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文化特派员:我在这里“种”文化
2024年,在浙江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儿。1500多个村子每个村都迎来了一个陌生人。他们不做买卖不耕地,而是专门想点子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近一年过去了,这些陌生人变成了村民们的家人,而他们和村民一起种下的文化种子,也正在生根发芽,开出璀璨的精神富裕之花。
2025年新年这一天,浙江丽水溪头村里,龙泉青瓷的开窑仪式演出又开始了。锣鼓声中,游客也加入其中,感受着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独特魅力。
参加开窑仪式表演的都是溪头村的村民,龚丽红也是其中一员,今天,她的角色是烘托气氛的鼓手。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村民 龚丽红:每次打鼓我都很卖力的,我们在村礼堂那里排练。吴老师会指导我们。
文化特派员把优质文化资源送达基层
龚丽红口中的吴老师叫吴茂英,她可不是普通的老师,而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博士生导师。2024年5月,她多了一个新身份,溪头村的文化特派员。
和吴老师一样,2024年,浙江省内一千五百多名来自高校、文化文艺学会等的专业人士,和1500多个村结成了对子。通过他们的专业特长,把优质文化资源送达基层,让老百姓在乡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过程中,也能同步感受到精神的富足。对于吴茂英来说,她和溪头村的不解之缘,要从2024年年初说起,在去溪头村做文化特派员之前,她就帮村里申报了联合国旅游组织的“最佳旅游乡村”。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 浙江大学教授 吴茂英:因为我在乡村旅游研究以及国际组织交流方面有一些的经验,所以他们邀请我指导溪头村的申报工作,感觉特别有缘分吧。
然而以新身份再次走进溪头村的吴老师,最初的工作并不顺利。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 浙江大学教授 吴茂英:刚开始村民其实并不了解文化特派员这种制度,他们只是发现村里来了个不熟悉的人。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党总支书记 曾志华:因为我们村太偏了,杭州到这里要5个半小时。我第一印象是可能又是走个过场,或者讲几句客套话,肯定也会支持一点儿,但是没有那么深入。
村民们没想到,这个文化特派员较上真儿了。吴茂英开始深入了解村民的业余生活,发现大家内心深处很期望有所改变。
了解了村民的需求后,吴老师真的把文化老师请了进来。村里有不少爱好书法的,吴茂英就请来专业书法老师现场教学;有喜欢摄影的,就策划起乡村摄影展。几场活动下来,溪头村的生活味道有点不一样了。
村民 张则花:以前天天在家里很无聊,除了打麻将就在家里烧饭。我刚学这个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剪纸、拉二胡、品茶、打鼓,丰富起来的文化生活,让村里人的精气神在变足。
而吴茂英并不满足于此,她还想和村民一起干件大事——让村里传承千年的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真正变成金字招牌,给村民带来精神物质双丰收。
在吴茂英的启发下,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在小山村碰撞出新的火花。不少有着烧瓷手艺的村民们都加入其中,溪头村的共富工坊里,村民各式各样的手作瓷器吸引着远道而来的人们;村里的很多地方,也被改造成青瓷展示空间,大小瓷器都是村民们自己的作品。而在吴茂英的建议下,名为“不灭窑火”的演出不断增加场次、丰富内容,日夜讲述着这个小山村不一样的故事。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村民 陈佐林:游客来,我们就演出给他们看我们原来是怎么开窑的,吸引了很多的游客。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 浙江大学教授 吴茂英:我们也把他们送到龙泉市或者浙江省,以及出省的平台上进行表演,最近他们在市里拿了一个一等奖。在这过程中,我觉得村民对自身文化、对乡村文化的热爱进一步被激发出来。我们村民的这种文化自信就不一样了。
2024年春天,文化特派员吴茂英在溪头村种下的文化种子,如今已生根发芽。而吴老师这个外来的播种人,也变成了村民的家里人。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 浙江大学教授 吴茂英:现在我基本上走在大街上,到村民家一路走一路吃过去。很多村民见到我就说吴老师,又回来了。用回来这个词,不说又到了,又来了,在这里收获了一份认同感、成就感。
