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消费、合同埋雷……婚介服务乱象如何整治?
诱导消费、虚假宣传、合同埋雷……婚介服务乱象如何整治?
单身男女想要“脱单”,通过婚介服务市场是重要渠道之一。不过记者最近调查发现,这个市场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霸王合同等乱象不少,商家设置了各种陷阱来坑害急于“脱单”的消费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单身人士想要寻找人生伴侣,通过婚介服务公司来“牵线搭桥”,怎么就成了坑人的生意?婚介服务市场的种种乱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又该怎样去规范和治理?跟着记者一探究竟。
诱导消费、虚假宣传、合同埋雷……婚介服务乱象如何整治?
牵线搭桥的婚介服务机构,本应该承担着现代“月老”的角色,不过现实中,部分婚介机构掌握各种套路,专门坑害消费者。
套路一:诱导消费
安徽芜湖的小伙子李赞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婚介服务中的遭遇。据他介绍,之前他曾参加过一次线下的交友活动,当时一家婚介所主动找到了他。
李赞:他们说会给我精准匹配,然后问我的个人资料、家庭经济状况这些。他们是会员制的,需要充钱办会员。但是会员也分很多档次,有普通会员、VIP和SVIP。
李赞告诉记者现在的婚介市场套路太深,对方使用各种话术让你升级会员,但最终能否成功就不一定了。
李赞:我前前后后交了3万块钱,一开始介绍了几个确实还可以,但是见面我不仅要请她们吃饭,最后还说没看上我,说我情商太低了,需要上一对一上交友课程。还说我要求不能太高,开始介绍条件一般的女生,最后一个没谈成。
还有的消费者表示,一些婚介机构功利心太重,营销手段粗糙,自己支付巨款办理了VIP或者各种会员服务,之后的服务却和付款前的承诺千差万别。江西吉安市民张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某婚恋平台的VIP服务,希望能尽快找到心仪的伴侣。然而,这段经历却让他倍感失望与愤怒。
张先生:我当时就想,花了这么多钱,怎么着也得给我找个靠谱点的吧?结果呢,红娘态度非常冷漠。我找她问个事儿,半天不回,回了也是敷衍了事。说好的一对一服务,结果我感觉自己就像是被扔进了大海里,没人管了。给我推荐的那些相亲对象,一个个都不靠谱,有的明显就是来蹭饭的,有的还直接跟我要礼物、红包。
套路二:虚假宣传
一些婚介机构,面对前来咨询的消费者,经常会采取虚假宣传、捏造虚假客户信息的方式来欺骗消费者,吸引单身人士上当受骗。工作人员口中所谓的“优质伴侣”身份信息,包括收入、工作单位、家庭条件是否真实常常要打一个问号。张女士是一位曾在婚介行业工作了四年的老员工,今年上半年选择了辞职。她向记者透露了婚介市场的一些“套路”。
张女士:其实就是利用大家急切想找对象的心理,当然这都是有套路的。一开始会给你介绍一些条件很好的,说实话就是一些长得好看的人,物质条件都是他们自己说的,婚介也不可能查人家房产证对吧,这种大概率都成不了。然后一般就会推荐其他项目,比如手把手教你如何和对象聊天,如何穿着打扮这种,这种都是额外收费的。
张女士透露,许多婚介公司在宣传时常常夸大其词,承诺能够为客户找到“完美伴侣”,但实际上却难以兑现。
张女士:婚介公司在签合同的时候都会说得天花乱坠,说包你满意之类的。然后会说我们这边资源很多,谁谁在学校当老师,谁谁是公务员,让你上头。最后都会以对方看不上你作为说辞,合同规定的约会次数也很快达成了,然后就会让你续费、升级套餐之类的。这些都是大家惯用的伎俩,其实业内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套路三:霸王合同
消费者反映,部分婚介机构会通过模糊的收费标准和混乱的服务项目误导消费者,甚至制定“霸王条款”。例如工作人员拍胸脯保证“一旦成功结婚便可全额返还婚介费”,但实际上合同标注此类情况依然要扣除60%的服务费用;或者消费者意识到婚介机构服务不佳想要解约,但合同中标注了高额的违约金。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乱象在婚介服务市场屡见不鲜。江西吉安一位已经离职的婚介从业者小李(化名)透露,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机构往往会利用消费者急于求成的心态,设置一些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
小李:合同里埋雷也是常有的事,我们会在合同里设置一些模糊不清的条款,让客户在签字的时候不注意。等到后期服务出现问题时,这些条款就成了我们推卸责任的借口,想要退款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婚姻介绍服务本身不太容易界定服务质量,量化服务标准,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外加涉及多头监管的现实难题,因此导致了诸多乱象。
