- 2024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峰会举行 发布责任报告和蓝皮书
- 13年来首次!土耳其总统罕见访问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 中国服装深度融入世界 国产服装超全球半数
- 中国科学家破解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及其衍生物作用机理
-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
- 琴澳一体化深化融合 含“澳”量越来越足
- 外媒:泰国64岁女子被蟒蛇缠住两小时 幸运获救
- 多家外媒认为美国高利率政策拖累世界经济 美元走强加剧海外通胀
- 热门推荐
-
- 中国培训儿童乘客安全认证技术师助力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
- 2024影响力气候大会:“不‘谈’气候,难成气候”
- 澜湄影像:用光影讲述生态 与自然“隔空对话”
- 多牛科技与唐季礼旗下公司组建合资公司联合培育优秀IP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开馆
- 广聚天下英才 中原未来可期——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侧记
- 应对极端气候需要国际合作
- 到2025年中国将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
- 海外中餐业者“美食寻根” 觅中国味道推“品质中餐”
- 迎新春 庆丰年!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
- 中巴青年“水立方杯”舞台相聚以歌会友
- 行走昆仑天路:观旱獭鸟兽嬉戏 赏雪山草场胜景
- 巴黎奥运会网球男单季军穆塞蒂:来成都参赛是一次美妙的经历
- 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召开:扎根生活记录时代温度
- 中国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地区学术研讨会举行
- 克里米亚官员:11架无人机在克里米亚上空被击落
- 双11消费维权舆情报告:直播带货、优惠套路等成吐槽热点
- 北京五环外“视同二套管理”房贷可发放 多家银行已执行
- AI技术变革进入快车道,发展与安全如何兼顾?
- 偏头痛多年竟因“缺心眼”?这问题4人里就有1人或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