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食粥,腊八节还有什么别的习俗?
春为岁首,万象更新。腊月虽是岁终之月,冬时未尽,但新旧交替的能量却也自此开始悄然萌动。
“荒秋野水间荆榛,惟有青山日对门。草木向阴犹带雪,风光近腊已如春。”宋人张耒的这首绝句《腊》,精辟地写出了时光进入腊月的自然景象:即使背阴的草木还身披雪冰,迎春的序幕已徐徐拉开。作为腊月的首个节令,“腊八节”堪称我国民俗节日中源头最为古老的节日。古代的“腊祭”与佛教文化相融,伴之同样源远流长的粥文化,共同化作一碗香甜润心的腊八粥。
丰富的配料、缓慢的熬制过程,粥这种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从容自若接纳一切、融解一切的气度,也颇体现出了一些中华文化的精神。
腊祭:古人的年终大典
为何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腊者,接也。”(《隋书·礼仪志》)“腊”首先含有新旧交替的意思;其次,“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用以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进行“冬祭”;“腊者,逐疫迎春”,用干物祭祀神灵叫腊祭,故腊祭之月为腊月。
“腊祭”又称“蜡祭”、“腊日节”,是腊八节的古老前身。在与佛教的“佛成道节”合二为一之前,它原本是我国古代年终时举行的一个祭祀性的节日,国君和人民都会参加。前三季,人们忙碌着耕种和收获,到了“冬藏”岁末之时,总该好好感谢一下天地诸神和祖先的庇佑了,同时也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终岁劳作的人民,也可因祭祀而聚会饮食,享受丰饶之乐,一张一弛,以免生出倦怠之心。
这种年终祭祀的活动,早在夏、商、周就有,只不过名称不一。“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腊。”到了秦汉时期,才普遍称之为“腊”。人们将一年中收获的各种农作物都取一些出来,祭祀百神,和他们分享这一年来田间的美好收获。
腊祭的习俗世代相沿,直至当代。在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中,鲁镇的年终大典“祝福”,一系列的年前祭祀活动,便是远古腊祭的传承。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也提到腊八,他称包含了各种豆、米、干果的腊八粥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把古人年终“显摆”的心态写得很是俏皮欢乐。
《礼记·郊特牲》中记载:“八蜡以祀四方”。虽说是祭百神,传统腊祭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内容: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从农神到保护农作物的猫虎(猫食田鼠,虎食山猪),再到害虫之神,均受祭祀,故称“腊八”。
“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最初,腊祭之日并未固定下来,只是在每年农历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进行,南北朝时梁的开国之君梁武帝,将腊日节定在了十二月初八。这与他的笃信佛教有关,因为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便是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喝了一碗牧女奉献的乳糜,静思默想,得道成佛。如此一合并,祭祖、祭神、祭佛,一举三得,腊八节的日子算是固定了下来。
佛寺会在腊月初八日煮粥、食粥,表达对佛祖的纪念,不过,民间在腊八日喝粥也不全然是受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也有冬至日食赤豆粥的习俗,以庆贺阳气萌动或除疫(到南朝时,食赤豆粥被认为有避疫作用)。久而久之,“腊日祭”与“佛成道节”相融,“冬至粥”移到了“腊八粥”,腊八节可谓是东方两大文明交汇的一项成果。
腊八粥在清代到达鼎盛
腊八粥在唐代开始崭露头角,但还只是局限于敦煌地区,并未在内地流行开来。敦煌寺院有腊八日“煮药食”的习俗,可看作是“腊八粥”的前身。真正意义上具有佛教意义的腊八节是从宋朝才盛行起来的。《东京梦华录》中记有:“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七宝五味粥”,即是最早见诸文献的腊八粥。
什么是“七宝五味粥”?“七宝”是佛家的专用名词,内容在诸多佛典中说法不一。综合起来看,主要是“金、赤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琥珀、珊瑚”等物。“五味”则是指“辛、甘、酸、苦、咸”。
琳琅宝物,可以娱目,可表敬意,但却不能果腹;俗谚虽有“五味调和百味香”,但若真将五种调料用来烹粥,怕是也不太好吃吧。若仅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七宝五味粥”真是个不太能付诸实践的美好想象。
不过,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十二月初八日,各寺院以及普通的人家会“用胡桃、松子、乳蕈(蘑菇)、柿、栗等熬成粥”,叫做“腊八粥”。原来,“七宝五味粥”实际上是香喷喷的好粥品。南宋诗人陆游亦有“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的诗句,可见佛寺馈粥的习俗,在南宋时期已经非常普遍了。
到了明清,腊八粥才真正达到了盛行的顶峰。腊八节这天,腊八粥成为家家必备的节庆食品,用料更讲究,制作也更精细复杂。从腊月初七这天,人们就要开始剥果子、洗盆器,用一个晚上的时间煮粥,到天明时正好煮熟,用来祀先礼佛,分送亲友。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提到了煮腊八粥的方法: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熬煮。煮熟后,再用染红的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点染粥面,使之看起来赏心悦目。
更讲究的,会将各种瓜果雕刻成人形、动物等花样,放在锅中煮。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在腊八粥中放入“果狮”。先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再拿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然后把桃仁作为狮脚,以甜杏仁作为狮子尾巴,最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生机勃勃的小狮子。