陈音江:婚介服务可能会涉及多个监管部门,比如说它的行业主管部门应该是民政部门。但是它有一些广告,有一些注册登记,它又可能属于市场监管部门,多个部门之间的这种监管可能也不一定配合得那么默契,会留下一些监管的空白地带,也给一些不够诚信的婚介机构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
针对消费者普遍反映的痛点问题,今年以来各地有关部门也纷纷出台相关举措,例如上海部署了婚介机构专项整治行动,以及3至7天“消费冷静期”退费制度纳入《上海市婚姻介绍服务机构合规经营指引》当中。北京市也发布了类似的合规指引,明确不得编造、杜撰征婚当事人情况,不得从事欺诈性婚姻介绍服务等等。深圳市质量协会发布实施《婚姻介绍机构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对婚姻中介服务中的“服务过程、服务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
陈音江建议,要进一步压实婚介平台主体责任,坚持诚信守法经营,使用有关部门出台的示范合同文本,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多种监管手段加强日常监管。
陈音江:如果发现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问题,监管部门要及时督促去整改。比如合同里面存在一些霸王条款的问题,监管部门要通过行政指导的方式,要求他去尽量地使用示范文本合同。如果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可能要依法对他进行相应的查处,不能让其抱有侥幸心理。(中央广播电总台中国之声)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在这个宝藏岛国,人们的成长记忆离不开“中国菜”
- (改革进行时)浙江:守住绿水青山 带来“金山银山”
- 生肖经济带火年货消费
- 菲律宾8月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同比下降14.5%
- 中泰互免签证半月 昆明口岸涉泰入境旅客环比增长866%
- “经济通道”如何转化为“通道经济”
- 分不保、钱难退别被考研“保分班”忽悠了
- 龟兹文化“刻”入铜器 新疆匠人兄弟传承老手艺
-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49.71点
- 山西推进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重大危险源管控
- 天津发现元代漕仓遗迹 大运河十四仓取得重要考古收获
- 黄河金三角的房车露营经济:正在加速升温与发展
- 总台独家专访丨西摩赫什:美媒“甩锅”乌克兰是在转移视线
- 中新健康丨非遗传承人金虎:治愈患儿足尖步 垫起孩子新人生
- 中国首个100%利用清洁能源的智算园区落户西宁
- (两会声音)释养立:“文禅并重”推动中国禅宗文化走向世界
- 美媒:加征关税无法削弱中国绿色技术的地位
- 中国百强房企6月销售额环比明显回升
- 沈铁:暑运预计发送旅客4090万人次
- 以色列防长:加沙北部“高强度”战斗已结束
- 热门推荐
-
- 京津冀非遗技艺“亮宝” 颐和园里巧手过七夕
- 中新真探:只有在烈日下才会中暑吗?
- 2024年A股回购增持总额超2400亿元
- 专家讲述“岭南三大家”之首屈大均的诗意表达
- 近九成受访者期待举办更多春季传统民俗活动
- 向“新”而行 文博会绘就文化产业新图景
- 中新健康|元宵、汤圆怎么吃才健康 听专家细说
- 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生成 多部门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 浙江省台联原副会长:两岸弘扬孔子文化有四点“共同”
- 茅台冰淇淋来自网易?回应来了
- (新春走基层)“中国柳编之都”编织忙 畅销海外50载魅力何在?
- 病人被关磁共振舱近三小时,不只是粗心
- AI时代,相信绘画的可能和能量
- 美国青年分享在中国创业经历:喜欢这里的人情味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向美国总统拜登递交国书
- 乡约福建:辣椒栽种奏响春耕“椒”响曲
- “去程列车停运 退返程票被收费”这样合理吗?
- 尹锡悦支持者冲击韩国首尔西部地方法院正门 警方下令驱散
- 我国首个中国籍船舶碳排放管理机构成立
- 劳动风险“空窗期”,工伤待遇不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