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近八成未成年人曾用短视频学习 喜欢看人文知识
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近日,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课题“新时代少年儿童政治引领机理与方法研究”课题组完成了《未成年人短视频使用与学习研究报告》,课题负责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宏艳披露了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最新发现。其中显示,近八成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学习轻知识。
报告称,其中新闻热点、历史地理、科学科普、音乐绘画、传统文化类短视频最吸引他们,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呈现“从玩到学”的新趋势。
据了解,该报告是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后,抽取广东、江苏、湖南、四川、陕西、辽宁6省36所小、初、高学校的学生进行调研,回收6739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
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喜欢看这些
调查发现,使用过短视频的未成年人占比达82.9%,17.1%未使用过短视频。
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三大主要原因分别是减压放松、丰富知识、有趣好玩,分别占比72.6%、58.7%、54.4%,比例均超过半数。寓学于乐占比33.1%、满足好奇心占比32.9%,比例均在三成以上。
在短视频平台上,未成年人最喜欢的是风趣幽默类主播,占比八成以上,为84.1%;其次是知识丰富的主播,占比六成以上,为65.6%。此外,提供方便如整理笔记的、讲解高深与专业知识的主播类型也很受未成年人喜欢,占比分别为36.3%和30.3%,均在三成以上。
在内容上,未成年人认为新闻热点的短视频内容最吸引他们,在众多内容中名列首位;其次是历史、地理、文化等人文知识,二者均占比四成以上;排在第三档位的是舞蹈音乐绘画等才艺知识、介绍名校等的校园生活、航天航海、信息技术等科普知识、足球棋牌健身等运动休闲知识,占比都在三成以上。
在年级比较上,年级越高使用短视频的频率越高。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小学生占比12.6%,初中生占比18.7%,高中生占比27.0%。在性别上,男生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为21.9%,比女生高2个多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感到学习负担很重的学生经常使用短视频的频率最高,占比31.7%,其次是负担很轻的学生,占27.1%。感到学习负担比较重、适中、比较轻的未成年人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居中。学习负担很重的学生和学习负担适中的学生相比高13个百分点。
短视频学习功能凸显
短视频不仅是未成年人获取资讯的平台之一,也是未成年人答疑解惑、获取课外知识的重要途径。
调查发现,一成多未成年人认为短视频对学习有很大帮助,近四成未成年人认为帮助较大。合计起来,共有半数多未成年人认为短视频对学习帮助大。比较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认为帮助更大。
报告研究发现,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功能从娱乐逐渐转向寓教于乐,知识学习成为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主要目的,和2019年相比排序更为靠前。而通过短视频娱乐、观看动漫游戏视频的排序均有所下降。
“这说明随着短视频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短视频各类功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把短视频作为学习轻知识的工具。”孙宏艳表示。
“短视频承载了丰富的内容,有利于未成年人进行视频化学习,可以成为提升未成年人知识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工具。”孙宏艳建议,引导未成年人善用短视频,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要给未成年人实践和参与的机会,培养他们在数字世界生存的韧性和能力。学习知识、开拓视野、获得启迪,是各界对未成年人用网的期待。
家庭陪伴少,使孩子使用短视频时间更长
此外,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时经常有父母家人陪伴的比例近一成,为9.2%;有时有陪伴近三成,占26.6%;偶尔有家人陪伴超过三成,为35.2%。还有近三成表示父母家人从不陪伴。“可见,共有七成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时得到过父母或其他家人陪伴,但是能经常得到陪伴的比例不足一成。”报告称。
报告称,家庭陪伴多的未成年人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较低,长时间使用短视频的比例也较低。例如,使用短视频时经常有家人陪伴的未成年人,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为11.4%,而如果家人从不陪伴,未成年人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为37.0%,比例上升超过25个百分点。
