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文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2025,开启人文交流新篇章
上合组织文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2025,开启人文交流新篇章(环球热点)
加强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是上合组织的温暖底色。成立20多年来,上合组织的人文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24年7月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中国正式接任上合组织2024年至2025年轮值主席国。过去几个月来,上合组织人文交流活动越发精彩纷呈。新的一年,上合组织框架内,来自不同民族、拥有不同文化的人们必将在进一步的交流中越走越近。
更多交流活动
上合组织人文交流之树越来越枝繁叶茂。
近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家协调员一行21人参访浙江杭州,探访西湖、西泠印社、中国丝绸博物馆、阿里巴巴集团、菜鸟集团等,体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能。
“这些作品承载着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民众的文化和价值观。”参观“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美术双年展”时,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说,这是属于上合组织成员国艺术家的艺术之廊。在西泠印社,巴基斯坦上合组织国家协调员巴特发现了一枚巴基斯坦文字印章。“可以看到,相通的文化紧密联系着各成员国,不间断的人文合作将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
在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青岛被赋予“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新角色。2024年7月,“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活动在青岛启动。此外,作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重点打造上合组织框架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文旅品牌——“上合之夏”系列活动。2024“上合之夏”活动季聚焦跨文化对话、旅游业发展、青年交流、媒体合作、历史和文化遗产等领域,开展20余类近百场特色活动。
“近几个月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等均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西北大学中亚研究院院长卢山冰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上合组织人文交流合作呈现出元首外交引领、高访带动、高端机制示范、双边多边结合的特点:成员国元首在人文交流合作上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更加牢固,组织协调作用更加显著;各成员国对本国与他国开展人文交流合作更加重视;成员国之间双边和多边人文交流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更多情感共鸣
上合组织发展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的“丝绸与丝路:从杭州到撒马尔罕”系列展览正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立博物馆展出,今年已是展览在撒马尔罕展出的第三年。乌兹别克斯坦上合组织国家协调员乌拜杜拉耶夫感慨道,撒马尔罕是中国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承载了无数文化交汇的故事。“我很高兴看到借助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两国人民正在产生更多情感共鸣。”
人文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支柱之一。2002年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将文化领域合作列入本组织宗旨与目标。20多年来,在成员国共同努力下,上合组织文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取得丰硕成果。
“20多年来,上合组织在人文交流合作上,形成了诸多合作机制,举行了一系列开创性活动,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民心相通和互利合作。其中,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成果突出、科技领域交流合作密切、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异彩纷呈、卫生领域交流合作全面发展。”卢山冰说,成果的取得源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成员国之间开展人文交流合作的基础,完全契合成员国的意愿和诉求;其二,成员国高层包括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有力推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起到重要作用;其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人文交流合作结硕果提供助力。”
“人文交流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和持久关系方面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文章指出,这种交流的成功源于共同的文化历史、地区传统,源于一个由贸易合作、共同经验、文化协同联系在一起的群体的共同愿景。
更加美好前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合组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文明交流与互鉴是上合组织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
“人文交流是上合组织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提出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契合上合组织成员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奠定了成员国进一步合作的思想理念基础。人文交流合作实践筑牢了上合组织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有力推动该组织在安全、经贸、人文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有效合作。”卢山冰说。
中国是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始终把上合组织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中方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将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主办100多场会议和活动,致力于主办一届友好、团结、成果丰硕的上合组织峰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上合力量”。
卢山冰指出,目前,上合组织人文交流合作呈现三个趋势:一是与共建“一带一路”“五通”中的民心相通紧密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紧密融入和有效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三是“上海精神”被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接受。“2025年,中国将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等民间机构作用,继续办好传统医学论坛、民间友好论坛、青年交流营、青年发展论坛等品牌活动,在‘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青岛举办各类活动,并积极落实未来5年向上合组织国家提供1000个青年赴华交流名额,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人民相知相亲。”卢山冰说。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文章指出,上合组织通过在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和旅游领域的合作,为建立一个不仅由经济协议维系的地区共同体奠定了基础。这个地区共同体拥有共同价值观、共同目标以及共同的和平与繁荣愿景。(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张红)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缅北电诈愈演愈烈,人口贩卖已成全球性危机
- 以邮育心、启智、尚美:“未来课堂”走进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 上海港资“浓度”最高的区域,缘何打造“合作生态圈”?
- 从烂泥沟到丰收地,南泥湾奏起“红绿交响曲”
- 中新健康|杨枝甘露变“喷射战士” 山姆会员店品质屡遭质疑
- 中国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超2000亿元 将加快进度
- 重庆多条(段)高速公路将于近期通车
- 中秋节后月饼去哪了
- 天津“金秋购物节”国庆假期启幕 200余场促销活动涵盖多场景
- 象牙塔拥抱短视频,科普“国家队”有了新阵地
- 中外学者研究显示:1200年内青海湖的锂储量达稳定状态
- 海南电网抢修攻坚,70余万户等待电力恢复
- 2024年上半年云南12315为消费者挽回3800余万元损失
- 如何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寒假?
- 伊拉克已恢复所有机场航班运营
- 江西加强秋季开学前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保障师生食品安全
- 珍稀濒危物种黔金丝猴种群呈增长趋势
- 安徽今年梅雨强度“偏弱” 未来一周局部有暴雨
- 济南举行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 2.6万余个岗位待“高人”
- 时隔三年,西藏日喀则迎来珠峰文化旅游盛会
- 热门推荐
-
- 乌镇“老友记”|卡巴斯基:峰会“十年元老”
- 上市药店刚被约谈完,又因卖彩票冲上热搜
- 湖北首个乡村振兴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程主体完工
- “520”京城逾5100对新人领证
- 商务部:不能因一国产能超过本国需求就贴“产能过剩”标签
- 云南构建低空产业生态链 签订13项合作项目
- 白俄罗斯总统发表国情咨文 呼吁通过谈判结束俄乌冲突
- 探访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游客携手共游
- 疫情影响婚恋?去年我国初婚人数跌破1200万,为37年来新低
- 哈尔滨一租户“私拆承重墙”后续:房屋结构安全鉴定与修复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 天津市副市长李文海:天津在做强做优数字经济上形成自身新优势
- 山东加快布局清洁能源产业 让经济底色更“绿”
- 南方阴雨范围扩展气温持续下行 江南多地或入冬
- 短视频平台不可“短视” 避免成网红“流量为王”推手
- 四川成都彭州市一养猪场化粪池发生气体中毒事故 7人死亡
-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第一辑)哈萨克文、乌兹别克文版权签约仪式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
- 国家统计局: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
- 湖北一遗址新发现“水坝”遗存 见证史前治水智慧
- 陕西眉县一中学生校外被打 3名殴打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 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