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宁宁:预计今年东盟成员国经济均为正增长
中新网8月2日电 题:许宁宁:预计今年东盟成员国经济均为正增长
中新财经记者 刘文文
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继续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说,近些年来,双方睦邻关系深入发展,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合作需求不断扩大,互利发展前景可期。他预计,今年东盟成员国经济均为正增长。
8月1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召开“抓住RCEP机遇全国性行业商协会交流会”。许宁宁在会上谈到,今年上半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高达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4%。中国与东盟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比重上升。上半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前十大国家中东盟国家占7个,前三位是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
他继续说,近三年来,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是东盟、欧盟、美国。今年上半年,中国与欧盟贸易额同比增长1.9%,中国与美国贸易额同比下降8.4%。中国与前三大贸易伙伴贸易额差距拉大。
谈及东盟近况,他说,东盟地区政局稳定,被视为当前全球经济中的活力地区。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东盟正在着力推进自身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大互联互通,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共同应对全球需求疲弱、通胀、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积极与对话伙伴发展经济合作,助力东盟经济增长。今年东盟经济领域的三大优先重点工作是恢复和重建、数字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预计2023年东盟成员国经济均为正增长。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合计进出口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对我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许宁宁说,RCEP实施一年半以来,区域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今年上半年,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出口中间产品1.72万亿元,占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出口值的一半以上,达到54.4%。
许宁宁谈到,今年以来,国内一些省市顺时应势,向海而行,纷纷将目光聚焦我国友好近邻东盟,积极走进东盟国家开展商务活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抢抓RCEP机遇。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即将在9月举办,建议各方充分借助这一重要平台参展参会,推进创新务实合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前10月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217.1亿立方米 同比增7.1%
- 中国证监会:期货公司互联网营销活动不得欺诈、误导客户
- 春运首日武铁预计发送旅客50多万人次
- 纽约警局要求所有警察着制服待命 以防特朗普或被起诉引发骚乱
- 陕西加快建设“五型”口岸 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 广东潮人之家·揭阳青年英歌队在泰国开展英歌舞文化交流
- “湖南好人”曹积全:照顾五保老人十余年 不是父子胜似父子
- 泰机构预测今年将有3600万外国游客赴泰国
- 重庆上半年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中西部第一
- 全国大部地区仍降水稀少 气温继续回升
- 平遥影展揭晓荣誉归属 汤尼·雷恩获中国电影海外贡献荣誉
- 这些展馆组织活动能参观,为何游人却吃“闭门羹”?
- 石家庄发布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 安理会举行儿童与武装冲突公开会 中国代表谈三点意见
- 万物可“循”生活方式美学展在北京开幕 主张不浪费的生活美学
- 美澳领导人白宫会晤 宣布建立“创新联盟”
- 印度空军一架米格-21战斗机坠毁致多人死伤
- 某高中月薪1000招聘教师?河南鲁山县教体局发布情况说明
- 天津调整市防洪Ⅰ级应急响应为部分区域防洪Ⅱ级应急响应
- 锔瓷匠人颜鹏力:修的是瓷,也是“情”
- 热门推荐
-
- 广西那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促进口岸经济发展
- 中方在联大一委一般性辩论上呼吁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9月辟谣榜
- “贵港澳旅游联盟”组建,奔着人兴财旺目标去
- 中国“十一”假期热门城市机票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明显增长
- 打造健康领域国货之光,三生(中国)赋能个体创业传递品牌价值
- 解锁夏日“美丽经济”:江西乡村产业因“荷”飘香
- 徽州晒秋留乡愁 乡村振兴旅游旺
- 湖南东安劳务品牌“金名片” 激发就业增收新活力
- 外国留学生广西体验非遗之美
- “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调查船完成首次“船装”结合海试
- 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批展品运抵南宁
- 千余项科创成果北京亮相 首设东盟展区
- 美国2018年佛州帕克兰高中枪击案渎职校警被判无罪
- 刘体智容庚往来书信展在广州开幕
- 中央气象台:多地将有强对流天气 局地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 宁波制造受RCEP市场青睐 三项指标创同期新高
-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发布:元旦档电影观众满意度得分83.0分
- 美国官员:美军十多架战机飞往中东基地
- 台青赴桂林体验山水和民族风情 桂林山水“活”进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