同样,长时间使用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中,家长不陪伴的比例更高。每天使用2-3个小时、3小时及以上的未成年人中,家长经常陪伴的比例分别为4.7%和14.0%,从不陪伴的比例分别为38.3%和44.4%。可见,如果家长陪伴少,孩子有可能使用短视频时间更长。
报告对不同亲子关系的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频率进行考察发现,与父母关系很不好、不太好的未成年人,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分别为39.6%、42.4%。而亲子关系很好的未成年人经常使用短视频的比例为17.0%。
孙宏艳称,如果学习负担重,孩子的心理上经常感到孤独,爸爸妈妈很少跟孩子沟通,陪伴比较少,或者家长经常自己玩手机,然后孩子也自己玩手机,有这样特征的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频率相对较高。
青少年模式的使用效果,受学习负担、亲子关系等影响
除了陪伴,设置青少年模式也是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措施。调查发现,设置了青少年模式的比例只有四成,还有三成多从未设置过,占35.2%,有一成多过去设置过现在没设置,占13.7%,有一成多表示不知道是否设置过。
报告比较发现,农村学生设置青少年模式的比例为43.3%,高于城市学生37.5%近6个百分点。而一直没设置的比例城市学生高出农村学生5个百分点;学段比较发现,开启青少年模式的比例小学生最高,为55.7%,比初中生高近15个百分点,比高中生高24个百分点,而一直没设置的比例,高中生最高,为45.4%。
设置过青少年模式的未成年人,对青少年模式满意度尚可。数据显示,有三成多未成年人表示很满意,占33.8%,有近四成表示比较满意,二者合计超过七成。也有两成多表示满意度一般。
“六成多未成年人表示愿意家长给他们开启青少年模式。不愿意开启的首要原因是不想被限制。小学生、农村未成年人以及学习负担轻、亲子关系好的未成年人更愿意开启青少年模式。”报告称。
孙宏艳称,本次研究发现,学习负担重、亲子关系差的未成年人设置青少年模式比例更低,对青少年模式不满意、认为青少年模式用处不大的比例更高。这提示要重视影响未成年人用网行为的环境因素,如学习负担、亲子关系等。
报告建议,家长、教师要帮助未成年人找到线下的减压方法和途径,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充实自身、健康成长。(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 江南东部和华南等地将有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
- 第九批国家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平均降价58%
- 2024全国服务消费季暨上海服务消费“+”年华盛大开启
- 澳大利亚决定取消对自中国入境旅客的行前新冠检测要求
- 北京详解高温津贴如何发放 劳动保障部门提示
- 直击闽西暴雨灾区:挺进失联村镇 风雨中送“赶考”
- 行走在西藏安多,听他们讲述“天路”故事
- 川航回应3U8925航班备降桂林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多款应急救援设备亮相羊城 普及应急安全知识
- 宁夏银川发生2.7级、3.2级地震
- 农业农村部: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度过半
- 特色产业为媒 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瓜果经济”
- 上海官方: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上海具有三大优势
- “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五菱这次该造点什么?
- 韩民间团体呼吁废除美“延伸威慑”政策
- 汽车后市场变了,你感觉到了吗?
- 香港乐高大师拼砌积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 厦大召开第十二次党代会:未来中心任务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 热门推荐
-
- 甘肃山丹大佛寺发生火灾 目前明火已扑灭
- “大学保安打死狗”背后的高校流浪动物管理之困
- 《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发布 构建网络文学发展“编年史”
- 银行卡90分钟被盗刷283次谁之过 法院判决银行对用户损失担责
- 印度总理莫迪抵达基辅 将与泽连斯基会谈
- 青海海东:多条政策措施落地 助房产市场持续“升温”
- 发展“半城郊型”经济新路 河北正定塔元庄村把“流量”变“留量”
- 浙江通报武义“4·17”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 县域游如何接住“银发流量”
- 靶向表观遗传编辑初显治病潜能
- 上海出品的15500TEU集装箱船首制船在长兴造船基地命名交付
- 中国“很City”!热梗背后是保罗的中国故事
- 百余件套景泰蓝艺术精品亮相中国工美馆 一展大师钟连盛精湛技艺
- “秋老虎”发威 江南立秋暑热难消
- 《独行月球》领跑暑期档 喜剧片再现超强号召力
- 【向“新”而行】把“办公桌”搬到一线,各地以实干求实绩
- 商务部:“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开局良好
- 北京房山目前通往河北镇“唯一生命线”正在抢修 预计今日下午通行
- 主审法官回应牟林翰虐待案五大焦点
- 美媒:特朗普正考虑对FBI领导层进行改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