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旅游受追捧,泉州、柳州等三四线城市为何出圈?
近年来,有不少过去相对冷门的三四线城市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在热门景区和一二线大城市之外,近年来,有不少过去相对冷门的三四线城市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今年以来,包括泉州、柳州、江门、潮州、台州等多城旅游十分红火。
小城纷纷出圈
7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在7月17日~18日举行柳州市第六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柳州将通过举办文旅大会,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方向、趋势与新模式,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培育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将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柳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坐拥上汽通用五菱等知名企业的柳州市,近年来因螺蛳粉“爆红”网络。今年端午节假期,柳州全市共接待游客119.1万人次,同比增长34.3%;实现旅游消费9.16亿元,同比增长36.8%。游客人数和旅游消费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54.9%、30.0%。
福建泉州虽遍布历史古迹,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泉州是作为厦门的某种旅游“添头”存在——到厦门度假的人往往会安排一两天时间游览泉州。不过,近两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今年以来,包括五一等节假日和暑期,泉州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今年泉州游客明显比以往多了很多。”在泉州市区工作了十多年刘先生说。
从今年春节再到各种小长假,泉州旅游持续火热。以“五一”假期为例,泉州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305.85万人次,同比增长95.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42.9%;实现旅游收入21.50亿元,同比增长11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1.3%。
今年以来,热播剧《狂飙》为广东江门带来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去哪儿、携程等平台上,江门相关的搜索量和订单量倍速增长。在浙江台州,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端午假期3天客流量总计超18万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100%,较2019年同比增长200%,其中省外游客占比40%,大部分来自长三角地区,民宿、度假类酒店预订率均超90%。
此外,包括潮州、荆州等三四线城市旅游热度也持续攀升。
小城旅游为何走红?
那么,一些过去相对“冷门”的三四线城市,为何近年来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成为年轻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一方面,交通条件的改善是一大关键。广东省体改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称,随着高铁、航空、高速公路网路的完善,使得很多三四线城市的通达性大幅提升,这是小城旅游走红的基础。
比如,高铁网络的完善直接带动沿线很多中小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一般来说,类似泉州这样的城市,距离不远不近的,搭高铁就行了,交通很方便。”在广州上班、去过不少小城旅游的“文旅达人”邓筠曦女士说。
另一方面,仅仅有便利的交通还不够,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美食等旅游资源和文旅产品也是小城走红的关键。比如,侨乡江门,有3000多座碉楼,大量中西合璧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形成了江门侨乡独特的历史文化,为文旅持续火爆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柳州近年来因螺蛳粉声名大噪,今年端午期间,包括本地的多耶舞、侗族大歌、百家宴等民俗活动带热传统文化。
在泉州,2021年,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因申遗成功而出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2处遗产点成为广大游客的“网红”打卡点。同时,泉州还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活动,如提线木偶、南少林五祖拳、剪纸、蟳埔簪花围、南音、梨园戏等。
其中,簪花围是泉州蟳埔渔家女的一种特别装扮。在今年赵丽颖、毛晓彤等明星尝试了簪花围后,蟳埔渔村成为很多网红、年轻人打卡的地方。
“像泉州这样的城市,很多游客是会一遍一遍去的。”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好者,邓筠曦说,对很多三四线城市来说,当地文化和历史沉淀的吸引力十分关键。文化赋予了一个城市宝藏的内涵。比如泉州不仅有宋元时期的海丝文化,又有蟳埔女这样的特色文化,还有多元文化融合。邓筠曦说,像簪花围这种可展现的历史文化,很符合现如今网红打卡的特性,可以作为一个产品,是一个可以体验的历史文化产品。
对现在的游客来说,旅游不光要“好看”,而且要“好吃”、“好玩”。从旅游方式来说,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发展的深入,旅游的观念和兴趣也发生了变化,相比景点游,体验式旅游占比越来越高。尤其是年轻人,相比去拥挤热门景点,很多年轻人追求更为小众、更具特色的旅游体验,融入旅游目的地的生活场景成为重点。
邓筠曦说,很多三四线城市比较小,也适合用碎片化的时间去。比如用一个周末去,短平快,既能体验历史人文,又不会太远,又有沉浸式的体验产品可以打卡。
此外,包括短视频在内的新媒体的传播,也让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文旅产品加快出圈。其中,各地文旅局长亲自上阵,使出浑身解数,制作各种短视频段子在网络“卷”起来了。彭澎说,近年来走红的三四线城市大多有“卖点”话题传播,话题度和关注度大幅提升,吸引很多年轻人打卡。
中小城市研究院牛凤瑞对第一财经分析,这些三四线城市能吸引游客,有其吸引人的地方,比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体基础比较好。其次是各地大力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体验,也是这些城市旅游业热度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来说,工业制造业仍然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头,是主导产业。比如柳州是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民营经济大市泉州是纺织鞋服产业重镇,二产占比高达56.8%。
但对这些三四线城市来说,文旅业的发展作用同样十分重要。尤其是,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现在的年轻一代,除了工作,对工作环境也很看重,对吃喝玩乐的需求也很高。因此,类似泉州这样的制造业大市,也需要有更多满足年轻人生活和消费场景。通过发展好文旅业,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也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年轻人。
作者:林小昭
原标题:《小城旅游受追捧,这些三四线城市为何出圈?》
来源:澎湃新闻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马祖品牌首次被认定为大陆老字号 台商:“坚定了拓展大陆市场的信心”
- 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恒指收涨近1%
- 企业代表齐聚新疆昌吉共谋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
- 刷牙的正确顺序 你未必知道
- 重庆女子考古队的故事
- 青海首次实现三文鱼安全溯源
- 证监会发文解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相关条款
- 安徽省公安厅推出36项举措 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 澳大利亚中医药学会《睡好养生法》研讨会在悉尼举行
- 漫评2023的美国之枪支暴力:“无止境”
- 让防疫成为生活方式
- 美英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空袭 萨那传出爆炸声
- 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三亚主会场开幕
- “春节压岁钱,花光了我的年终奖”
- 坦桑尼亚前外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书写的成功故事 | 三中全会·世界观
- 北京人艺《正红旗下》再登台
- 5万部老旧住宅电梯超龄服役,电梯更新究竟卡在哪儿?
- 浙江水利观察:城乡同质饮水 农村供水站缘何做减法?
- 平安银行等三家金融机构收央行罚单,合计被罚没超7000万
- 广西首届草莓音乐节落地桂林 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
- 热门推荐
-
- 2024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在江苏无锡启幕
- “全国百城百媒看漳州”采访活动开启
- 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哪些措施值得期待?
- 福建践行大食物观:“科技之花”结硕果
- 如何理解科学研究?薛其坤院士提出发明、拓展和应用三个层次
- 28岁姑娘膝关节痛走路追不上78岁奶奶 医生:动得太少
- 陕西皮影的“二次元”创新:“老技艺”赶上“新潮流”
- 人工智能可否成为“作者”
- 国家大剧院8首曲目免费限时开放
- 中国黑马之乡启幕那达慕:“牧民与马”是焦点
- 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
- 台胞张琍敏向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院捐赠文物资料
- “2024医工交叉十大科技创新热点方向”在京发布
- 第五届中英无障碍艺术论坛举办
- 光大银行:执行董事、行长王志恒因工作调整辞职
- 国铁集团郑州局新增郑州北—阿拉山口境等8列货运班列
- 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开馆
- “美国官员可以撒谎,但叙利亚震区的照片不会说谎”
- 黄河壶口瀑布设“防窥墙”?景区称此举有关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