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有声,诗心长存——南开园送别叶嘉莹先生
中新网天津11月30日电 (孙淼仪 付熙恩 曲雅琳)今天,是叶嘉莹遗体告别的日子。天津市第一殡仪馆门口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各界人士前来送别。
昨晚,一阵生涩低沉的小提琴声从迦陵学舍中传出,南开园四周静默,学生、市民、老者、孩童,伫立无声聆听。
11月24日,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走了。几天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络绎而来,到南开园,悼念叶先生。
独特的学舍 独特的怀念
“请问,迦陵学舍怎么走?”这是近日在南开园中最常遇到的问题。24日至今,迦陵学舍前献花的人总是排成长队,几乎每束鲜花都伴有一首诗作。
1989年,叶嘉莹结束了半生漂泊,选择留在南开大学任教。2015年,在学校与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校方专门为她修建的迦陵学舍落成。古朴的砖瓦掩映在修竹之中,成为无数学子对于南开园的“初印象”中一处动人的所在。
据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洪教授回忆,回到南开的叶嘉莹“愉悦、绽放”着,在讲台上,吟哦唱诵之间,诗教文脉涌动。学舍常办各类活动,只要一有机会,她就参与其中。这样的活动极受欢迎,需要学生们提前好几天报名预约。
“我一直很期待在迦陵学舍的某个转角偶遇叶先生,可惜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南开大学文学院2022级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马歆迪说。往昔的迦陵学舍,是叶嘉莹潜心学术、传承诗词的一方天地;如今,这里汇聚着无尽的哀悼和惜别,人们用诗的方式追忆叶先生。
一堂“代代相传”的课
大约十多年前,叶嘉莹在“初识南开”讲座中因为高血压而无法讲授。四个月后,在文学院组织的新年联欢会上,她为大家补上了这一课。虽然讲座的具体内容早已模糊,但叶嘉莹始终笔挺的身姿和她身后那把未曾落座的椅子,给在场的每个南开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天,同学们还表演了街舞、说唱等新潮节目,九十岁高龄的叶先生还主动向工作人员要来荧光棒,和大家一起开心地挥舞。
叶嘉莹在南开授课数十载,影响力早已遍及世界。年轻学子们虽再也无缘亲临现场、感受大师风采,但是大师的精神已经寄寓在她的文字之间,持续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南开人。
南开大学文学院卢桢教授说,他在追悼人群中看到了“老师的老师”和“学生的学生”。“五代、六代南开人齐聚于此却没有任何代沟,这是因为在追忆起先生时,我们有着相同的泪水和共同的青春记忆。”
因为叶嘉莹的存在,“南开人”的身份愈发地鲜明了。“我们在彼此身上跨越了年龄的界限、时代的鸿沟,我们照亮的是相同的青春记忆,而这是叶先生帮助我们串连起来的,这是最让我们感动的部分。”卢桢教授感慨。这几日,他一直守在灵堂。
以诗意送别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终身致力于诗教传承。为鼓励学子熟诵中国古典诗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于1997年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在首届颁奖大会上,叶嘉莹认为所谓教学就是“薪尽火传”,虽然个人的生命有限,但只要有人授业,文化的命脉就不会枯竭。
叶嘉莹离世后,南开大学许多学院都重播了《掬水月在手》。学子们想用诗意的方式送别“诗词的女儿”。”南开大学文学院2022级本科绘画专业的鲁奕彤同学说,“我们从早写到晚,忙得已经来不及感到悲伤了。直到看到叶老遗像的时候,才知道这是能见到她的最后一面。”
“满汉双文”非遗项目传承人、南开大学校友佟振海曾得到叶嘉莹的许多帮助,他将挽联上的诗句用满汉双文誊写好,敬献灵前:“先生对我的嘱托我会一直记得。努力把非遗文化传承好,就是告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北京林业大学的阎景娟教授是南开大学中文系1981级学生,曾在四十年前当面聆听叶嘉莹课程。没能赶赴今天的送别,她以一篇长长的悼文,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怀念:“诗意的生活就是人的存在本质。有人说她是诗词的女儿,而我要说,叶先生活出了诗词的本体论意义。”
叶嘉莹曾经说过,自己“要用生命去写诗”。在漂泊离乱的时候,是诗词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追忆她这一生,她确实是将自己活成了一首诗。阎景娟说,“你想知道诗歌的意义是什么,诗歌能做什么,你只需看看叶先生。在中国,除了叶先生,没有人具有这样的标识性。”(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标准家用分类垃圾桶袋亮相开售
- 直升机26分钟内紧急升空 浙江建德成功解救三名失联驴友
- “着陆何处” 第六届星空艺术节启幕
- 5天6企 这场游学给酒行业带来哪些启示?
- 国际最新研究:“细菌吃塑料”或助力缓解全球塑料污染
- 突发!红海海域发生爆炸 有人看到无人机和导弹
- 老中青都圈粉,“新中式”有哪些流行密码?
- 菲律宾美元储备8月底下滑至998亿美元
- 天津发布大清河洪水红色预警
- 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代表60国呼吁重视保障老年妇女权益
- 成都“男子被诬陷地铁偷拍案”一审宣判
- 探营“中华好主播”两岸青年主播培训营:一场双向奔赴
- “一带一路”跨山海丨总投资73.4亿欧元!欧洲最大动力电池工厂中国造
- 四川雅安汉源县马烈乡发生暴雨灾害造成30余人失联
- 国家统计局: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 何以中国 | 剧透:五家博物馆将为您讲述海丝文化
- 资本市场“江西板块”不断壮大 江西今年新增上市公司12家
-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
- 山西安泽施工事故遇难者遗体搜寻工作结束
- 广西海警多措保北部湾海域伏季休渔秩序稳定
- 热门推荐
-
- 辽宁营口举办“中医药文化市集”活动 民众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魅力
- 中国A股现多重积极变化
- 美国在伊朗搞“政权更迭实验”?布林肯承认:搞了但没成
- 《乐活之城——中国新城新区人居环境报告》在京发布
- 加拿大宣布追加对俄制裁 对乌援助总价值已逾97亿加元
- 追风逐日看新疆丨新疆在用最长陆上风电叶片实现本地产
- 江苏常州雷电灾害已致6死10伤
- 庐山文旅控股集团通报“景区商户台阶泼水”相关情况
- 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用好消费券 为文旅市场再添“一把柴”
- 感受光影变幻魅力 携手夜游新疆魔鬼城景区
- (寻味中华|饮食)河南烩面:一碗包罗万象 汤中尽纳乾坤
- 湖北加快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强化社区便民功能
- 体重仅15斤宝宝在沪成功“换心” 今出院
- 成功挽救生命 江西红十字会去年共投放856台“救命神器”AED
- 以总理办公室:以色列将派遣代表团参与加沙停火谈判
- 【寻味中华|文博】“冰箱”、瓷枕、竹汗衫 探秘中国古人消暑妙招
- 2024年辽宁粮食产量将稳定在500亿斤
- 北方地区多降水和冷空气活动 南方地区高温持续
- “新人工智能时代的MBA教育”研讨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