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在山西太原开馆
中新网太原1月16日电 (高雨晴 胡健)1月16日,“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在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开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晋祠学”碑刻文化研究保护成果回馈国内公众的首展。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曹维明介绍,该展重点讲述了佛都太原、武则天与华严石经、石经价值以及石经保护研究历程等内容,再现了大唐北都晋阳的历史风貌、武周政治文化、佛经经典内容、佛教宗派的起源、唐代书法艺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文化积淀。
晋祠,这处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三晋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地。而唐刻华严石经更是晋祠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华严经石刻唯一完整、最早的80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石刻版本,为唐代佛教文化遗珍,有着极高的历史、佛学、文物、艺术、书法价值。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坐落于晋祠博物馆浮屠院内,走进陈列馆,仿佛踏入了一条穿越千年的文化长廊。这些石经刻于唐代,历经岁月的沧桑洗礼,依然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罗炤表示,晋祠·唐刻华严石经不但是三晋大地悠久文化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当地人民为保护文物勇于牺牲的传统美德。
“从石经学角度而言,它是我们探究古代石经镌刻工艺、传承脉络的关键样本。其镌刻风格独特,工艺精湛,为石经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依据。在考古学领域,华严石经的出土与发现,为我们还原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宗教活动等提供了重要线索。于文献学,它是一部鲜活的典籍。其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校正和完善古代佛教文献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佛学层面来说,华严石经蕴含着深邃的佛教教义和思想,是佛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罗炤说,因此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的开放,对华严石经的保护、传承、利用意义深远。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晋祠唐刻华严石经规制最高、规模最大,是研究佛学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市校合作学术研究为展陈提供了强力支撑,“我们将建更多的好馆,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百姓家门口,讲好晋阳文化、三晋文化”。(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线上回家”邀客家人云游洛阳
- 无论远方还是附近,博物馆都是美好生活
- 聚焦气候变化与绿色农业 中比科技交流研讨会举行
- 既是稳压器又是储存器 这个巨型“充电宝”不一般
- 徽评:描摹金秋好“丰”景,农业“金扁担”越挑越稳
- 暹粒吴哥机场通航为柬埔寨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
- 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遇袭身亡
- 美环保署前负责人:“毒火车”脱轨地区的环境显然有问题
- 58岁民警徒手爬楼搭救八旬老人
- 共绘畲乡新图景 浙江民进与景宁开启全面战略合作
- 哈萨克斯坦卫生部长:坠机事故中有6人生还
- 福建霞浦昼夜紧急排涝 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
- 税惠添力“亚运经济” 助“绍兴制造”走向世界舞台
- 山西:毒品重刑案件减少 大宗毒品案数量下降
- 加拿大:冻结对以色列新武器出口
- “加长版”三伏来了!全国多地将开启“蒸烤”模式
- 庆祝龙年春节 多国相继举办新春文化活动
- 自行服药需警惕这些用药误区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重庆警方“全链条”铲除一跨境网络赌博团伙 参赌人员逾10万人
- 热门推荐
-
- 2023明文化论坛:定陵出土金冠凤冠64年后再聚首
- 铜奔马故里甘肃武威:焕“新”而行
- 北京再生水占年总用水量三成
- 工信部通报27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
- 上海高铁崇明站预计今年开工 效果图公布→
- 清明节假期江苏“春日经济”热力十足
- 老易、郎朗沈阳见,没想到“春晚等着你”还是连续剧
- 甘肃夏河畜牧业催开牧民“致富花”
- 湖南三条铁路国际贸易通道年发运量齐上千列
- 乌媒:荷兰国防大臣称F-16战机将于近期抵达乌克兰
- 跨国公司高层汇聚重庆 为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建言献策
- 安徽马鞍山造新能源叉车如何从郑蒲港走向世界?
- 上周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595.8万吨 环比增长4.52%
- 广州至汕尾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旅客赶尝“头啖汤”
- 埃塞俄比亚致力“一带一路”获得成功——专访埃塞前总统穆拉图
- 2024政企数智化转型十大关键词发布
- 西安机场“五一”假期运输旅客65万余人次
- “2023中俄端午节”活动凸显中国俄罗斯文明交流互鉴之美
- 小龙虾也有大学问,你吃对了吗
- 西安至塔什干全货运航线复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