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攻略平台韩国用户访问量翻三倍,蟹粉小笼、红烧肉、馄饨成为本帮菜必吃美食
挤爆外滩、武康路、田子坊;打卡蟹粉小笼、红烧肉、大馄饨、炸猪排…….在过去的两个多月,上海成为众多韩国人到访中国的第一站,“周五下班飞上海”成为韩国旅客的常态。据上海海关统计,2024年12月,上海浦东机场口岸进出境韩国籍游客超13万人次。据观察,打卡地标景点、尝鲜本地美食已成为韩国游客在沪日常;用线上攻略平台找店、评价、取号排位则成为他们的新技能。
本地生活攻略型内容平台大众点评的数据也印证了这股“韩潮”,11月以来,平台韩国用户日访问量持续攀升,总访问量环比增幅接近40%,最高单日访问量相较免签政策落地前增长超过300%。据平台数据观察,11月以来,韩国游客在沪最爱烤肉、本帮江浙菜、韩国料理品类,上述品类餐厅评价区韩文内容增幅最多。正餐小吃之外,霸王茶姬等网红奶茶饮品店、洗浴汗蒸等休闲娱乐商家的评价区也留下了韩国游客的足迹。
“除了大白兔奶糖外,来上海的韩国游客,几乎人手一份蟹粉小笼包。”莱莱小笼作为上海“必吃榜”上主营小笼包的特色餐厅,成为韩国游客来沪旅游的必打卡美食店。据餐厅相关负责人透露,近两周店里的韩国客人以及各国外籍客人占比能超过20%,最喜欢点的是招牌蟹粉鲜肉小笼,也会尝试馄饨、猪排等本地特色菜。
“莱莱小笼的‘必吃榜’门店是老店,位置刚好在南京东路旅游区附近,处于上海老石库门街区,加上店里的传统上海美食,自然成为了外籍游客感受上海文化的窗口。”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国外美食网红的推荐,不少韩国客人是被国内友人,或者常驻上海的韩国朋友带来的,这类客人一般是看了点评的‘必吃榜’选了我们店。”据他介绍,“必吃榜”作为一张上海城市美食名片,一直都是外地游客感受上海美食文化的权威参考,“这波韩国人来沪热潮里,榜单上像莱莱这样代表本帮美食的老店更容易受到关注。”
韩国游客的打卡热更是让不少国内食客“反向种草”,在大众点评莱莱小笼“必吃榜”门店的评价区,有用户写道:“来体验一下上海的含韩量,感觉身处国外,各国语言都有。吃了这么多小笼确实一直没来过莱莱,跟着韩国友人来打卡,味道确实不错。”
据上海“必吃榜”餐厅人和馆蓝总介绍,韩国人喜欢吃肉,来店里必点本帮金牌红烧肉。“现在每天都有十几桌的韩国客人,因为我们是正餐餐厅,家庭型和几个朋友一起来的居多。”蓝总表示。
而钟爱“蟹粉”的韩国游客,也捧红了人和馆的“蟹粉捞饭”。“可能是因为韩国没有这样的烹饪手法,所以又新奇又喜欢。”蓝总告诉记者。此外,生煎包、小笼包等“地标属性”美食也备受喜爱,“在韩国人眼里,上海差不多就等于生煎、小笼包。”记者在现场看到,人和馆独具上海海派风情的环境和菜品,能让韩国游客沉浸式透过美食感受本地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游客到了中国,还入乡随俗地用起了本地线上平台,来提升自己的用餐体验。据人和馆店员反馈,还有一部分韩国客人学会了使用大众点评,线上取号排队。“我们必吃榜门店一到饭点基本都得排队,提前取号能大大节省现场等位时间,方便安排别的行程。”除了慕名而来打卡的韩国食客,在人和馆的等位区,常常能看到泰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客人的“大杂烩”。“这很符合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气质。”蓝总表示,希望这种国际美食交流、融合的氛围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大众点评作为聚焦本地生活的种草型内容平台,其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内免签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近期,平台也将在大众点评“英文版”的基础上,联手热门商圈及商家推出更多“外国人友好”新举措。“线上,我们将推出‘必吃榜’英文版榜单、韩文上海美食打卡攻略等新产品,线下为热门‘必吃榜’商家提供中英韩三语海报,为更多外籍游客来华提供更好的吃喝玩乐体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十高铁商洛西站顺利封顶
- 江西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善建成长·总台春晚龙年压岁金上市发布会在京成功举行
- 福建稳经济观察:以公正法治稳预期强民企信心
- 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恢复向好态势
- 缅甸仰光发生一起爆炸 致6人受伤
- 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运抵作业海域
- 山西营商环境改革进入3.0版 多部门联动厚植经营主体发展沃土
- 在玉雕国魂中共享文化大餐 电视剧《宣武门》热播
- 山西岢岚:从电器变化看宋家沟移民新村发展
- 中国前三季度经常账户顺差2413亿美元
- 上海完成对59家供博食品原料供应商、供餐单位的食品安全评估工作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聚焦“三农”:如何夯实乡村振兴“耕”基?
- 品桂花酒赏中秋月 广西桂林“桂花”香飘海内外
- 上海“全城花开”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国光谷:“一束光”照亮一座世界级创新城
- 欧盟发布关于中国存在市场“严重扭曲”报告 商务部回应
- 51名法国友人贵州开启人文与健康交流之旅
- 中国阳江核电站年度上网电量首破500亿度
- 伊朗与马尔代夫发布联合声明 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
- 热门推荐
-
- 缪又凌的彩墨画世界:中西合璧,架起友好交流之桥
- 新疆巴州秋日草原云海景观 云奔雾涌宛如浪涛
- 海南省已发现395种外来入侵物种
- 擦亮质量名片 “中国制造”构筑经济新优势
- 两项新团标发布实施,平安再为居家养老行业输出新标准
- 额贺福志郎当选日本新一任众议长
- 与孩子一起读书 儿童文学作家张国龙分享会举行
- 西藏航空举办招聘会促进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及退伍军人就业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福州鼓岭!
- “玫瑰国度——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河北开展
- 一穿高领衣服就头晕?小心“衣领综合征”
- 守好“龙舟尾水” 防汛也要防暑
- 海南陵水发展数字经济 影视短剧产业渐起
- 学者:真正的“防沉迷”是让孩子在网络平台学到知识
- 两岸旗袍文化节厦门秀华服风尚
- 存在心肌炎表现的患者切忌强行复工
- 两部门:推动中试软硬件补短板、锻长板 解决堵点卡点断点问题
- 电梯坠落致3死17伤,目击者:疑似钢缆断裂
- 开启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新征程 各界同庆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 中国出口每4辆汽车中有1辆“安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