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灾害频发为何还能粮食丰收?农业农村部回应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农业农村部23日对外宣布,今年中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全年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但今年汛期中国灾害频发,多地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为何还能实现粮食丰收?农业农村部官员对此进行回应。
在当天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今年华北东北局部洪涝,西北局部干旱,造成受灾地区粮食减产,重灾农户甚至绝收,令人非常痛心。在这种情况下,全国粮食还能丰收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局部灾情重,但全国整体灾情较轻。8月初,洪涝灾害造成了河北保定、廊坊,黑龙江五常、尚志等粮食减产,8月下旬高温少雨造成了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减产,一些受灾严重的乡镇、村组、农户甚至颗粒无收,但对全国影响总体有限。
以黑龙江五常为例,潘文博说,当地水稻大县今年洪涝受灾130万亩左右,占当地水稻面积的一半,对当地影响非常大,但放到全省、全国来看仅占黑龙江水稻面积的2%、全国水稻面积的0.3%,比重相对较小。据农情调度,截至目前,旱涝风雹、高温热害、低温冷害等灾害共造成全国农作物受灾1.45亿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少2850多万亩,与近5年平均值相比少1.08亿亩。今年是近年来农业灾情较轻的年份。
二是洪涝灾害重,但旱灾相对较轻。干旱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最大的灾害,常年因干旱造成的受灾面积占整个受灾面积的42%。今年灾害主要是洪涝,占受灾面积一半左右,干旱占整个受灾面积的30%,明显低于常年平均值。且中国有10亿亩左右是旱作雨养农业,这些地方基本“靠天吃饭”。多年农业生产经验表明,雨水多的年份对粮食生产相对有利。
三是没有受灾的地区增产较多,弥补了灾区损失。潘文博说,今年没有受灾的区域光温水匹配得好,可以说“风调雨顺”,加上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没有受灾的区域作物长势明显好于常年,增产非常明显,有效弥补了灾区损失。
他表示,目前,北方秋收在扫尾,南方的晚稻、晚秋作物还没有大面积收获,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各地根据作物成熟时间调度好机具,抢时抢晴收获,及时烘干晾晒,确保颗粒归仓。(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长三角供销大集在江苏扬州开幕 民众零距离体验“土特产”风味
- 《底线》主演蔡文静:诠释新时代法官须把握“分寸感”
- 东北亚地区各国共谋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 467名美国华裔青少年寻味亚运 “跨古今”感受中国魅力
- 黑龙江文旅推介上新活儿 现场“花式”重温今冬热点
- “孤岛”粤北江湾镇道路、电力等已基本恢复
- 韩国浦项制铁一家工厂再次发生火灾 暂无人员伤亡
-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全年增长能否达标?
- 坐着动车畅游三星堆九寨沟 “熊猫专列·什邡号”在成都首发
- 湖南长沙开通中部地区首条直飞蒙古国航线
- 中国证监会部署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
- 商务部: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1.5%
- 淄博干警的“涿州周末”
- 如何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
- 唐宁街10号新主人:基尔·斯塔默
- 以作品见证时代变迁 蔡骏作品研讨会举行
- 近50家中外企业签约参展第二届链博会
- 夏至已至,针灸如何祛湿健脾?
- 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宁夏分赛启动
- 沈阳故宫展出西泠印社社员作品 展现传统书画篆刻艺术
- 热门推荐
-
- 北京国际车展观察: 新能源汽车呈现三大趋势
- 国家电影局启动“跨年贺岁 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
- 美媒:多名议员赴纽约陪特朗普出庭 共和党国会议程受影响
- 广西赴港推介6条秋游广西精品线路
- 77000吨多用途纸浆船在大连命名交付
- 陈旭大使在人权理事会发言 阐述中方在斯里兰卡有关问题上的主张
- 【世界说】大规模枪击增速骇人、校园枪击频繁发生……美媒:美国枪支暴力相关统计数据在今年独立日前创新高
- 武汉轮渡发布紧急运营调整通告
- 疆品南下粤品北上 粤新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超38亿元
- 民政部集中回应离婚冷静期、结婚无需户口簿等热点
- 宁东基地一公司发生爆燃事故 致3人遇难、2人失联
- 燕郊爆燃事故初步判断为燃气管道泄漏
- 透视前三季度金融数据:货币总量增速趋稳回升 金融活水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 韩国解除紧急戒严令
- 第七届全国消防搜救犬技术比武竞赛在济南举行
- 上海浦东爱乐乐团挂牌一周年 海归艺术家奏响中外名曲
- (新春走基层)“义新欧”中欧班列义乌平台春节假期日均发运超8列
- 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两年居中国第一
- 长沙上演国风簪花秀 展示千年簪花文化
-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 各类物资加紧补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