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翻滚话丰年
【聚焦农业遗产】
“白鹇鸟把红米的种子撒在梯田上,秧姑娘就出生了……”哈尼族古歌声声悠扬,轻拂过层叠如画的哈尼梯田。
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坐落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地。“三犁三耙”的农耕哲学,森林、梯田、村寨、水系“四素同构”的农业生态系统,是当地人民尊崇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印证,堪称人类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这几天,阿者科村的民宿老板、哈尼族姑娘张萍正忙着带领游客在梯田捉鱼。她忙得脚不沾地,却满心欢喜:“因为爱这里的一草一木,所以我回到家乡发展。”地处红河州元阳县的阿者科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也是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五个重点村寨之一。
1300多年前,崇拜自然的哈尼族先民在森林之下搭屋建寨,又在村寨周边依山开垦梯田。梯田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巅,级数最多可达到3700多级。哈尼族人修渠灌田,创造了木刻分水等水利技术。千百年来,公平和谐的梯田用水习俗,蕴含着古老的生态智慧。
“红河哈尼梯田还是生物多样性宝库,为动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空间,培育出了云南最多的传统红米品种,同时作为人工湿地,还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红河学院卢鹏教授说。
山水若四季长流,梯田可长年饱水。哈尼族人深知,保护好水系就是守住了遗产命脉。“元阳县实行沟渠管护村民自治模式,恢复推行传统的‘赶沟人’制度和木刻分水法,把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纳入遗产区村规民约。”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元阳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徐忠亮介绍。在哈尼梯田里,时常能见到“赶沟人”扛着锄头巡查沟渠,180余名沟长守护着水系长流。
“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推广,梯田红米品牌不断涌现,村集体企业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实施……良好的生态也反哺着世代居住于此的哈尼族人。“以前村里没有民宿,现在开了八九家餐馆、两家民宿,还有‘火塘咖啡’,游客多得很嘛!”阿者科村党支部书记普字成开心地说。
阿者科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世界遗产地的生动实践。哈尼梯田遗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3928元增长到2023年的14736元,走出了一条发挥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打通“两山”转换的新路子。
“拉珍莫!”哈尼族的祝酒词铿锵有力,伴着田间弥漫的阵阵稻香,阿者科村的村民们手捧满溢的红米酒,笑脸盈盈,共同祈盼来年也有个好收成。
(本报记者 徐鑫雨)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在山东青岛启幕
- 山西加强经营性自建房安全管理 清查整治违法行为
- 北国冰城哈尔滨接棒淄博烧烤 成新晋“顶流”
- 北京门头沟:109应急通道仍存较大风险 山区供水得到基本保障
- 第十一届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举行
- 《我知道我爱你》:治愈“爱无力”
- 8月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57个点
- 首届湖南省正能量“五个十佳”网络精品展播发布
- 陕西多措并举稳就业 今年1月至10月城镇新增就业39.06万人
- 美联储四年来首次降息:美国经济不确定性持续 美元进入下行趋势
- 外媒:马克龙支持率跌至三年来最低
- 围墙遮住了雪山 也遮住了长远发展的视线
- 第五届侨交会(吉隆坡)智能科技展举行
- 山东潍坊以科技人才涵养为要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3探店报告:探店达人前三季度为商家增收729亿元,同比增长193%
- 中国两部门: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个税优惠政策
- 非法猎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江西彭泽一男子获刑1年
- 强震已致土叙两国超5000人遇难
- 《繁花》:一颗打破惯常的“炸弹”
- 韩媒:韩国执政党临时领导人韩东勋请辞
- 热门推荐
-
- 台风“杜苏芮”影响渐弱 福建沿海铁路逐步恢复运行
- 大连商品交易所与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签署豆油期货交割结算价授权协议
- 宠物友好环境兴起 浙江各地“宠爱”升级
- 广东20城首套、二套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为15%
- 2023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服装服饰赛道启动
- AI眼中的中国丨顶流团宠带你展翼蓝天
- 民航局:三季度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8亿人次 同比增长108.3%
- 国庆假期前3日 横店电影城迎超143万人次“观影潮”
- 中国百位美术名家红色根据地写生创作展在南昌揭幕
- 屋檐上的文脉|尊尊悬塑满堂彩,精雕细琢文脉长
- 巴油P79项目首船工艺模块在青岛完工交付 系全球在建最大FPSO之一
- 营养餐补助资金“砍一刀”,刺痛了谁
- 中国影视:乘风“出海”正当时
- 西藏阿里移民管理警察化身“牧羊人” 护航牧民转场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山阴:农业盛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 12个项目角逐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大赛总决赛
- 最棘手的问题解决!英国欧盟将签署北爱贸易问题新协议
- 随笔:有钱打仗,无钱修路
- 美国冬季风暴肆虐:上千航班取消 这地进入紧急状态
- 四川“铁路+文旅” 助力暑期游市场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