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洋山港成为港口低碳新标杆 “中国芯”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央视网消息:智慧转型、提升效率降能耗正在成为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依靠我国自主研制的码头智能管控系统,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实现全过程智能化操作,正在进一步降低码头的能耗指标。
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催生效率之变。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漂浮着一座繁忙的“小岛”,这里就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港。在这里,一个昼夜能够完成2.6万个标准箱的装卸能力。
这里不仅是全球航运的“晴雨表”,也是港口效率的“风向标”。码头94.5万平方米的自动化堆场“空无一人”,自动导引小车装载着集装箱来回穿梭。
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像这样一艘21万吨的大型船舶,可以装载2万个标准集装箱。传统的配载方式需要工作2个小时,而全自动配载系统不超过20分钟就能完成全部任务。
总台央视记者 何莉:“最强大脑”的精打细算,让每一条线路的规划和每一次关键的“抓举”都能问鼎节能的冠军,而驱动这一切的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远程操控,一个工班只需要40几个人就能完成码头的装卸任务。人工成本降低70%的同时,工作效率比2017年开港之初提升了30%。
码头“最强大脑” 打造低碳中国港口
作为供应链的转运节点,港口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这其中,港口进行作业,港口装卸设备、运输车辆都是耗油大户。
目前,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使用的桥吊、轨道吊、自动导引小车全部采用电力驱动,使得码头装卸、水平运输、堆场装卸环节的尾气排放问题完全消除,环境噪音也得到极大改善。另外,港口建设岸边供电系统,使得大型货船靠岸后可以自动切换到电能系统,而不用继续耗费燃油,节能新光源、太阳能辅助供热等技术都让这里成为港口低碳新标杆。(央视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西“00后”研究生入伍逐梦 立志报效祖国
- 中新健康丨江西首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成立专家工作室 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 中柬企业合作打造文化艺术灯展 助力柬埔寨旅游复苏
- 单霁翔新作为恩师吴良镛立传
- 泽连斯基与特鲁多通话 讨论对俄制裁等问题
- 尹锡悦律师:尹锡悦本人不会出席今日公调处的传唤调查
- 重庆航空推出“赏月航班” 邀市民“打飞的”赏月
- 中亚五国青年甘肃探国际农业农村发展:呼吁关注“她力量”
- 旅英大熊猫“阳光”和“甜甜”平安回国!曾在英国受到“摇滚明星般的欢迎”
- 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获全球道路行业“诺贝尔奖”
- 房屋养老金,真不是你想的那样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盛李豪、丁欣怡位列榜单
- 马来西亚学界办“一带一路”10周年活动:首站关注马中科技扶贫合作
- 广西首个“源网荷储”新能源数据中心开工
- 河北八县市签署中药材“百县百仓”项目共建协议
- 福建上杭:稳粮策强根基 晚稻喜获丰收
- “520”来临 近95万枝“云花”乘高铁畅销全国
- 新疆首趟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
- 昆明机场口岸暑运首月超24万人次出入境
- 第九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河北省赛决赛举行 43项参赛作品入围
- 热门推荐
-
- 水利部:加强湘江流域等堤段巡查防守 严防决口险情再次发生
- 两部门:加强文物市场行政执法工作
- 黑龙江黑河:市树、市花、市歌和市标等城市标识正式发布
- 古城平遥“以客为主” “下猛力”整治旅游乱象
- 文化中国行丨“数字”马王堆、闯关“探长安”……这个国庆掀起文博热
- 外媒:参考中国经验应对南非能源危机
- 闲暇时间闲不下来 77.8%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忙
- (身边的变化)湖南新田“庭院经济”为乡村振兴增活力
- 2023年中秋国庆假第五天 西安铁路局加开旅客列车80列
- 说“大人话”的孩子成赚钱工具
- 除夕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9亿人次 较2023年同期增长26.7%
- 佘诗曼谈“新闻女王”文慧心:自信,强悍,酷飒
- 山西省会太原多措并举“接好”悟空流量
- 浙江教育观察:幼儿园布置开学“陷阱”,为了啥?
- “010”前孵化科技创新论坛在京举办 分享前沿成果
- 浙江产业观察:一片“绿叶子”何以香飘千年?
- 加拿大多伦多:教育专家及银行业为中国留学生解疑释惑
- “飞虎队友谊学校”广西柳州授牌 延续中美青年友谊
- 探访云南德昂族古老酸茶制作技艺
- 前5个月餐饮收入增长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