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变童装,90斤的我穿不进S码的衣服”
【民生调查局】
中新网6月15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有个牌子的衣服我很喜欢,可我连他家大号都穿不上。”近期,官方身高169厘米、体重51公斤的女星张馨予发文吐槽。
“100斤以上没资格穿”,不仅是她的感受,亦引发不少女性共鸣。此前,“80斤女生试穿XS码裙子拉不上拉链”“服装店老板吐槽S码女装卖不出去”等词条接连登上微博热搜,背后也充满了众多女性对女装尺码越做越小的疑惑。
为啥一些女装越做越小了?尺码标准究竟是谁在制定?
女装越做越小?100斤出头穿XL
平时穿S码的洋洋(化名),原本对女装尺码越做越小的感触并不深。直到有一次出去逛街,她选了五件衣服进行试穿后,才意识到如今的尺码有多离谱。
“当时我根据日常的穿衣尺寸,选了三件S号,有两件因为看起来版型偏小,就选了M号,最后发现一件也穿不上,只能默默地拿出来放下。”
前些天,洋洋又在网上买了一条S码短裤,依旧无法穿上。她点进这个短裤的店铺主页,发现S号和L号的腰围只相差2厘米。“感觉同样的尺码,今年比去年小一圈”,她向记者感叹。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会从网上购买服装,由于无法上身试穿,更为依赖商家标注的尺码。
记者浏览多家知名快时尚品牌旗舰店发现,多数衣服尺码较为标准,个别主打辣妹、美式复古风格的修身款服装,虽然多为弹性面料,但尺码普遍较小。如,一款知名品牌的复古修身款圆领T恤,即使是最大的XL码(175厘米),胸围仅为81厘米,衣长46厘米。
至于一些主打“网红”、“辣妹”、“BM”风格的网店,衣服尺码则较为混乱,有些服装甚至会缺失部分尺码。
在一家网店内,一款月销8000+的美式复古短袖T恤,没有提供S码,M码的胸围为80厘米,建议体重为75斤至90斤。
一位平时穿XXS、XS码的消费者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XXS、XS码的衣服胸围会在80-82厘米之间,S码的衣服胸围会在84厘米左右。”按她的说法,上述网店的M码衣服实际上是正常的XXS码或XS码。
衣服“窄、紧、小”背后也有生意经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中国成人平均身高继续增长,中国18至44岁女性平均身高为158厘米;与此同时,体重也有所增加,18岁及以上女性居民平均体重是59千克。
从趋势上看,女性服装应该偏向“做大”,而非“做小”。为什么女装尺码会越做越小?
“这更多的是一种营销操作。”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这些年,很多所谓潮流风格的开始,就是先设置一些远远偏离正常身材的尺码,在模特和服装展览会等推动下,影响人们的审美,进而导致部分女装越来越小。”
如其所说,当下,千禧辣妹风、BM风、美式复古风交织,服装届也向此靠拢,短小修身款衣服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服装门店内。
近日,中新财经记者走进商场发现,除了一些主打淑女、知性风的服装品牌,多家快时尚品牌都推出了“辣妹”风格的服装。
某主打舒适风格的快时尚品牌门店,今年专门设置了“辣妹”风格区,这些衣服穿上去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露脐”。
记者对多款S码的“辣妹”款服装进行测量,衣长基本在40厘米以下,平铺胸围在70多厘米,甚至比童装区一些T恤还要短小。
除了受潮流趋势影响,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倪跃峰此前表示,厂商推出小码服装、均码服装对于减少厂家的成本和库存压力有一定帮助。
多尺码是服装行业的特点。但尺码越细分,备货生产的库存就越多,进而导致服装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如今小码女装甚至均码服装流行的原因之一。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BM(Brandy Melville),其主打均码服装,这些以“窄、紧、小”为设计特点的服装,不仅引领了“白幼瘦”风,还能最大化降低成本和库存。
