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撸完铁就被同学喊出去玩 18岁男孩1升调制酒下肚“肌肉溶解”了
武汉晚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洪芷瑄 张小蓉)刚撸完铁就被同学喊出去玩,一晚上喝了1升调制酒,第二天男孩浑身酸痛难忍,休息几天也不见好转,去医院检查竟被告知“肌肉溶解”。12日医生提醒,短时间内剧烈运动、大量饮酒都是造成肌溶解的高危因素,叠加更是风险加倍。
18岁的李明高考结束后在健身房办了卡,一周前他刚撸完铁就被同学喊去KTV唱歌。一时高兴,1升调制酒很快下了肚。第二天晨起,李明感觉四肢肌肉酸痛,以为是运动量过大引起的,便没有放在心上。在家休息几天后,全身肌肉酸痛难忍,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挪都挪不动,家人见状赶紧将他送到武汉市第四医院看诊。
在接诊医生陈乾的建议下,李明查了血,结果发现肌酸激酶是正常人的40倍,血液中的肌红蛋白水平也明显升高,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
陈乾告诉他,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造成横纹肌溶解。“可我之前每次运动后都好好的,况且这次健身的强度还不及平时的一半。”面对小伙的疑虑,陈乾反复追问得知,出现身体不适的头天他喝了不少酒。“运动加上大量饮酒,双重因素叠加导致了肌溶解。”陈乾道出致病缘由。经过大量补液、暂停健身和卧床休息后,李明的症状逐渐好转。
该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晖介绍,肌溶解是由于剧烈运动、身体高热等引起肌肉细胞被破坏,释放的肌红蛋白、酶等大量进入到血液中。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排出体外,堆积在肾脏中,就会引起急性肾衰竭。
“‘肌溶解’通常由运动过度、挤压伤、酗酒等引起,在临床并不少见。”王晖说,因运动过量引发的横纹肌溶解最常见,多见于年轻人,假期学生尤其多。因为平时较少锻炼,假期出去玩导致运动过度,再加上天热运动量大出汗多,人容易出现脱水状况,就更加容易出现横纹肌溶解。这些人的共同症状是肌肉酸胀、无力,小便颜色变成浓茶样或酱油色。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良渚古城周边新发现疑似水坝近20处
- 雄安安新县景区将推行一票制
- “花神”亮相江西龙南关西围 簪花高髻再现古风雅韵
- 遇见福建:爱在江心,闽韵流芳
- 第三届中国(天津)二手车出口海外展销会成果显著
- 上期能源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将于8月18日上市
- 山西长治陶器墓考古报告:极可能是新的东周墓葬集中分布区
- 解锁9大新玩法 浙江启动2024夏季文旅消费季
- 混乱中的蓝天救援队
- 变“流量”为“留量” 2024交通运输交亮眼成绩
- 罗中立:《父亲》已是过去式 想追回传统让其永恒
- 西藏全区现有各类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共43座
- 全国高铁首例“托梁换柱”完成 为成渝中线穿行提供空间
- 中新健康|北京妇幼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国网黑龙江电力:“机器人”带电作业 护航亚冬盛会
- 青年旅社拒接“35岁以上中年人”,合理吗?
- 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有哪些特色活动?文旅部介绍
- 世界看两会|多国人士期待中国为全球发展贡献更多动力
- 重庆警方通报:找到3岁走失男童遗体
- 《青年π计划》半决赛选手强强对决
- 热门推荐
-
- 广交会观察:中国轻工产品加速迈向中高端
- 甘肃永昌万只奶绵羊的“星级生活”
- 叶挺生平事迹展(新展)在广东惠州开展
- “新中国滑雪运动摇篮”通化谋划50项活动迎中外游客
- 锦绣中国年|海内外游客晋江梧林沉浸式体验闽南年味
- 台湾父子的黑土地“丰收季”
- 辽宁五部门联合出台司法涉案活体野生动物放归救护联动协作机制
- 江西瑞昌:做强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 8天24省份加入“流量争夺战” 文旅为啥这么“卷”?
- 俄罗斯莫斯科州音乐厅严重恐袭事件已致93人死亡
- 暑期旅游“热”力十足 文旅产业成增长新动能
- 2024年哈金融机构从流通中收缴超2000张假币
- 提升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 遇见福建:建阳溪源古韵悠 美丽乡村引客来
- 山西动物源性饲料干黑水虻首次出口 运往比利时
- 美媒:推特再次大规模裁员,员工数减至不到2000人
- 中国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至1.75
- 广州医院打通筛查与同质化诊疗“最后一公里”
- 为世界树立了榜样,成为邻国间典范!塔中关系再上新台阶
- 爱尔眼科“医风医德”系列报道荣获“2024年企业典型传播案例”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