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二个中央部门将公开二〇二二年部门决算
本报北京7月25日电(记者鲁元珍)财政部、民政部等中央部门25日公开了各自的部门决算,这是各中央部门连续第13年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预计有102个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决算,与2021年度部门决算公开部门保持一致。
今年的部门决算公开表包括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等9张报表,涵盖部门收支总体情况以及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与上年度相比,今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内容有以下变化:一是完善“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将《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修改为《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数在与全年预算数对比的基础上,增加与上年决算数的对比说明。二是深化项目绩效信息公开,中央部门继续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增加了项目绩效自评结果公开数量。三是积极稳妥推进部门所属单位决算公开,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今年中央部门公开决算后,还将继续指导督促所属单位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依法依规公开单位预算。
在绩效评价方面,今年随同中央决算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的项目绩效自评表的数量增长到699个,比上年增加113个,更加充分地展示了预算资金的产出和效果,有利于促使各部门重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透明度。同时,今年财政部选择40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报告数量比上年增加4个,涉及资金500多亿元。今年提交的绩效评价报告涵盖科技、教育、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多个领域。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白景明表示,今年三公决算表的变化更加全面地反映三公支出的资金来源,绩效评价信息、决算信息更为全面,充分反映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分析,持续加大部门绩效信息公开力度,一方面是打造透明政府的必要之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倒逼机制,让相关部门及其下属单位更加重视提升工作绩效。下一步应进一步用好公开信息,让对部门的公开监督落到实处,打造透明政府、阳光财政。(光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鲍威尔称3月不太可能降息
- 黎巴嫩真主党称袭击多个以色列军事目标
- 多家券商看好清洁电器出海,国内龙头将占据更大海外份额
- 卡塔尔促成向人质供药协议 以军在汗尤尼斯发动针对性袭击
- 绍剧今年三度唱响香港 经典好戏轮番登场
- 【绘梦丝路|缘起篇】跨入时间的河流,打开“一带一路”成长手册
- 盲目增加抵抗力、随意停药……为啥过敏老反复?三个真相
- 为寻求刺激,男子从13层扔下大量杂物!北京警方:刑拘
- 2024年山西“西电东送”通道调整工程展开
- 三亚上半年接待过夜入境游客31.98万人次 增长2.65倍
- 悬赏2万美元!美国一杀人犯已越狱11天,“极其危险”
- 台风“普拉桑”携风裹雨 受“列车效应”影响上海普降暴雨
- 民政部征求意见:内地居民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8千米
- 稻浪翻滚话丰年
- 浙江海浪警报升级橙色 近海海域将现8-10米狂浪到狂涛
- “点籍藏域藏文图书在线阅读平台”在蓉上线
- 国话首部戏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发布
- 近90米高、薄壁空心、抗震!这座太行山区“第一高墩”如何建造的?
- 海信电竞营销玩出新花样 KPL金色雨营销赢得年轻人群追捧
- 热门推荐
-
- 今天你收到玫“贵”花了吗?
- 去年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1亿吨 排全球港口第33位
- 7月末中国M2同比增10.6%,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
- 中国证监会拟修订两文件 健全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机制
- 国资委上线“假冒国企”举报平台 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 中新真探:春节吃太油多喝茶能刮油吗?
- 重阳丨佳节又重阳 登高赏秋华
- 中国葡萄酒品鉴会活动在杜塞尔多夫举办
- 中国南方区域电力现货交易年底将覆盖五省区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有哪些补贴?换新后旧车去哪了?一文了解→
- 医生分发防癌保养手册:九种常见癌症筛查时间表请查收
- 以军称在加沙打死3人 正核实其中是否包括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
- 青年艺术家年展上海 多元呈现新生代创作者对世界的个性化探索
- 闽北历史廊桥启贤福桥重建落成
- “中国最东高铁”让龙江百姓享受时代发展“红利”
-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试点扩大至广东全辖实施
- 福建首次对花鲈注射芯片 推进优种繁育与产业升级
- 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运抵三峡
- 多项电力指标折射经济运行新动能、新趋势
- 中国新生代掀起药食同源“养生热” 中药茶饮抓住“年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