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锐评】美国对华科技战为何事与愿违?
2025年是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也是量子科学与技术国际年。然而,新年伊始,美国政府限制国内个人和公司投资中国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新规正式生效。分析人士指出,美方出于政治利益蓄意打压中国高科技发展,但它最终会发现事与愿违。
量子科技居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主要分为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科技强国,在量子科技的三大领域中各具优势。近年来,中国的量子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触动了某些美国政客的敏感神经。2024年10月28日,美国政府以美在华投资可能“威胁国家安全”为名,发布了主要针对中国半导体、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的投资禁令,并于今年1月2日生效。
在华投资怎么就威胁“美国安全”了?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跟《国际锐评》交流说,当前美国对华竞争态势愈演愈烈,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美方假借“国家安全”之名实施新规,目的就是加强在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制约,以打压中国的竞争优势。这反映出美国政客对中国科技发展之快蔓延的焦虑。
正是在这种零和思维的左右下,中美科技合作这几年经历了较大波折。从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封锁制裁,到采取技术管控、交流阻断、人才封锁等手段,美国不断人为设置障碍,实施所谓科技“冷战”及“脱钩”。
美方这么做达到目的了吗?事实证明是徒劳的。截至2023年底,中国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机——“九章三号”已成功实现100个量子比特的纠缠态制备,成为全球首个达到此里程碑的国家。再比如,在芯片领域,美国政府的打压反而促使中国芯片设计、芯片设备、晶圆产能在市场需求拉动下飞速进步。巴西《论坛》杂志网站1日发文指出,“尽管美国拼命阻挠中国的进步,但中国正朝着技术自立自强的方向迈进”。
那么,美方限制投资的新规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2024年7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量子市场投资主要来自本土企业,占比超过四分之三。这意味着,美方新规对中国的影响有限。相比之下,美方自身倒会严重受损。报告还显示,除中国本土投资外,美国是中国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半导体等领域的主要投资国之一。过去几十年里,苹果、微软、通用、IBM、特斯拉、英特尔、高通等美企纷纷投资中国。受美国限制投资的新规影响,预计相关企业在华利润和商业空间将被压缩。另外,随着大批中国优秀留学生和华裔科技人才受到打压,美国国内智力资源流失严重,不利于自身科技进步。正如英国《经济学人》网站指出,美方高估了自身限制中国科技发展的能力,也低估了为此所付出的代价。
从两国关系来看,美方这么做也不符合中美科技合作一贯的协定精神。就在去年12月13日,《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在北京完成续签。作为中美建交后签署的首批政府间协定之一,过去几十年,这一协定见证了两国科技合作的双赢以及给世界带来的利好。比如两国在控制亚洲长甲虫传播领域的合作,避免了美国可能高达1380亿美元的损失;两国科学家共同发现叶酸可以有效预防神经管缺陷,帮助了全球数百万新生儿;2009年建立的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CERC),推出了多项提高建筑能效的创新技术……
大量科研成果印证:中美加强科技合作,双方乃至全球都受益。正因此,美国不少科研机构和人士一再发声,称中美科技合作于美国有利,批评美国政客为牟取私利干扰破坏两国正常合作。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学界表示,不与一个新兴的科学超级大国合作是有风险的,“将失去了解和观察中国科技发展的渠道与机会,以及优质的科研合作平台、功底扎实的留学生团队等”。
中美科技创新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彼此的机遇。当前,中美在人工智能、外太空治理等高科技领域都是领头羊,双方加强合作不仅能推动各自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拉动全球经济、增进世界人民福祉。这也是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应当承担的特殊责任。
再过半个月,美国将迎来新一届政府。希望美方理性看待中美科技合作,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让中美科技合作的成果造福两国、惠及世界。正如巴基斯坦前总统新闻秘书卡马尔·巴希尔近日撰文指出,中美携手进步符合两国人民福祉与全球共同利益,谋求合作的道路或许曲折,但必将通往一个更加和平、繁荣和稳定的未来。
(国际锐评评论员)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家学者福州共话数创未来“她力量”
- 2022(阳城)·首届山西森林旅游节开幕
- 国家图书馆推出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成立十周年工作回顾展
- 专家:家长要注重孩子自立能力培养 职涯规划教育要前置
- 市场监管总局:截至9月底已制定发布消费品国家标准5400余项
- 乌苏里江八五九农场段遇洪峰 当地已处置20多处险情
- 阿联酋经济部长:计划向“金砖银行”增资
-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提示书
- 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集中展示区 海口江东新区产业加速聚集
- 江西樟树六旬老人十余年如一日照顾患病丈夫 用爱诠释人间真情
-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等多重因素叠加 汽车零部件厂商积极备战扩产能
- 上海春运首日对外客运到发量107.3万人次 同比增长108%
- 京津冀地区最大内陆港2024年发送中欧班列超800列
- 透过数据看经济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2023年上新片单亮相
-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宣布辞职
- 专家研讨文物保护:如何更好保护文化遗产?
- 2024年成都赛艇公开赛收官 成都体院夺冠
- 2023年中国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
- 土耳其首都一工厂恐袭事件已致二十余人伤亡
- 热门推荐
-
- 京津冀三地人大常委会将开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协同监督
- 浙江宁波一法医救人后心梗反被救 上演“好人有好报”
- 巴勒斯坦教育部:加沙地带已有62.5万名学生无法上学
- 重庆潼南全力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
- 朝鲜宣布完全切断与韩国连接的铁路与公路
- 9个月大宝宝吞下金吊坠 “吞金自杀”真会要命吗?
- 新榨季预计逾50万吨甘蔗经中缅边境云南芒信通道入境中国
- 上海开展“产品碳足迹认证” 让全产业链碳排放核算更精准
- 加拿大最高法院宣布原住民儿童福利法符合宪法
- 尹锡悦律师:如果调查机关起诉或申请拘押尹锡悦 其将作出回应
- 救护车司机高速飙车,没拉病人不是理由
- 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将代表“北京故事”首次赴上海演出
- 瑞银调查:上半年中国企业经营状况逐步改善
- 日韩“穿梭外交”难解两国深层矛盾 民众不买账
- 广西持续加强环境生态保护 推进“美丽广西”建设
- 广东:预计25日-27日又有大雨到暴雨降水过程
- 面朝大海 向阳而行
- 消息人士:伊朗连环爆炸为遥控炸弹引发
- 清明临近 上海老字号迎青团热销
- 自行扫码付款 乌市这里有个“无人馕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