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文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2025,开启人文交流新篇章
上合组织文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2025,开启人文交流新篇章(环球热点)
加强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是上合组织的温暖底色。成立20多年来,上合组织的人文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24年7月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中国正式接任上合组织2024年至2025年轮值主席国。过去几个月来,上合组织人文交流活动越发精彩纷呈。新的一年,上合组织框架内,来自不同民族、拥有不同文化的人们必将在进一步的交流中越走越近。
更多交流活动
上合组织人文交流之树越来越枝繁叶茂。
近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家协调员一行21人参访浙江杭州,探访西湖、西泠印社、中国丝绸博物馆、阿里巴巴集团、菜鸟集团等,体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澎湃动能。
“这些作品承载着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民众的文化和价值观。”参观“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美术双年展”时,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说,这是属于上合组织成员国艺术家的艺术之廊。在西泠印社,巴基斯坦上合组织国家协调员巴特发现了一枚巴基斯坦文字印章。“可以看到,相通的文化紧密联系着各成员国,不间断的人文合作将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
在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青岛被赋予“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新角色。2024年7月,“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活动在青岛启动。此外,作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重点打造上合组织框架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文旅品牌——“上合之夏”系列活动。2024“上合之夏”活动季聚焦跨文化对话、旅游业发展、青年交流、媒体合作、历史和文化遗产等领域,开展20余类近百场特色活动。
“近几个月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等均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西北大学中亚研究院院长卢山冰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上合组织人文交流合作呈现出元首外交引领、高访带动、高端机制示范、双边多边结合的特点:成员国元首在人文交流合作上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人文交流机制建设更加牢固,组织协调作用更加显著;各成员国对本国与他国开展人文交流合作更加重视;成员国之间双边和多边人文交流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更多情感共鸣
上合组织发展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
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的“丝绸与丝路:从杭州到撒马尔罕”系列展览正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立博物馆展出,今年已是展览在撒马尔罕展出的第三年。乌兹别克斯坦上合组织国家协调员乌拜杜拉耶夫感慨道,撒马尔罕是中国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承载了无数文化交汇的故事。“我很高兴看到借助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两国人民正在产生更多情感共鸣。”
人文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要支柱之一。2002年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将文化领域合作列入本组织宗旨与目标。20多年来,在成员国共同努力下,上合组织文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取得丰硕成果。
“20多年来,上合组织在人文交流合作上,形成了诸多合作机制,举行了一系列开创性活动,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民心相通和互利合作。其中,教育领域交流合作成果突出、科技领域交流合作密切、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异彩纷呈、卫生领域交流合作全面发展。”卢山冰说,成果的取得源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成员国之间开展人文交流合作的基础,完全契合成员国的意愿和诉求;其二,成员国高层包括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有力推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起到重要作用;其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人文交流合作结硕果提供助力。”
“人文交流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和持久关系方面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文章指出,这种交流的成功源于共同的文化历史、地区传统,源于一个由贸易合作、共同经验、文化协同联系在一起的群体的共同愿景。
更加美好前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合组织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文明交流与互鉴是上合组织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
“人文交流是上合组织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中国提出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契合上合组织成员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奠定了成员国进一步合作的思想理念基础。人文交流合作实践筑牢了上合组织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有力推动该组织在安全、经贸、人文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有效合作。”卢山冰说。
中国是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始终把上合组织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中方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将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主办100多场会议和活动,致力于主办一届友好、团结、成果丰硕的上合组织峰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上合力量”。
卢山冰指出,目前,上合组织人文交流合作呈现三个趋势:一是与共建“一带一路”“五通”中的民心相通紧密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紧密融入和有效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三是“上海精神”被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接受。“2025年,中国将充分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等民间机构作用,继续办好传统医学论坛、民间友好论坛、青年交流营、青年发展论坛等品牌活动,在‘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青岛举办各类活动,并积极落实未来5年向上合组织国家提供1000个青年赴华交流名额,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人民相知相亲。”卢山冰说。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文章指出,上合组织通过在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和旅游领域的合作,为建立一个不仅由经济协议维系的地区共同体奠定了基础。这个地区共同体拥有共同价值观、共同目标以及共同的和平与繁荣愿景。(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张红)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历史铸就统一体:考古与文物所见西藏和中原关系资料研究》新书发布
- 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将推动多边主义发展(国际论坛)
- 突发:巴黎圣拉扎尔火车站附近楼房发生火灾
- 上海发布未来产业白皮书:细分赛道布局提速,生态建设初具规模
- 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态势
- 专家探讨“AI觉醒”: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 “网红校长”郑强被传包养情妇 警方:造谣者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武林外传》IP遭横店影视城恶意侵权?网友支持维权
- 中俄专家齐聚哈尔滨 共谋黑龙江小浆果产业产值超百亿元
- 有这样的“智慧操场”哪个学生不爱体育课?
- 广电总局:9月全国动画片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共28部
-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 万事达卡:中国大陆游客更青睐亚洲旅行目的地
- 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开幕 搭建乡村文旅新场景
- 广东多举措防范森林火险
- 刘世锦:中国经济应启动新一轮结构性改革
- 江西井冈山“十一”门票价格降至165元
- 10年来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2.1个百分点 人均生活用电量增至近1000千瓦时
- “假如不是傅园慧”要经得起追问
- 尹锡悦发表对国民谈话 否认“紧急戒严”是“内乱”
- 热门推荐
-
- 马来西亚遇持续“热浪” 影响民众生产生活
- 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东南亚演示飞行
- 中国科研团队油菜高含油量育种获得重要突破
- 第十六届信息安全高级论坛暨2024 RSAC热点研讨会在京落幕
- 陕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报告预测端午假期出行:绿色出行将成风尚 乡镇景区吸引目光
- 国际领先10米超大采高刮板输送装备正式发布
- 湖南一高职院校以纪录片为媒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 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开通
- 广西民族大学举行留学生开学典礼 累计培养逾2万名国际留学生
- 第8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促成投资合作金额超百亿元
- 拿起保温杯 在青春和养生之间找到平衡
- “八八战略”观察: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如何绘就?
- 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意味着什么?
- 贾湖遗址博物馆“亮相” 骨笛等逾400件文物集中展出
- 中新健康丨国家药监局批准中药创新药九味止咳口服液上市
- 商务部: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万亿元 同比增长9.3%
- 注意!列车上这些行为不仅不文明 还可能违法
- 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43万亿元 金融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 注意!这些列车因地震暂时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