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分发防癌保养手册:九种常见癌症筛查时间表请查收
为啥恶性肿瘤一发现就是中晚期?医生分发防癌“保养手册”——
九种常见癌症筛查“时间表”请查收
你知道吗,癌症早已不是不治之症。接近半数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约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筛查早期发现而获得治愈机会的。而为什么很多人一旦确诊癌症就已经是中晚期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份特殊的“保养手册”,它与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密切联系——常见恶性肿瘤的筛查与预防。
没遗传史 癌症为何找上门?
恶性肿瘤,是正常细胞逐渐变异后异常增生。这种异常的增生除了表现为肿瘤本身的持续生长外,还表现为对邻近正常组织的侵犯和经血管、淋巴管和体腔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增大的肿瘤组织对正常组织器官的占据、摧毁,导致器官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夺去患者的生命。
可能有人会问:“家族里没人得癌症,为何恶性肿瘤会找上我?”
人们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认知,已从物理致癌、化学致癌、病毒致癌、突变致癌等单因素学说上升到多因素多步骤的综合致癌理论。肿瘤发病率的变化主要受人口年龄结构、营养、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经济水平、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其中,吸烟、肥胖、糖尿病、病毒感染、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更是首当其冲的原因。
防癌体检 “揪出”恶性肿瘤
不少患者,在得到确切诊断时已经是癌症中晚期了,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恶性肿瘤的诊断,是临床查体、实验室化验、影像学观测与病理检查等多元化多手段诊断的统一。由于许多癌症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者患者对比较细微的症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大部分癌症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阶段。
所以我们说,无论是诊断技术的进步还是治疗手段的发展,从根本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的依然是“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那么,要想早点发现这个祸害身体的真凶,防癌体检很关键!防癌体检主要分为5个方面的内容,可浓缩为5个字:
体——体格检查。有些肿瘤可以通过体格检查来发现,比如肠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
验——抽血化验的意思。很多肿瘤都有肿瘤标志物,可以通过抽血化验来捕捉。
影——主要指影像学检查,比如彩超、CT、磁共振等。
镜——主要指内镜检查,比如胃镜、肠镜、气管镜等。
理——就是病理诊断。对发现的异常组织,取其中一小块进行病理诊断,从而最终确定是不是恶性肿瘤。
要提醒大家的是,防癌体检不是一般的体检就可以,也绝不是项目越多越贵就越好,而是需要“量体裁衣”。
这些常见癌症 “对号入座”筛查
肺癌 筛查人群为50岁以上人群,有肺癌家族史、吸烟史、咳嗽、胸痛、痰中带血、长期低热等。主要筛查手段为肺部低剂量CT,以及肿瘤标志物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及新兴标志物胃泌素前体释放肽(ProGRP)。
乳腺癌 筛查人群为35岁以上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婚育史、月经史、与月经周期无关的乳房胀痛、乳头异常分泌物等。主要筛查手段为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
宫颈癌 筛查人群为21岁以上女性,有宫颈癌家族史、月经史、生育史、不洁性生活史、白带异常、阴道出血等。主要筛查手段为宫颈超薄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测试,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
结直肠癌 筛查人群为50岁以上、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慢性结肠炎及肠息肉病史、下腹痛、便血、黏液便、大便频次等。主要筛查手段为肛诊、大便潜血、结肠镜、气钡双重造影,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242(CA-242)。
胃癌 筛查人群为5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胃溃疡、胃肠息肉病史等,腹痛、腹泻、消瘦、柏油便等。主要筛查手段为胃镜检查、气钡双重造影、幽门螺旋杆菌检查、胃蛋白酶元及胃泌素测定等,肿瘤标志物:癌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
前列腺癌 筛查人群为45岁以上男性,有反复尿频、尿急及血尿等,特别是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慢性炎症史。主要筛查手段为前列腺触诊检查、前列腺超声、肿瘤标志物,即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筛查。
肝癌 对于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下列任一人群: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肝癌家族史者;有血吸虫、酒精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致肝硬化患者;药物性肝损患者;遗传性代谢病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推荐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
甲状腺癌 要同时进行甲状腺的功能检查和形态检查。对于一般人群,目前没有用于甲状腺癌早期检测或常规筛查的标准试验;建议临床颈部体检:20-29岁每2-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和锁骨上)。对于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检查每年1次(包括甲状腺、颈部和锁骨上)。
