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致癌性与发动机尾气同级,还能放心食用吗?
中新网7月15日电(中新财经 宋宇晟 左雨晴 实习生 臧赫)“在超市里看到某品牌饮料已经贴上了‘0阿斯巴甜’的小红签。”
在世卫组织将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列为“可能致癌物”后,尽管相关机构明确“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但有网友发现,“0阿斯巴甜”已成为一些商品的新卖点。
“可能致癌”,还是“安全的”?
阿斯巴甜是一种人工甜味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和饮料制品等,包括无糖饮料、口香糖、明胶、冰淇淋、酸奶等乳制品、早餐麦片、牙膏、止咳糖浆和维生素咀嚼片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消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发布了对甜味剂阿斯巴甜健康影响的评估。
IARC将阿斯巴甜归类为“IARC第2B组”。按照IARC对致癌性的划分,2B类为“有可能致癌”。也就是说,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致癌。
同一天,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ICBA)发布文章称,目前含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饮料是安全的。ICBA还强调,IARC不是食品安全机构,它现在正式承认,阿斯巴甜造成的危害并不比芦荟和其他数百种物质的危害大,这些物质根据IARC描述都属于证据“有限”和“不完全充分”的分类。
而就在上月,当有外媒“预告”,阿斯巴甜将被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时,ICBA就发布文章指,这一消息与数十年来高质量的科学证据相矛盾,“可能不必要地误导消费者摄入更多糖”。
“可在这一限度内放心食用”
事实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7年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中指出,2B类致癌物为对人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该类别还包括:沥青,铺路时职业暴露于直馏沥青及其排放物;敌敌畏;发动机尾气,汽油;三聚氰胺;传统亚洲腌菜;铅,等等。
而对人很可能致癌的“2A类致癌物”包括生物质燃料(主要是木材),家用燃料燃烧的室内排放;油炸,高温排放;红肉(摄入);高于65 °C的很热的饮料(饮用)等。
针对阿斯巴甜,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发布的文章指出,JECFA认为,所评估的数据表明,没有充分的理由改变以往确定的阿斯巴甜日容许摄入量,即每公斤体重40毫克以内,并重申人们可在这一限度内放心食用。
文章还举例称,一罐含有200或300毫克阿斯巴甜的无糖软饮料,假设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没有其他食物来源摄入,每天需要消耗9至14罐以上才能超过日容许摄入量。
“0阿斯巴甜”成新卖点?
虽然是“对人可能致癌”,但这一消息还是在食品领域造成了不小影响。
7月14日,代糖概念股一度异动拉升,媒体统计当日13只代糖概念股上涨。
还有网友称,在超市里看到有饮料已贴上“0阿斯巴甜”的标签。相关饮料品牌方回应中新财经称,标签可能是经销商自行贴上,品牌方本身未对瓶身包装做出改动。
此外,一些使用阿斯巴甜的食品企业也受到公众关注。
例如,路透社报道,百事公司首席财务官Hugh Johnston就表示,该公司不打算改变其产品组合。“到目前为止,科学证据表明,阿斯巴甜作为一种原料是安全的,而且显然具有零卡路里的好处。”
14日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发布《如何看待有关国际机构发布的阿斯巴甜评估结果》。
文章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国家癌症中心结合JECFA最新评估结果和我国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估,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我们将继续关注IARC和JECFA等组织机构的风险评估动态及各国反应和举措,通过最严谨的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的底线。”(完)
搜索
复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考古名家:从“晋系青铜器”看文化张力
- 加拿大多伦多将上演“欢乐春节”海外新年戏曲晚会
- “2023清风行动”重庆查办野生动植物案件484起
- 环球度假区推出首个夏季限定体验活动 知名IP同台竞逐“DJ冠军”
- 上海探索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发展新模式 率先制定“地方标准”
- 武汉加速建设中国软件名城
- 山东临沂打造“四雁工程” 荟萃各类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东盟采购商:中国农业机械实用不贵
- 地铁限时免费 宁波是亏是赚?
- 旅游板块首份中报出炉 九华旅游业绩大幅扭亏
- 女科学家论坛在穗举行:女性要勇于“往桌前坐”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襄垣:盘活资源撬动产业 温室大棚搭起“钱景”
- 布朗族古稀老人传承景迈山古茶林文化
- 铁路工程定价新规出台!国家铁路局发布18项铁路工程造价标准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高效水-气跨介质声通信
- 5月7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春季养肝护肝 中医有妙招
- 共享琴房,弹奏文化惠民音符
- 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聚焦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
- 上海:多部门携手探索“多方共赢”促进就业
- 热门推荐
-
- 3岁孩子每天戴牙套24小时 “整牙热”该降降温了
- 江苏宿迁一教师跳桥救人 万元奖金转赠山区学生
- 小照片推动大变革 山东莱阳推行“一窗通拍共享”“一照全域通用”
- 日本首相岸田内阁不信任案被否决 在野党批评“黑金”丑闻
- 2023厦门工博会“聚焦新工业” 吹响“智造”集结号
- 无锡交响乐团正式亮相 2024年元旦新年音乐会将迎来首演
- 【地评线】东湖评论:坚持榜样引领,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 海南举办自贸题材图书联展 向公众普及自贸港知识
- 在室内公共场所苦二手烟久矣 如何做到真正禁烟
- 憋坏了!北京民宿搜索量暴增6倍,端午期间一房难求
- 广西特色非遗美食争“鲜”斗“宴” “百县千菜”展魅力
- 俄美防长就美国无人机黑海坠毁事件通电话
- 第六届进博会6月1日起接受专业观众报名
- 改装超标电动自行车,专卖店的生意经念歪了
- 北京将于3月下旬入春,时间接近常年同期(3月28日)到偏早
- 推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北京出版集团与北京科协展开战略合作
- 美国洛杉矶发生4.4级地震 震感明显
- 中国农业保险政策进一步扩面提标
- 法国老年护理专家:中国的养老发展让人惊喜
- 10月2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前一天下降0.35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