尺码标准谁来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人为制造的一种焦虑。”江瀚告诉记者,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服装多大码就该标多大码,无论往大了标还是往小了标,都不利于消费者去做出真实的选择。“主动去标小码可能不会让服装卖得更好,反而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
面对一些女装尺码越做越小,有人表示,服装制造领域能否出台统一的尺码标准。
记者查询发现,国家曾颁布过服装尺码的标准。现行的GB/T 1335 -2008《服装号型》中,号是指人体的身高,是设计和选购服装长短的依据;型是指人体的上体胸围或下体腰围,是设计和选购服装肥瘦的依据。成人服装的号型中还有体型,是指以人体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依据来划分的人体类型,分类代号分别为Y、A、B、C。
以女上装160/84A为例,其中160代表号(身高)、84代表型(上衣是胸围、下装是腰围)、A代表体型(14厘米-18厘米)。
但在江瀚看来,“虽然国家在服装制造上有官方标准,但这些标准很多都是一个参考标准,并非强制执行,导致服装厂商往往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
一些小的服装商家甚至未遵守服装号型的标注规范,仅用S、M、L来代替,且各家所对应的尺寸差别很大。
“从这方面来看,在服装制造领域,或需要有更加规范的尺码标准来约束服装制造商,以便于消费者去购买商品,服装产业也能有更好的发展。”一位长期从事工业品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向记者如是表示。
不过,无论商家的尺码标准如何定,都不应该将大众审美引向畸形和病态。每个人的体型有所差异,环肥燕瘦各有各的美,一味鼓吹“白瘦幼”、误导女性审美显然不可取。正如一些媒体所评论的,除了相关厂家和商家应检视自我,相关行业组织也该主动作为,有效化解这种持续升温的争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方证实:拜登已授权乌军使用美武器打击俄本土
- 经典新唱 女高音歌唱家尤泓斐唱响新版《太阳岛上》
- 同济大学回应学生午餐盒饭吃出异物:未发现寄生虫及虫卵情况
- 张家界武陵源开启研学“旅行季” 发布研学产品线路
- 日本一架客机驾驶舱窗户出现裂痕 机上载有31人
- “万里长江第一县”青海治多:“以旅彰文”展源头人文之美
- 17年义务“护飞”:吉林敬信湿地村民喜迎雁来
- 民间文物收藏渐热 山西太原施政规范文物交易
- 华夏航空正式复航重庆至万象往返航线
- 广西安徽等地有强降雨 华北东北等地将有强对流天气
- 按摩椅触20%“红线”,公共服务不能丢普惠属性
- 8月份中国彩票销售同比增长2.7%
- 刀光剑影里的匠心传承
- 中国儿童中心举行中秋主题活动
- 特斯拉第二季度全球交付46.6万辆 同比增长83%
- 洋山港第三艘清洁燃料加注船完成首次加注
- 芳梅教育慈善信托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
- 咖吧书店吸引“Z世代” 多地名人故居升级新场景
- 老情怀能否催生饮料新巨头?
- 北京元宵汤圆抽检 样品未见问题
- 热门推荐
-
- 居家生活中的防控细节:科学佩戴口罩 讲究个人卫生
- 第七届进博会招展进度快于往届
- 杭州发力质量提升强企强链 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石
- “工人院士”陈景毅:国之重器“焊”卫者 在细微处见真章
- 焦点访谈:大国有“数” 结构优化 提质升级
- 多国外长在沙特就叙利亚问题举行会谈
- 加拿大野火数量远超年均水平 多省份实施禁燃令
- 中国在WTO起诉土耳其电动汽车和其他车辆进口限制措施
- 青海省拉面行业百人角逐“技术能手”
- 2023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论坛聚焦融合升级
- 河北省红十字会本级单日接受社会捐款891.36万元
- 英国留学难度是否增加?
- 孤店子镇:城镇化建设中的幸福故事
- 十九大以来中国公安机关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5000余名
- 安徽省启动地理标志保护运用促进工程
- 埃及发生两车相撞事故致6人死亡
- 郑小瑛:岁月从不败青春
- 杭州放宽小客车指标政策 增设“直系血亲”类其他指标
- 珠江流域暴雨区内部分中小河流或发生超警洪水
- 瓣瓣同心丨京津冀协同发展 让“小晶体”走向“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