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比上班还辛苦” 低龄老人“两头照顾”难题待解
退休后既要照顾高龄父母,又要帮子女看护孙辈
低龄老人“两头照顾”难题待解
本报记者 刘兵《工人日报》(2025年01月11日 03版)
阅读提示
很多60岁至69岁的低龄老人在退休后,并不能享受休闲时光,他们很快就不得不投入另一份“工作”——既要照顾自己的高龄父母,又要看护子女尚未入托的孩子。
随着我国居民人均寿命的不断增加,很多60岁至69岁的低龄老人在退休后,并不能享受休闲时光,他们很快就不得不投入另一份“工作”——既要照顾自己的高龄父母,又要看护子女尚未入托的孩子。
家中上有“老老人”,下有“小小孩”,许多低龄老人不得不扛起家庭照护的重担。
专家认为,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例,同时加强居家设备的适老化改造,尽可能延长老年人居家自理的时间。
“退休比上班还辛苦”
家住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的王莲(化名)近日向记者诉苦:“退休后也完全闲不下来,甚至比上班还辛苦!”
在2023年55岁退休后,王莲要兼顾两头——既要帮助儿子照顾6岁的孙女和刚出生不久的孙子,又要照顾83岁瘫痪在床的母亲。“我的两个弟弟在西安上班,还有一个姐姐外嫁苏州,能在本地照看父母的就只有我们两口子。”据了解,王莲丈夫的母亲仍健在,虽然没有生病,但是年纪大了,也需要随时照顾着。
“老人有时候跟孩子一样我们得哄着。不愿意吃药了,不开心了,哪儿不舒服了,都得照顾着。儿子和儿媳妇在我刚退休就生了二胎,就是想着让我照看。”王莲告诉记者。6年前,由于王莲的母亲被机动车撞倒,身体机能大不如前,需要有人看护。
退休后“两头”照顾的案例在大城市体现得更明显。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宋康(化名)作为教师在2024年初退休,现在不仅要照顾自己年逾八旬的父亲,也要帮儿子照看孙女。
“老人退休后要帮助子女看孩子,替子女分担生活重担,父母健在的话还要照看他们。我的很多同事和朋友都这样。”宋康说,“现在大部分中年人下班时间比较晚,和老伴一起给儿子和孙女做做饭,也是应该的。”
虽然宋康的父亲目前身体状态还较好,但他告诉记者,80岁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上了80岁思考能力会弱化,每天的喜怒哀乐摆在脸上,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不知道什么事就会引起情绪的波动”,是目前较为头疼的地方。另外,宋康最近还在向社区和一些养老机构打听情况,一旦父亲身体状况转差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后,提早考虑居家养老以外的养老模式。
“一人失衡,全家失衡”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80岁以上人口达3580万人,比重达到2.54%。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老年子女照护“老老人”父母的情况越来越多。在人口学家看来,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是老龄化趋势的一个侧影。
对于一些身体较好的低龄老人来说,“两头照顾”的方式可以减轻子女的压力,也可使高龄老人不离开家庭。但同时也存在弊端,尤其是照顾失能失智的老人成为很多低龄老人的沉重负担。
高龄老人失能失智者占有相当的比例。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需要照顾的失能失智老人超过4500万人,1200多万的老人则处于完全失能的状态。中国政法大学陈忠云教授认为,一旦家有失能老人,整个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和心理状态都将面临严峻挑战,长期照顾失能老人让不少家庭人员几近崩溃。“一人失衡、全家失衡”的情况越来越多。
更为严峻的是,囿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财政状况,对于失能老人的相关补贴对比目前的物价水平,可谓杯水车薪。据了解,北京市给重度失能或完全失能老人每人每月补贴600元,中度为400元,轻度为200元。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中西部地区,这一补贴更少,如记者了解到陕西省汉中市对重度失能或完全失能老年人实施补贴为每人每月200元。
“上面请保姆,下面请育儿嫂,对我来说都不切实际。”宋康对记者表示。