有钱的大户人家,还会用莲子、银杏、花生、红枣、松子加上姜桂等调料,掺入大米煮成腊八粥,也有用豇豆、金针、木耳、豆腐、慈姑等熬煮腊八粥的,喝了之后可以温暖手足、滋补身体。
清廷对腊八节非常重视。从乾隆年间开始,雍和宫皇家煮粥舍粥的仪典,是腊八节、腊八粥发展到鼎盛的标志。
腊八风俗面面观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和民族的差异使腊八粥的配料和口味变得非常丰富,可达到“十里不同”的程度。除了比较普遍的煮腊八粥、泡腊八蒜,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腊八节习俗。
有些地方会给果树吃腊八粥、喂米饭,在腊月初八这天,先用斧子在树身上砍几下,然后把腊八粥或米饭抹在刚砍出的树痕上。如今在一些中原村落,这种祭树民风仍有遗存,它体现了古人的一种原始信仰,认为植物和动物一样具有灵性,喝了腊八粥的果树,来年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不过,其中也蕴含了一些科学道理:在果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树的营养增长,保证果实的营养需求。而抹在树痕上的腊八粥,可以起到保护伤口的作用。
“吃冰”也是一些地方的腊八节习俗。腊月初七的晚上,家里会为小孩子们“冻冰冰”,在清水里放入红萝卜、白萝卜刻成的各种花朵,用芫荽做绿叶,摆放在室外的窗台上。如果第二天清早,冰面冻起了疙瘩,就预示着来年小麦大丰收。另外,人们还认为腊八这天的冰特别神奇,吃了它,一年之内都不会肚子痛。当然,这些说法都没有科学依据,但反映了老百姓对农业丰收和身体健康的美好企盼。
每年腊八前后,安徽黟(yī)县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豆腐”,它的色泽黄润如玉,味咸带香,下饭佐酒皆宜。每当春节来临时,许多黟县人都要寄出快递,有些甚至漂洋过海地运送。包裹里包着的,就是腊八豆腐,寄托着当地人的殷殷乡情。
在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在腊八节这天不吃腊八粥,而改吃腊八面。人们先将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切得又薄又匀,再以大葱、蒜苗、豆腐、粉条、茴香等调料烩在一起,等面熟了,把菜倒入锅中,加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香喷喷的腊八面就做好了。当地风俗是不等太阳出来,就要吃上这腊八面。
再说回腊八粥。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人间至味,也许亦是淡,如同食遍山珍海味后喝的这一碗再平常不过的粥。历代文人写下过不少咏粥的诗篇,李商隐有“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苏东坡吃了用豆浆和无锡贡米熬煮的粥后,挥毫写下“身心颠倒自不知,更识人间有真味”;陆游的《食粥》,更是将世人对粥的印象提升到新境界:“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袅袅粥香中,透露着温情的滋味,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气息。腊八节这天,人们选择用粥来祀先祭神、熨帖身心,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上的返璞归真吧。▌彦晶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何小鹏: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
- 广东五部门共同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机制
- 5条高速公路(路段)同日建成 四川高速通车里程破1万公里
- 龙龙高铁龙岩至武平段开通运营一周年:老区变通途 发展添新翼
- 处暑已过,防秋燥宜喝粥、羹
- 起底“美元霸权之恶”之二:美元捆绑军事干预为何长盛不衰?
- 《继承之战》《足球教练》《白莲花度假村》笑傲第74届“黄金时段艾美奖”
- 福州市场监管部门发提醒告诫函 严禁价格欺诈和哄抬物价
- 中外媒体代表逛文博 领略壮乡非遗魅力
- A股午后反转,沪指涨0.92%收于2994.73点
- 长江江苏段维持洪水橙色预警
- 小候鸟,杭州欢迎你们
- (经济观察)中国积极构建绿色供电格局
- 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推广大使发布仪式在湖南怀化举行
- 尺素金声丨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长14.5%,服务贸易“新蓝海”前景有多广?
- 让古画这样“活起来” 一家传统印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启示
- 青海冷凉蔬菜出口不断扩大“朋友圈”
- 马来西亚去年国内旅游消费同比增长4倍多
- 这些国外院校接受高考成绩
- 云南58县高火险 无量山部分片区等实行封山管理
- 热门推荐
-
- 北京海淀、天津武清、河北保定三地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
- 重庆直飞悉尼洲际客运航线复航
- 中国电动汽车究竟有没有核心技术
- 可可爱爱!莫斯科动物园大熊猫幼崽成功迈出第一步
- 吕来明:从细节上加强消费者体验,体现全域兴趣电商平台服务创新意识
- “共和国足迹·浙江印记”革命文物巡展在杭州启幕
- 今年春节假期琼州海峡客滚运输量较去年大幅增长
- “好成绩”,电影市场强劲复苏!国产电影呈现新特点
- 直击湖南平江县洪灾:各方力量彻夜救援
-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启动
- 3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0948
- 2024抖音创作者大会:持续打造多元优质内容生态,升级原创识别体系
- 武汉加强网约房管理 今年已“网”住逃犯173人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500家上榜企业上年度利润总额超6万亿元
- 外媒:加拿大前撑杆跳世界冠军去世 年仅29岁
- 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话文旅产业:聚焦激发市场活力扩内需促消费
- 河北港口集团携手泰国头部企业拓展东南亚业务
- 今天北京仍遇高温“烤”验 夜间起至后天将迎降雨降温局地有暴雨
- 澳大利亚央行维持基准利率4.35%不变
- 分型分类精准帮扶 辽宁推动个体工商户提升持续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