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发传统村落新活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总结了各地在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法规政策、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方式、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机制、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并列举了具体做法。这为各地学习如何在保护利用传统村落的同时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蕴藏着丰富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留住传统村落的乡风乡韵,既不能标本式保护,也不能破坏式开发,而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利用,让传统村落“活”起来。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水平显著提升。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8155个传统村落列入名录、实施挂牌保护制度,53.9万栋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得到保护,4789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
不过在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重申报、轻保护”“见村见物,却不见人、不见生活”的现象,这显然是走偏了方向。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聚落的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开展的,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不能脱离了人谈保护和利用。让传统村落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生机,需要激发各地村民参与保护利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传统村落的内生动力。为此,可以根据传统村落不同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明确村落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时序,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径,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利用的多元发展模式。
任何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支撑,传统村落也不例外。不少传统村落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形成了“见人、见生活”的乡村聚落。例如,北京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依托古村资源和2000亩旱地梯田景观推进民宿建设,并大力发展香椿、苦杏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给村民生活带来了实惠。又如,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以“立足红色文化、绣好古色文化、用好绿色资源”为发展模式,组建苗绣合作社,建成十八洞村山泉水厂,形成了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致富格局。
让传统村落“活”起来,应继续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持续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经验和模式,以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产业兴旺,让更多村民共享乡村发展成果。
(中国经济网供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中国研究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闭幕
- 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将设全国统一平台
- “黔货”出山记
- 台风“格美”将致显著风雨过程 福建部署渔船回港人员上岸
- 对集采串标追查到底才能守护好医患共同利益
- 俄库尔干州大火致6人死亡,克宫:紧急情况部长和州长向普京汇报情况
- 工业题材作品火热“出圈”
- 中国最北高空跳伞项目启动 体验4300米高空“自由飞翔”
- 陕西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城乡建设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 福建宁德重阳敬老:赏节目、玩游戏、吃“温馨宴”
- 港澳委员: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从热门元素中做好宣推
- 第五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开幕
- 辽宁将打造科技特派员制度样板
- 墨西哥城地铁将于2024年停止使用纸质车票
- 广东加强野生植物保护管理 加快建设迁地保护体系
- 湖南华容团洲垸排涝有序紧张进行 已累计排水2000余万立方米
- 共享产品变“共享刺客” 共享经济路在何方?
- 汇丰调查:更多海外企业计划拓展粤港澳大湾区业务布局
- 锦绣中国年|福建永定土楼古韵新姿引客来
- 孟加拉国一大巴坠入水中 已致至少17死23伤
- 热门推荐
-
- 去年科幻产业总营收超870亿元
- 2024中国算力大会取得多项成果
- (投资中国)富达国际:看好中国长期发展趋势
- 公园草坪允许躺卧也是一种文明
- 山西公交司机变身“主播” “花式”守护乘客出行路
- 强对流预警!黑龙江等7省份部分地区将有8至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
- 湘粤书画交流展在广州开幕 展出百余件作品
- 持续活跃!前8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达63万家
- 智建中国汽车出口新生态 2024中国汽车进出口高峰论坛正式开幕
- 国际最新研究:逾4千米深海过渡区分隔带壳和软体生物
- 上海奉贤加速打造外资投资新高地 九大项目集中签约
- “上海,昨天、今天”旅美摄影家龚建华摄影展在沪开幕
- 俄战略轰炸机巡航黑海和巴伦支海
- 菲律宾2月海外劳工汇款增速放缓至2.4%
- 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举办 聚力打造“冀”菇品牌
- 山西太原组建11支普查队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以军将扩大地面进攻
- 陕西开行“银发”旅游专列 畅游港珠澳
- 中汽协: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和4.9%
- (新春见闻)福建多地上演民俗狂欢 传递浓浓“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