服务设施需要加大供给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类似王莲和王康这样“两头顾”的退休老人越来越多。家住北京的张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中同时要照护摔倒后的年迈母亲,和刚出生一年的孙女,“育儿嫂一个月是8000元,保姆一个月6000元,加起来1.4万元一个月,实际上再算上包吃住,一个月光请人的成本就用完了我和老伴的退休金。”
不少受访老人表示,在孙辈母亲结束产假返回工作岗位后,自己不得不参与到“轮班带娃”的过程中,“每一天都和上班一样,中午都无法休息。”而如果能够拓宽3岁以下幼儿的入托渠道,且价格普惠化,托育服务质量有保障,则能够减轻自己的负担。
目前,全国多地正在推进3岁以下托育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北京市为例,该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已经正式建成开放,能为0到3岁的“小小孩”提供114个托位。
而在照护高龄父母方面,陈忠云表示,“社区和一些养老机构应加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探索更多高龄老人集中养老的模式,为高龄老人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地方。”
在成都市民政局养老服务智库专家郝勇看来,居家设备的适老化改造对于高龄老人非常重要。据统计,摔倒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适老化改造可以通过安装防滑设备、扶手等措施,减少老年人因居家环境不适导致受伤的可能性,进而延长老年人居家自理的时间,提高生命质量的同时减少社会养老资源的压力。”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用音乐描绘美好山河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将全国巡演
- 广告引起不适,苹果罕见道歉!
- “哈啰单车”获签发共享单车碳减排项目
- 十五运会倒计时300天,来一场湾区宝物热身赛 |文化中国行
- 阅读方式多元化,数字出版将扮演何种角色?
- 中国商务运行基本盘保持稳定 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 中国证监会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
- 出门在外 蔬菜水果吃不够怎么办?
- 民进会员共议长三角绿色发展如何谋“新”
- 新西兰最新调查:中国仍是该国留学生主要来源国
- 抗原检测中使用的“胶体金试纸条”是什么?
- 俄罗斯别尔哥罗德遭袭 坍塌楼房死亡人数升至15人
- 角力大模型,城市提升本地算力成趋势
- 沪指失守3200点 机器人板块逆势上涨
- 华侨华人与融通中外文化研讨会福州举行
- 多部门解读首部专门文件——银发经济催生新业态新赛道
- 泄露患者就医信息涉嫌多种违法 医疗机构须保障患者诊疗信息安全
- 首档大湾区文创综艺节目《国潮粤品》播出
- 台风“格美”将登陆福建 会带来这些影响→
- 柬埔寨官员:中国生态环境治理为柬提供宝贵经验
- 热门推荐
-
- 智能房屋装修渐升温 “聪明的家”受青睐
- 乌克兰总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举行会晤
- 日本民间组织要求返还中国被掠夺文物
- 中关村论坛举办京外平行论坛 探讨雄安空天产业发展
- 浙江衢州:宋韵七夕 搭起文旅消费新“鹊桥”
- 两届“十月文学奖”合并颁出 《远去的白马》等作品获奖
- 【鲤好 泉州】多元文化交融散发独特青春魅力
- 安徽5市超51万人受灾 黄山等地遇新一轮强降雨
- 中秋国庆假期中国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4%、2.1%
- 河北省定州市号头庄回族乡:互助养老让独居老人不孤独
- 战“疫”科普:保护自“脊”
- 鲁藏出版社联手发布新书 记录“雪线上的奔布拉”
- 赏花吃花过节打卡 旅游大省云南发出“春日之邀”
- 日本本州西岸近海附近发生6.7级左右地震
- (“一带一路”10周年)添机遇、挖潜力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合作展现强劲韧性
- 上半年中国南方五省区用电量同比增长5.4%
- 移民设施火灾致40人死亡 墨西哥对移民官员提起刑事诉讼
- 西南地区首个9H级燃气电站项目在四川资阳全面投产
- 山东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效果初显 为经济发展提供“绿色标尺”
- 2023海峡两岸妈祖文创作品大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