2024年11月,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公布,溪头村成功入选。这张金名片,给小乡村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 浙江大学教授 吴茂英:我们有好风景,我们有好文化,我们更有好村民,我们共同享受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我们普通的村民就是最好的展示窗口。
2024年,和吴茂英一样的1500多位文化特派员扎根田间地头。他们中,有的组织起农民龙舟大赛、让龙舟文化活起来;有的通过“民间厨王”争霸赛,让美食文化成为村里的新名片;有的在村里设计建造起乡村咖啡屋,还有的请来了美国全国大学体育学会的篮球队员们和大家一起打比赛,让大家在体育活动中感受文化魅力。千村千面,各具特色,文化特派员们发挥专长,调动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工作,让文化服务也成为“独家定制”。
从文化生活的丰富,到人居环境的改善,从文化瑰宝的传承,到文旅产业的创新,浙江的文化特派员正和村民一起,在美丽乡村里,建设更好的精神家园。2025年,这样的故事还在续写,文化特派员与广袤乡村的双向奔赴也仍在继续。
文化特派员推进两个文明双向奔“富”
现代化越往前走,物质生活越丰富,大家就越需要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和文化生活。浙江“千万工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浙江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就是深化“千万工程”,用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事实证明,文化特派员广受百姓欢迎,帮助乡亲们办成了很多好事,乡土文化激活了,乡村文化产业壮大了,文化的存量变成了经济增量,也变成了乡村振兴的热量、能量,文化特派员正推动着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向奔“富”。
(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十一”假期哈铁增开北京、杭州等方向28趟旅客列车
- 尼泊尔签发463张登顶珠峰许可证
- 暑期强体质,推荐这样练|健康过暑假
- 我国最大滩涂光储电站投产
- 京津冀三地首次联手推介土地 北京推介87宗540公顷用地
- 我驻多国使馆举办春节活动欢庆龙年新春
- 亲子关系超过学业压力 成为学生最大烦恼
- “神兽”出笼,云南推出寒假“生物多样性”十大研学旅行线路
- (杭州亚运会)“换徽章”成新潮流 多元文创留住亚运记忆
-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 计价器一秒跳一元?对“小马达”需溯源治理
- 青海玉树7名脊髓损伤者将手动滑行轮椅1300余公里奔向拉萨
- 财政部:将于10月30日在澳门发行50亿元人民币国债
- 11岁男孩骑行被碾压身亡 当以此为契机全面审视骑行热
- 一榫一卯一世界 中国首架全榫卯结构木制“直-20”亮相天津
- 青海柴达木盆地所属海西州年售电量已突破百亿千瓦时
- 吉林高校办中医药文化节 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医文化
- 新疆阿拉尔:盐碱地变良田 冬小麦长势好
- 追着雪花看新疆丨冰雪运动激活冬季旅游新动能
- OpenAI超700名员工要求董事会辞职 不然就去微软
- 热门推荐
-
- 海内外青少年“玩转”创意发明 在科创中寻乐趣
- 先睹为快!三星堆文物又双叒叕上新了!
- 现代越剧《绿水青山》唱响国话,何以赢得满堂彩?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小县城“吹”出大产业:“有汽车的地方,就有龙泉制造”
- 2022南国书香节参展图书超过1000万种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资讯有故事丨“中国专家的到来,让我们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 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 国际识局:拜登退选至少有两个原因!谁将与哈里斯一争高下?
- WTO总干事:推行供应链大规模回流效果适得其反
- 医药反腐又处理多人!他曾开“分赃大会”
- 德国数字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 新年金店纷纷打折,国际金价能否冲击3000美元?
- 豆瓣开分9.4,纪录片《众神之地》是如何做到的?
- 脱下工装换上红妆 288对新人在合肥骆岗公园举行集体婚礼
- 中国机电商会:欧盟若支持对华电动汽车征税将失去投资
- 北京疾控:流感疫情呈现降势 近一周乙流病毒为主要流行株
- 美国多个州议会大厦收到炸弹威胁
- 饮酒行为与受教育程度有关系吗?
- 【光明时评】筑牢医保基金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