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远方还是附近,博物馆都是美好生活
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圆明园遗址公园门票售罄。因为属于室外博物馆,圆明园面积很大,门票相对宽裕,有网友计算了一下时间,这是1860年以来第一次门票全部售罄。与此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也全部约满。
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五一”期间,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一级馆均达到游客接待上限。
博物馆成为热度爆表的目的地,北京如此,全国如此。
“五一”期间,黑龙江全省博物馆、纪念馆全面对外开放,接待观众超过74万人次,创历年同期人数新高;四川的武侯祠博物馆等重点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和门票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200%;河南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累计进馆192.9万人次、开展惠民文化活动(线上+线下)2039场……
如果说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参观博物馆是最快了解这座城市的方式,一眼千年、一眼千里;那么对于本地人来说,还要常去家门口的博物馆吗?有数据显示,“俺也一样”。
“五一”假期,江西全省博物馆客流超220.3万人次,创历年同期客流新高峰,瓷都景德镇、革命圣地井冈山、省会南昌、庐山等热点城市和景区的大中型博物馆自不用说,接待人次较2019年增幅超151%至410%;而以本地客流为主的市县级博物馆,也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11%至19%。
无论博物馆在远方还是附近,年轻人都爱逛,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首先,博物馆的参观方式从单向的观看,发展为多元的沉浸。曾经,观众与博物馆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人-玻璃-展品”,这样的参观方式直观且高效,并非一无是处,但人与博物馆之间已经有了更多互动的可能性。
致力于与国际主流文化机构和世界级博物馆合作的遇见博物馆,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地建馆,除了实物展览,还推出光影展、文创制作、网红打卡地等各类沉浸式体验。5月27日推出的“奥西里斯的复活”夜间情景式探秘,将开启古埃及众神之国的时空之门,堪称现实版的“博物馆奇妙夜”。
当剧本杀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博物馆也紧随其后,相继推出博物馆剧本杀或者实景互动产品:长沙博物馆的《法门梦影》、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古墓探秘》、观复博物馆的《“观复猫”奇谈话本》、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的《越博奇妙纪——穿越历史来看你》……沉浸的方式不止一种,得听年轻人怎么说。
其次,博物馆的空间不再局限于馆舍天地,而走向大千世界乃至元宇宙。故宫博物院在紫禁城建成600年的2020年,上线了“数字故宫”小程序,并不断迭代,不管是游故宫、逛建筑,还是赏文物、看展览,数字故宫可以“一站式”满足用户需求。
需要强调的是,元宇宙博物馆并不是把现实中的博物馆“照搬”至虚拟空间,而是需要有它更大的作为。比如为了重建消失的过去,湖南博物院运用三维影像制作技术,结合AR、VR技术,再现了宋朝人的“慢生活”;再比如为了穿越时空的长河,敦煌研究院打造的“数字藏经洞”在今年4月上线,用户可以用手机屏幕“穿越时空”,“亲自参与”从洞窟开凿、封藏万卷、重现于世、文物流散到再次聚首的全过程。
有了元宇宙的博物馆,自然还有元宇宙的藏品。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以“古蜀金沙”为题,推出“浮面”“白藏之衣”“虎虎生威”“福泽满天”4款数字藏品,几万份藏品上架50秒便被一抢而空;今年4月,上海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联合推出晋侯稣钟数字藏品,让分藏两馆的国宝级文物在元宇宙珠联璧合。
最后,年轻人本身正在成为博物馆之城的一部分。2021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国家文物局也明确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博物馆之城”、建设“博物馆小镇”。据不完全统计,北京、西安、南京、成都、广州、佛山、深圳、长沙、洛阳、郑州、大同、杭州等多个城市已提出要打造“博物馆之城”。
拥有洛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众多“网红博物馆”的洛阳,正在从一座十三朝古都发展为博物馆之城。今年“五一”期间,其文博场馆累计接待游客50万余人次,35岁以下的游客占比超过60%。
现在的洛阳街头,汉服已成为年轻人的常服,在博物馆分分钟上演穿越大戏。而博物馆也乐意“共襄盛举”,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洛阳博物馆馆长将在线开通“馆长说”栏目,在云端讲解汉服之美;身穿全套传统汉服、妆发齐全的观众,可半价游览洛阳博物馆的“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特展;当天着汉服的观众进入洛阳博物馆数字馆,可免费观看数字电影《洛神》……博物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定是年轻人。
