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28日公布,经核算,2022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10084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6.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1.2个百分点;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36%,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其中,“三新”经济第一产业是指具有“三新”经济特征的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具有“三新”经济特征的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是指具有“三新”经济特征的、除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不含国际组织)。
当天披露的数据显示,分三次产业看,2022年,“三新”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457亿元,比上年增长6.9%,占比为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281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占比为44.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8815亿元,比上年增长6.8%,占比为51.8%。
分析认为,随着新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其已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重要引擎。从更长期角度来看,“三新”经济快速发展成长将对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战略支撑。(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厨下乡”助力乡村旅游餐饮服务品质提升
- 宁夏未来10天预计多大风降温天气 最低气温达-6℃
- 高达15.8亿美元 美国史上第三大金额彩票大奖诞生
- 中俄两大界江禁渔期结束 渔民撒下第一网
- 是谁游走在AB贷灰产背后
- 山西太原通过“四大工程”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 G318沪青平公路方厅水院段工程正式通车 成一体化公路建设新探索
- 文化中国行|古琴评话与淘米洗菜声交织,老街巷里触摸扬州城市脉搏
- 君乐宝成为中国十大国家队官方合作伙伴 助力中国健儿荣耀出击
- “天工计划”清华大学团队访欧,中欧“碳足迹”交流升温
- 昌赣高铁、赣深高铁开通以来累计发送旅客超5500万人次
-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风筝节举行
- 中新教育|上海探索打造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 体验创造之美
- 浙江计划推动宁波舟山港航线数超300条
- 突发!俄罗斯国防部一办公楼内起火冒烟
- “就地过年也有浓浓的年味”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住所遭黎无人机袭击
- 抓机遇促发展 福建宁德深化与粤港澳交流合作
- 湖北一农妇守护残障养子23载诠释母爱伟大
- 2023网络安全运营技术峰会在京召开
- 热门推荐
-
- 海南推出150余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非遗宣传活动
- 罗布泊至若羌铁路先期配套工程动工
- 3·15期间上海首饰相关投诉同比增长77.6%
- 探寻极地风光、挑战极寒冰雪 漠河冬至文化节启幕
- 上海港完成首次散装船LNG锚地加注作业
- 张雪峰轻视文科 本质是迎合而非指导
- 文博日历丨龙年看龙!这条5000多岁的龙自带“C”位
- 拜登与债务上限谈判团队通话,指示推动达成两党协议
- 刑侦剧《黑白诀》热播 解构正义新写法
- 泰国团甘肃觅药记:访名中医、寻百草
- 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在迪拜举行
- GSMA会长葛瑞德回应“华为在海外受限”:希望技术让世界更团结
- 武汉低空飞行航线“上新” 货物空中直达市中心
- 在川台商“有好货” 电商助力“卖全球”
- 商务部:今年上半年中国自非洲进口601亿美元,同比增长14%
-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总体呈现良好势头
- 王毅会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
- 寒潮来袭 六预警齐发 新疆巴州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甘肃入疆道路恢复通行
- “蓝色粮仓”怎么建
- 长沙市欧美同学会及会员工作室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