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参考中国经验应对南非能源危机
国际在线专稿:近几个月来,南非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全国范围内电力短缺严重。南非《独立报》网站(IOL)4月20日接连刊发两篇学者评论文章,分别指出,向中国学习能源政策经验或寻求与中国拓展能源合作将有助于南非克服当前困境,缓解能源危机。
南非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HSRC)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原主任、知名学者加雅·乔希(Jaya Josie)在他的评论文章中指出,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无力满足国家电力供应需求的情况已持续多年,长期电力减载对南非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加剧了失业和贫富差距等问题。
文章称,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产业,也是沼气发电的先行者。截至2019年底,中国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的规模已达2636万千瓦,惠及415万户家庭,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约180亿元人民币,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文章认为,参照中国经验,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绿色能源对解决南非失业、贫困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通过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实践方面,中国经验是最成功、最全面的。该策略也已在非洲一些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
加雅·乔希指出,在农村地区使用多样化的绿色能源为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成功的减贫事业获得来自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肯定。南非与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应向中国学习其乡村电气化发展战略。文章分析称,中国为推动乡村电气化充分协调各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技术,此外中国还将电气化纳入长期战略规划。
文章举例道,中国推进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电气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人口收入的增加,用电需求也随之提升,进一步促进了对农村电气化的投资,减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对拉动家电产业发展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强调,南非应以中国为榜样,利用自身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沼气能源,将绿色能源引入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这将为农村贫困家庭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减轻贫困人口负担,并优化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
苏丹记者、汉语学者赛义德·阿卜杜拉 (Saeed Abdalla)在《独立报》网站20日发表的另一篇评论文章中同样分析了南非面临的严峻挑战,他指出,这场能源危机是灾难性的,南非应寻求与中国合作以纾解困境。
赛义德·阿卜杜拉在文章中提到,南非政府警告称,随着冬季到来,用电需求增加,预计电力减载还将恶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久前则表示,由于电力短缺,南非今年的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且存在经济停滞的风险。
文章称,“南非与中国的双边经济关系充满活力”,两国是多个多边论坛组织中的合作伙伴,中国更是南非最大的全球贸易伙伴。临危受命的新任南非电力部长拉莫豪帕会见中国驻南非大使陈晓东,共同探讨了应对电力危机的合作。
文章认为,作为中国在非洲大陆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南非的电网稳定符合南中两国共同利益。2017年以来,中国能源公司对南非风电项目的投资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的经济实力有望帮助南非应对短期危机,也能够为南非未来长期的清洁能源规划作出贡献。(史赫奕)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谁在推广购房“零首付”
- 新漫评:“暴力”加息推高风险,美国堪称是世界经济乱源
- 助力新时代东北振兴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东北中心在沈阳启动
- 海信贾少谦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坚定信心走向世界
- 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成“课间圈养”?太原郑州等多地回应
- 哈俄元首举行会谈 将加强战略伙伴关系
- 专家学者把脉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建设
- 中国企业加快拥抱工业互联网:从生产场景向全产业链延伸
- 京广高铁15日起全线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
- 上海创新发布“互认机制” 将实现跨航司非连续客票无损退票
- 伊朗总统遇难,多国政要哀悼!美以表态耐人寻味
- 日本茨城县附近海域发生4.0级地震 福岛县有震感
- 中日合办“东方文明古国冶金术展” 再续“一带一路”文化互鉴
- 新疆阿克苏“多浪·龟兹”文化旅游节开幕
- 汽车“以旧换新”细则出台,谁能换?怎么换?
- 上海发放餐饮消费券拉动餐饮业线下消费大幅增长
- 北京实施外企“刷脸”办照 降低投资兴业成本
- 受降雪天气影响 广铁部分途经华北地区列车今起停运
- 从乡野走向世界:《黑神话:悟空》助陕北说书“破圈”
-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
- 热门推荐
-
- 降雨致G6高速公路路面塌陷 茶格路段进行紧急通行管制
- 中国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打出“组合拳” 更高水平开放展现大国担当
- 网间多有奇爽文,书间已无侠客梦
- 今年国庆黄金周广铁预计发送旅客2450万人次
- 金正恩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 外媒:以色列军方呼吁拉法东部民众撤离
- 2024快应用开发者大会:携手AI,共筑未来智慧服务新生态
- 以军称哈马斯将人质转移至希法医院 加沙北部31名早产儿被安全转移
- 试用期突发疾病被辞退,劳动者维权获赔
- 广州首条地铁环线实现贯通
- 2023创交会开幕 参展数量创新高
- 国家医保局驳斥集采影响创新:高价格不一定带来真创新
- 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获批3年 产业聚集效应不断释放
- “海派之源”系列图书新作亮相 图文展示上海教育发展历史脉络
- 天气冷 牡蛎肥
- 央广财评|透视7月中国经济“成绩单”:新产品、新产业激活新动能
- “中国兰花第一县”逾160个兰花品种指导价发布
- 家长陷“身高焦虑”: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 年花费上十万
- 全球首个“煤电铝”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集群:新能源加持 风光无限
- 脱单盲盒抽的不是爱情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