食管癌 对于年龄40岁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因素高危人群: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有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等上消化道症状或患胃食管反流病(GERD)、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或食管癌家族史;有吸烟、重度饮酒、超重、喜食烫食或患头颈部和呼吸道鳞癌等,建议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1次。病理结果提示轻度异型增生者,每年1次内镜检查,病理结果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10项防癌建议 从生活小事做起
研究证明,全方位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最可靠的方案。世界癌症领域的两大权威机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联合发布的癌症预防的最新报告,提出了10项防癌建议。
保持健康体重 体重的正常范围(BMI)最好在18.5至23之间。注意控制“腰臀比”:腰臀比例=腰围/臀围。如果男性腰臀比例在0.9,女性在0.8以上,就表示你的内脏脂肪过剩了。
积极参加体力活动 多走少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或75分钟高强度体力活动。此外,对于久坐的人,最好每个小时都匀出几分钟起来走走。
饮食富含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 准备一顿饭的时候,目标是盘子里至少三分之二是蔬菜、水果、全谷类和豆类。这些食物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称为肠道的“清洁工”,适当增加摄入量,可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限制摄入“快餐”和其他高脂、高淀粉或高糖的加工食品 限制这些食物有助于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健康体重。
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 不过量食用如牛肉、猪肉、羊肉等红肉,加工肉类即使要吃也只能吃很少。国家推荐的红肉摄入量是平均每人每天摄入50至75克。
限制摄入含糖饮料 多喝水和不加糖的饮料。有可靠的证据显示,摄入含糖饮料会引起体重增加、超重和肥胖,后者与12种癌症有关。
限制饮酒 酒精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醛的蓄积会导致癌症,所以饮酒一定要量力而行。
不要靠补充剂来预防癌症 营养需求只需要饮食来满足。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助母亲预防乳腺癌。另外,母乳喂养的婴儿超重和肥胖的可能性较低。
癌症诊断后,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与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将癌症死亡率降低一半。
文/王若溪 林小华
(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识局:恐袭与空袭同日瞄准俄罗斯,谁是幕后黑手?
- 诱导消费、合同埋雷……婚介服务乱象如何整治?
- 甲辰龙年陕西首趟中欧班列开行
- 中芭原创交响芭蕾《欢乐颂·星海璀璨》将以超二百人阵容首演
- 北邮通报学生联名举报导师事件:取消郑某导师资格
- 消费者吐槽首套房“被豪宅” 普宅认定何时调整受关注
- 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助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8国11位演员在深圳全中文出演话剧《肖申克的救赎》
- 青海哇让抽蓄电站上下水库连接公路首条隧道贯通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跨越千年,江河交汇处宋代复闸蝶变世界最大单级船闸
- 手机没电也能付停车费
- 伊拉克称逮捕多名涉嫌参与袭击美国使馆的人员
- 2024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周开幕 百余家世界知名音响品牌将亮相
- 贵州晴隆发生山火 暂无人员伤亡
- 保护千年古城 安徽黟县向全球聘贤
- 第18届中美电影节和中美电视节即将亮相洛杉矶
- “百城焕新购车节”开启——汽车之家携手平安产险 助力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提升
- 9999元下单圆明园马首?平台要对古董直播尽责
- 为什么大家都爱跷二郎腿?有哪些健康危害?如何避免
- 意大利一水电站发生爆炸 已致4人遇难
- 热门推荐
-
- 守护民众“看病钱”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医保诈骗
- 南京推出公积金按月直付房租试点项目
- 今年上半年出行“热”、出游“暖” 流动的中国活力满满
- 中国院士团队重塑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新模式
- 新疆疏附首届冰雕艺术美食游乐节开幕 打响冬季旅游品牌
- 今年前2个月浙江义乌进出口总值达1166亿元
- 海关总署: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 何赛飞: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有真正的“日出”
- 西藏吉隆举行系列活动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
- 焦点访谈丨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原因何在?制造业一线有答案
- 中国奥委会前身旧址向社会开放 新增20余件珍贵展品
- 业内人士聚首海口寻酒业“突围与新生”
- 中新教育丨山东首批60位文物全科人才招录收官 最高分数641分
- 重庆长寿:到2035年计划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高地
- “假水”玩具受追捧:对有“毒”的猎奇商品别止于下架
- 400余件文物亮相辽博展现“和合中国”之美
- 日媒:日本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已致2人死亡106人住院
- 美国劳工节假期多地枪击案频发 已致超50人死伤
- “走进大邑商”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浸润”校园文博展开幕
- 外媒:索马里海盗回归加剧全球航运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