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
总台记者从南开大学获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
资料图为叶嘉莹。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之家,是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才生、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弃医从文 她志在传承中华诗词文化
如果不是因为抗战,叶嘉莹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医生,可她最终选择了辅仁大学的国文系,志在做一名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者。
从1945年起,叶嘉莹以一方讲台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她还接受了哈佛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高校的邀请,为欧美汉学研究者讲解中华古典文学。
回国传承中华诗教 她的学子遍布世界各地
改革开放后,思念祖国的她给国家教委写信,请求回国教书。1979年春,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她回国讲学的第一课,带领学生们踏上了一场如痴如醉的中国诗词之旅,为逐步恢复生机的中国高等学府,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此后,叶嘉莹先生在中国各大高校讲授诗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太平洋两岸,并且在南开大学创办了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2015年定居南开园。
作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她门下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
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
她说自己一生“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她捐出自己的积蓄3500多万元,成立了“迦陵基金”,志在全球弘扬中华诗教,把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她曾说,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中华诗词的精髓永远传承下去。致敬!
(总台央视记者 武伟)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越边民载歌载舞共庆京族传统“哈节”感受非遗魅力
- 韩国总统提名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人选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已上报50项经验案例
- 天下关公,红遍全球的“偶像”
- 中新健康丨国家医保局回应部分地区农村出现医保“退保潮”:不准确
- “双节”叠加亚运红利 浙江传统老字号人气迎新高
- 《毒舌律师》成史上首部港产票房破亿电影
- 加拿大多地遭遇洪水、泥石流、山火侵袭
- 重庆彭水将搭建“游苗乡”旅游专线 广邀东南亚等地游客
- 浙江乡村观察:“千万工程”何以重新定义乡村价值?
- 蒋璐霞:不能什么戏都接 否则是对观众不负责
- 西半球首个中医药大学获批成立
- 欧盟发布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草案
- 歌舞为媒 如何讲好新疆故事?
- 9月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
- 首届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和微短剧交流研访开营仪式在北京举行
- 回家
- 两岸大湾区产业联盟举行交流峰会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决定对狮子林桥附属景观设施进行维修
- 2024年我国贷款利率稳步下行
- 热门推荐
-
- 助力乡村教育情系家乡学子 郑志伟乡村教育奖学金持续发放十年
- 签约金额近40亿元 宁夏在京推介优势特色产业
- 暴雨黄色预警发布:台湾福建浙江局地有特大暴雨
- 专家研讨:AI背景下翻译人才如何培养
- 【央广时评】从中秋多样民俗中感受中华文化生机活力
- 红海紧张局势加剧之际,伊朗军舰进入红海!
- 美国再次发动打击 胡塞武装称也门首都遭空袭
- 全球5500多家企业参加海湾食品展
- 云南菌农变“菌导” 野生菌特色产业有“蘑”力
- 政策红利系统加持促进消费动能持续释放
- 去京郊滑雪最受欢迎
- 金正恩指导超大型火箭炮射击训练
- 以色列建议该国民众做好在避难点停留72小时的准备
- 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落户银川
- 杭州灵隐寺发布龙年年历祝福语 已连续12年发放年历
- “粤博之夜”再开场 演绎陆丰皮影独特魅力
- 构建回收产业链 回收创新技术有助塑造时尚业新风采
- 观候鸟吃小龙虾 江西永修“暑期经济”火爆
- 在成都遇见未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口号公布
- 浙江制造大市“破茧”向新 “借梯登高”加速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