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辜负脚下的土地:“传统农业村”走向“共同富裕村”
山西襄垣,冀家岭村推行农业土地生产“大托管”模式,从“传统农业村”走向“共同富裕村”。 郭伟哲 摄
中新网长治5月26日电 题:不辜负脚下的土地:“传统农业村”走向“共同富裕村”
作者 高瑞峰 邓蓉
“农户负责‘点菜’托管,合作社负责‘包桌’种粮。”26日,山西襄垣冀家岭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秦培芝介绍,规模化种植和全程机械化作业托管服务,每亩地年均为农户带来了300元左右的增收。
“以前,农户个人种地,在种、管、收等方面成本很高,辛辛苦苦忙碌一年,粮食的产量和品质都上不去。托管服务改变了传统小农经济‘单打独斗’的种田方式,提高了土地收益,还不耽误农户外出务工。”秦培芝说。
冀家岭村属传统农业村,面对老龄化、空心化和人流少、收入低等问题,该村推行农业土地生产“大托管”模式,发展特色种植、订单育苗等,破解土地“碎片化”、农村“空心化”、规模经营难、良种良法推广难等困境。
托管土地2600亩,引进种植能人,采用“村集体+合作社+承包户”模式发展大棚经济,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生猪……冀家岭村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农村土地资源价值提升的出路,多元发展拓宽民众增收渠道。
“每天8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挣个两万元不是问题。”冀家岭村蔬菜育苗基地务工的村民韩庆丰说。像韩庆丰一样,在该育苗基地务工的村民有30余人,负责移栽、起苗、运送等。
“今年种的300万株青椒苗全是预定的,收益预计突破50万元。”冀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李晓君介绍,合作社负责寻找市场主体,“客户要什么,就种什么”,订单育苗将田间地头变成了“直销市场”。
此外,冀家岭村发展采摘园、生猪养殖,持续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同时,深挖村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今,冀家岭村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多点开花”。
“不辜负咱脚下的土地。”秦培芝和村民聊着土地上的新变化说,合作社不仅要当好“田保姆”,还要把新品种、新技术和好种子、好经验用到田间地头,让乡邻在家门口鼓起钱袋子,过上好生活。(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农业农村部:将符合条件的现代设施农业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
- “中国好人”马昌杰: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成为与人方便的桥
- 2024“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季启动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苏皖等地有雾和霾
- 2023南亚国际书展将于11月下旬在尼泊尔举办
- 世界粮食计划署宣布暂停在加沙地带行动
- “关注森林·探秘武夷”科考活动走进闽江源
- 受台风影响 广西部分江河可能出现警戒水位左右洪水
- 深圳通报某工地发生火情:现场无人员伤亡 起火原因待调查
- 一座书城 万家墨香
- 重庆展出百位工艺美术大师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精品力作
- 文明之美看东方|“长江呼叫黄河” 来良渚看四千年前的文明交融
- (改革进行时)从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保体系看中国民生领域改革
- 中国安能转企改革六周年:完成270余次重大抢险战斗
- 世界最大单机容量冲击式机组转轮制造成功
- 《财米油盐》|关于买车,这三个文件你了解吗?
- 浙江龙游浦山“三月三”:猪场变秀场 同心秀和美
- 从不说“欢迎光临” 浙江嘉善咖啡店“无声”胜“有声”
- 农耕技艺比拼有农趣 2024年湖南省第七届农耕大赛安江开赛
- “火锅”跨界融合杂技 舞台剧《功夫火锅》在重庆首演
- 热门推荐
-
- 欧盟中国商会:对欧盟推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表示强烈不满
- 台湾书画家赴贵州开启春日写生之旅
- 脑机接口设备植入人脑前景如何?
- 专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主任徐丛剑 :我为什么要倡导生育教育?
- 今年5月台湾接大陆及香港订单金额同比增长一成
- 广西柳州鲤鱼嘴遗址展示保护馆开馆 曾出土大量石器时代文化遗物
- 拜登:退出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是“正确的”决定
- 实体专辑花样百出搭售周边 明星出专辑卖实力还是卖情怀
- 将厨房改成卫生间为啥不行?律师:违反住宅设计规范
- 粤青两省建立互助基金 助推区域内慈善事业发展
-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针对议员希夫的谴责决议
- 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共话网络空间内生安全
- 科技特派员扎根江苏新沂农村传经送宝助力“甜蜜产业”
- 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飞船首次载人试飞
- 江苏溧阳文化旅游推介会走进北京
- 蔡威委员:完善罕见病药品进口流程
- 今年中国灾害频发为何还能粮食丰收?农业农村部回应
- 徐浩峰新片《入型入格》杀青 陈坤吴磊演兄弟
- 贵州乡村卫生室“变形记”
- 甘肃特色农产品出口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