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文博会绘就文化产业新图景
越剧《梁祝》备受参展观众喜爱。主办方供图
折扇开合,水袖飞扬,越剧《梁祝》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观众;脚步轻盈,刚柔并济,汕头女子英歌队和机器人“梦幻联动”点燃了现场氛围;舞姿多彩,古乐动人,《乐动敦煌》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敦煌壁画之美……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昨日闭幕,短短5天,各地文化精品、文化创新成果火“出圈”,让参展观众大饱眼福,纷纷感叹“不虚此行”。
峥嵘二十载,文博会步履铿锵,尽展文化新气象。在这里,文化产业“顶流”同台竞技、百花齐放,漫步文博会各个展区,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魅力与蓬勃生机。
“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参展观众供图
油画、水墨、刺绣、雕塑、书法篆刻……从春联福袋、“国潮”盲盒到古风主题集市,展区内富含中国元素的文化产品“遍地开花”,文博会不仅成为展示文化建设成就、文化创新成果的最佳舞台,同时也是彰显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平台。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经过二十载耕耘,文博会展示规模从首届的4.5万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个增加至第二十届的108个……展会规模、交易成果连年攀升,让文博会成为国内外文化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首秀”的首选地,亦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的“文创中国”专题展区,汇聚来自故宫文创、北京工美造办、景德钰青等代表性文创机构,文创产品、国潮好物琳琅满目,吸引大批参展观众驻足拍照、热情购买;首次设立的艺术·设计国潮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等主题展区,以新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现代美”,在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下,非遗文化产品焕发出新活力,文旅消费场景也变得生动有趣、真实可感。
历经二十年发展,文博会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文化+科技”新业态让传统文化更加熠熠生辉。文化向“新”而行,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新改变,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各地胜景,与文物零距离互动,新形式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目光,使文博会变得更加时尚、更富有科技感。
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成果首次登上文博会。参展观众供图
文博会的现场也见证了年轻人“接棒”传统文化。深圳市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成果首次登上文博会,互动区特别设置“创意工坊实践体验”,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涵养文化自信,让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互动区木雕工作坊、珐琅工坊热闹非凡,“上新”作品为古老非遗注入青春力量。“带着孩子们去做木雕,从一个小木头到变成一个精美的作品,其实都是一种美的塑造,美的追求。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代代相守。”深圳宝安中学外国语学校木雕老师如是说。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期待文博会以二十年为新起点,扬帆起航再出发,更好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绘就更多文化新图景。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港星足球队浙江温州友谊赛:几度勾起全场“回忆杀”
- 买车送手机,这一汽车品牌加入车手互联生态圈
- 颐和园新展聚焦明清家具文物 83件/套展品讲述园林生活
- 文化中国行 | 千年古城焕发传统与现代双重光芒
- 新疆疏附县农民“变身”无人机飞手:“真没想到,我可用无人机管理枣树”
- 叙利亚首都发生爆炸致6人死亡
- 《四川省自然资源督察办法》将实施 动真碰硬保护自然资源
- “轮椅女孩”张晓丽:设计无障碍服装 挖掘被忽视和掩埋的美
- 过巴蜀风味中国年 成都发布“春节攻略”
- 湖北多景区受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暂停开放
- “中国日照-韩国平泽”中韩国际客运航线复航
- 留学生毕业典礼上唱京剧:做好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使者
- 陕甘(陕甘宁)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会议在宁夏固原市召开
- 专家倡导排糖兼顾保护心肾等靶器官 关注糖尿病不良代谢记忆效应
- 立秋别忙贴秋膘
- 红色旅游“圈粉”又“圈心”
- 北京建成全国首个大气环境监测大模型
- 国家统计局:2023年粮食产量69541万吨
-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深化合作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加快
- “优秀科教影视进校园”片单推荐暨合作签约在北京举行
- 热门推荐
-
- 加美交界河域发现八名偷渡者遗体
- 浙江金华迭代“揭榜挂帅” 集结科研人才“办大事”
- 国际互联网3.0创新联合体成立 吸引优秀项目落地北京首钢园
- “点单+接单”青海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
- 剧版《三体》:何以原著粉狂欢,路人无感?
- 共享自习室悄然兴起 新疆年轻人乐为学习买单
- 第25届佐临话剧艺术奖在沪揭晓
- 《2022-2023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出版发行
- 【央广时评】珠海航展规模空前 尽显逐梦长空的中国力量
- 全球首次人机共创山水画拍卖: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 巴基斯坦三兄弟“闯”消博:“我们自然要拥抱‘中国机遇’”
- 新理念新观点新做法 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齐聚昆明“传经送宝”
- 三江源国家公园:逐步实现国家公园监测全覆盖
- 山东打造城乡末端物流服务站 推动农特产品“上行”
- 第三届欧洲英语区中文教学技能大赛举行总决赛
- 共探城市有机更新中的上海实践 《向史而新》在沪首发
- 加班未获审批就“加了白加”?
- (身边的变化)年轻人“进村热”折射浙江乡村之变
- 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白银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为8%
- 药品说明书要对老人更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