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攻略平台韩国用户访问量翻三倍,蟹粉小笼、红烧肉、馄饨成为本帮菜必吃美食
挤爆外滩、武康路、田子坊;打卡蟹粉小笼、红烧肉、大馄饨、炸猪排…….在过去的两个多月,上海成为众多韩国人到访中国的第一站,“周五下班飞上海”成为韩国旅客的常态。据上海海关统计,2024年12月,上海浦东机场口岸进出境韩国籍游客超13万人次。据观察,打卡地标景点、尝鲜本地美食已成为韩国游客在沪日常;用线上攻略平台找店、评价、取号排位则成为他们的新技能。
本地生活攻略型内容平台大众点评的数据也印证了这股“韩潮”,11月以来,平台韩国用户日访问量持续攀升,总访问量环比增幅接近40%,最高单日访问量相较免签政策落地前增长超过300%。据平台数据观察,11月以来,韩国游客在沪最爱烤肉、本帮江浙菜、韩国料理品类,上述品类餐厅评价区韩文内容增幅最多。正餐小吃之外,霸王茶姬等网红奶茶饮品店、洗浴汗蒸等休闲娱乐商家的评价区也留下了韩国游客的足迹。
“除了大白兔奶糖外,来上海的韩国游客,几乎人手一份蟹粉小笼包。”莱莱小笼作为上海“必吃榜”上主营小笼包的特色餐厅,成为韩国游客来沪旅游的必打卡美食店。据餐厅相关负责人透露,近两周店里的韩国客人以及各国外籍客人占比能超过20%,最喜欢点的是招牌蟹粉鲜肉小笼,也会尝试馄饨、猪排等本地特色菜。
“莱莱小笼的‘必吃榜’门店是老店,位置刚好在南京东路旅游区附近,处于上海老石库门街区,加上店里的传统上海美食,自然成为了外籍游客感受上海文化的窗口。”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国外美食网红的推荐,不少韩国客人是被国内友人,或者常驻上海的韩国朋友带来的,这类客人一般是看了点评的‘必吃榜’选了我们店。”据他介绍,“必吃榜”作为一张上海城市美食名片,一直都是外地游客感受上海美食文化的权威参考,“这波韩国人来沪热潮里,榜单上像莱莱这样代表本帮美食的老店更容易受到关注。”
韩国游客的打卡热更是让不少国内食客“反向种草”,在大众点评莱莱小笼“必吃榜”门店的评价区,有用户写道:“来体验一下上海的含韩量,感觉身处国外,各国语言都有。吃了这么多小笼确实一直没来过莱莱,跟着韩国友人来打卡,味道确实不错。”
据上海“必吃榜”餐厅人和馆蓝总介绍,韩国人喜欢吃肉,来店里必点本帮金牌红烧肉。“现在每天都有十几桌的韩国客人,因为我们是正餐餐厅,家庭型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的居多。”蓝总表示。
而钟爱“蟹粉”的韩国游客,也捧红了人和馆的“蟹粉捞饭”。“可能是因为韩国没有这样的烹饪手法,所以又新奇又喜欢。”蓝总告诉记者。此外,生煎包、小笼包等“地标属性”美食也备受喜爱,“在韩国人眼里,上海差不多就等于生煎、小笼包。”记者在现场看到,人和馆独具上海海派风情的环境和菜品,能让韩国游客沉浸式透过美食感受本地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游客到了中国,还入乡随俗地用起了本地线上平台,来提升自己的用餐体验。据人和馆店员反馈,还有一部分韩国客人学会了使用大众点评,线上取号排队。“我们必吃榜门店一到饭点基本都得排队,提前取号能大大节省现场等位时间,方便安排别的行程。”除了慕名而来打卡的韩国食客,在人和馆的等位区,常常能看到泰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客人的“大杂烩”。“这很符合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气质。”蓝总表示,希望这种国际美食交流、融合的氛围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大众点评作为聚焦本地生活的种草型内容平台,其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内免签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近期,平台也将在大众点评“英文版”的基础上,联手热门商圈及商家推出更多“外国人友好”新举措。“线上,我们将推出‘必吃榜’英文版榜单、韩文上海美食打卡攻略等新产品,线下为热门‘必吃榜’商家提供中英韩三语海报,为更多外籍游客来华提供更好的吃喝玩乐体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照护在远方
- 聚焦象群北移南归 中国科技馆推出“与象同行”主题科普活动
- 江苏推动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高效办成
- 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出口“空空中转”转关业务完成
- 快讯: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
- 芳梅教育慈善信托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
- 福建高校搭建“乡土文化”集市 青年学子分享家乡文化
- 金正恩指导朝鲜无人攻击机性能试验 观摩打击飞行试验
- 外媒:美军对伊拉克发起空袭
- 浓烟滚滚!日本北九州市突发火灾 消防员赶往现场
- “点读机女孩”的病情不是肆意炒作的题材
- 中国多地气温逆势大回暖 专家:全球变暖影响冬季气温
- 4月中国汽车销量预计与上月基本持平
- 海南屯昌:立足“香”产业 做好“香”文章
- 北京中轴线文化探访路已经初步建设形成
- 为什么航班总停在“远机位”?
- 因建筑质量问题 英国逾百所学校开学前被勒令关闭
- 俄罗斯学者伊萨耶夫:“中国方案”深刻影响世界
- 莫言、梁晓声、刘震云一同亮相 对话基层作家
- 平安私人银行解答AI时代的教育命题:未来型人才的成长选择
- 热门推荐
-
- 《大道薪火》总导演宋业明:重大题材创作有意义,因为它是历史的真实
- 德国投资外流趋势难遏
- 美国俄亥俄州居民接连出现病症 担忧列车脱轨事故影响长期化
- 尼日尔政变军人宣布关闭领空
- 2024-2025年度印度植物油进口量预计将下降
- “艺汇丝路—丝路童心”画展开展 多国儿童绘敦煌
- 外媒:伊朗萨拉万地区发生袭击事件 5名伊朗士兵死亡
- 冯巩当选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
- 成都通报在建地铁站路面塌陷:系自来水管自然爆管导致
- 复兴号家族将再上新 时速或达450公里!
- 西藏自治区司法厅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 制定专项活动为民办实事
- 三星堆遗址典型重器即将集中亮相
- 山西交城移风易俗解开“人情枷锁” 降低民众负担
- 辽宁省庄河市发生一起命案致6人死亡 警方通报
- 建设银行启动2024年“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 中央气象台: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 台风“摩羯”持续增强 广东多条海上航线停运
- 啤酒节带火一座城
- 看似“灭火”实则“拱火” 美国对以色列提供武器遭批
- 青海基层社区服务中心安宁疗护:温暖生命最后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