世界上第一座公认的公共博物馆,是诞生于1683年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这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一座大学博物馆,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毕业生收藏的艺术品和动植矿物标本捐献给了牛津大学。伴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平等、自由、民主等观念深入人心,博物馆从私人的“藏宝室”走向公共的展示厅。
20世纪初期,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博物馆在中国的建立打下基础。晚清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于1905年在家乡南通创建了南通博物苑。这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之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起博物馆或陈列室。
博物馆是古老的,也是永远青春的。它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侧面,它的发展总是与当下最流行的思潮或观念契合。一座博物馆的馆史,有时候本身就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家国史。比如故宫,从明清两代的紫禁城,到1914年,武英殿、文华殿及咸安宫旧址改建陈列室并辟为“北京古物陈列所”,再到192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
在600年的时光中,故宫从皇宫成为博物馆,又从“到此一游”的景点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的据点。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当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与博物馆热情相拥,这就是美好生活。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法国小伙夏尔眼里的新疆十大文物宝贝⑦:唐益谦、薛光泚、康大之请给过所案卷
- 总台《和美乡村新春会》今晚首播,节目单官宣来啦!
- 2023(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喀什地区“揽金”逾148亿元
- 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累计同比增长17.9% 研究创造试验活动加强
- 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主席和秘书长在国际民航日强调推进创新
- 应对“乙类乙管”后首个清明节 多地出招儿应对祭扫高峰
- 兰州职教学子竞技“十八般武艺”:闻香识药 听音辨故
- 中国利用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
- 经济持续向好叠加高温天 深圳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
- “百列万人”游新疆暨“京和号”旅游列车发车仪式在京举行
- 精准识别高效办税惠“真金” 湖南税务助325万户企业轻装前行
- 夏至已至,针灸如何祛湿健脾?
- “AI科学家”登场 科研自动化时代来了?
- 实施窃听窃密 蓄意嫁祸他国——揭秘美国政府机构实施的网络间谍和虚假信息行动
- 东海进入伏季休渔期 进口海鲜填补民众餐桌
- 美国向乌克兰再提供4亿美元军事援助
- 广州新编历史粤剧《文成公主》10月将赴港演出
- AI赋能高原战“虫” 守护肝包虫患者健康
- 从家政服务员到中国作协会员 范雨素:筹备8年出版首部长篇
- 张青松任中投公司党委书记
- 热门推荐
-
- “梦想大篷车”:8年间行驶逾17万公里、为孩子带去近千节“梦想课程”
- 上线32省份、覆盖近450万人 “光明影院”让视障观众也能“看”大片
- 车企推“保值回购” 新能源车竞争拼价格更要拼价值
- 6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149元 上调2个基点
- 新疆兵团冬小麦连片单产全国第一的奥秘何在?
- A股互联网电商、半导体板块周五走强
- 通胀高企银行倒闭,民众担忧难消 拜登支持率跌至38%
- 陕西考古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
- 2023年新疆各级各类博物馆接待人次创历史新高
- 14名终末期肝包虫病患者从青海转诊抵京接受治疗
- 归芯科技获2024“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特等奖
- 广东珠海发生2.1级地震
- 入梅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创历史同期第二多
- 袁娅维:祝大家与家人共度美好的中秋佳节
- 用户普及率超过50% 5G应用深入千行百业
- 著名导演何平去世 代表作有《天地英雄》《双旗镇刀客》
- 海棠春花文化节将在北京陶然亭公园开启 北美海棠品种亮相
- 求职季来了!应届毕业生偏爱哪些行业?前三名出炉
- 曲港高速肃宁互通至京台高速段通车
- 直播间里的“相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