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璐霞:不能什么戏都接 否则是对观众不负责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 上官云)人们最近一次在影视剧中见到蒋璐霞,是在电影《陌路狂刀》中。她饰演一位女侠,重情重义,但却莫名被卷入一场风波。
蒋璐霞是演艺圈里知名度比较高的女打星。成为演员之前,她曾前往少林寺学艺,也曾是一名运动员,18岁那年,拿到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传统少林拳冠军,被授予国家武英级运动健将称号。
在电影市场,功夫片曾非常受欢迎,行云流水的打戏是一大看点,香港动作电影更是风靡一时。然而,随着特效技术进步,电影工业不断更新迭代等等,如今功夫电影已难见往日荣光。
蒋璐霞也曾提到,能切身感受到国产动作类型片越来越少,希望能为之尽到绵薄之力。她对记者表示,自己从小有个武侠梦,拍打戏容易受伤,但从未因此想过放弃,也没有动摇过。
对于表演,她有自己的理解,“演员不能只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而是要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勇于挑战,一边学东西,一边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再去提高,慢慢成长。”
圆梦古装武侠片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演古装武侠片,也算是圆了一个梦。”聊起当初拍摄《陌路狂刀》的经历,蒋璐霞的声音中依然透露出一股高兴劲儿。
《陌路狂刀》讲了一个波诡云谲的故事。外忠内奸的齐王在背后做局,田安邺、赵钱孙以及江湖侠女秦姑等各路人物卷入其中,在多方势力斗争的漩涡中沉浮挣扎。
读完剧本,蒋璐霞对秦姑的人设有了大致判断,“她武功高强,非善亦非恶,外表隐忍冷静,内心却有着难言的心酸过往,复杂的身世、悲惨的童年、注定了她会是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
而蒋璐霞演得最过瘾的一场打戏,是开场时与陌路军总教头田安邺开场时的对手戏。
“秦姑的刀有不少旋转的武打动作,失误的几率很大。”因此,这场打戏的难度比蒋璐霞想象中还要大。而想拍出流畅的打戏,也没捷径可走,只能不断训练。
比如,秦姑的刀和刀鞘都是武器,这就很考验双手的配合度。训练时,蒋璐霞特意左手拎个哑铃,强制自己一遍遍练习,直到把左手的力量练到符合要求。
那场戏蒋璐霞总共拍了两天。看到成片时她才松了口气,“拍这部戏对我是个挑战,好在达到了自己的预期,通过大家努力,最终呈现的画面效果也不错。”
非科班演员的武侠梦
蒋璐霞并非科班演员,之所以会踏上表演这条路,要从小时候的“武侠梦”说起。
还在读小学时,蒋璐霞迷上了袁和平导演的电影《太极张三丰》有关,每天放学后跑去租这部电影的录像带,“租金五毛钱一天,那个戏我看了不下50遍。”
的打戏和充满侠义精神的剧情,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蒋璐霞想拍武侠片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并在父母的支持下,如愿进入一家武校学习。
几年后,蒋璐霞发现没有真正学到东西,又跑到河南少林寺求学,成为释小龙的同门师妹。
由于伤病,她没办法继续做运动员,“就是一直抱着不认输的劲头,也不想躺平,干脆考大学、继续深造,我想,那里可能是一个更广阔的舞台。”
大学快毕业时,她迎来了圆梦的机会,在动作电影《战·无双》饰演聂依依,正式出道,之后陆陆续续拍过不少影视剧。而真正让她名声大噪的,是《红海行动》。
影片中,蒋璐霞饰演佟莉,英姿飒爽,打戏干脆利索。也是凭借这个角色,她拿下了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女配角”,走入更多观众的视线。
不过,对于以打戏见长的演员来说,受伤几乎难以避免。蒋璐霞曾在微博晒出一张照片,腿上是各种受伤留下的痕迹,她调侃自己“可能真的是在玩任性命”。
进组拍摄《红海行动》之前,她右脚骨折,为了不耽误拍摄进程便主动要求打了封闭,“我不想耽误进度,也不愿意让动作完成度打折扣。”
不工作的时候,蒋璐霞更多是在养伤,但没有因为伤病想过放弃,也没有动摇过。
“我很幸运,早早确立了人生方向,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迷茫,始终没有偏离轨道,一直在演员这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她语气轻快地说道。
体验生活 直面挑战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影视剧中的角色分属于不同类型,如何更准确塑造人物、把握剧情等等都是演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体验生活”是蒋璐霞总结出来的经验。拍摄《陌路狂刀》时,她会穿上戏服,感受古人的仪态,每天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让自己变得像个“武林中人”。
业余时间,蒋璐霞经常约上好友去旅行,跟旅途中的陌生人聊天,写写日记,记录新鲜事。在北京时,她偶尔会跟朋友去摆地摊,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
“那些陌生朋友也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汲取的新鲜元素,说不定哪一天或者哪个角色,就能把它融进来,让人物更加丰富。”这是属于蒋璐霞的创作方法。
她对未来充满期待,尝试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当然也不能什么戏都接,否则就是对自己和观众不负责任,“就是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勇敢迈出那一步。”
“努力拥抱世界,它会反馈给你很多美好的东西。这是我现在要去做的功课。”(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健康|专家用CAR-T疗法助重症肌无力患者恢复健康
- “五心”大国工匠竺士杰:在50米高空“穿针引线” 的桥吊司机
- 国产动画 征途尚远
- 黄河封冻河段全线开通
- 外卖“安全封签”或成趋势
- 邱启敬“山海经古地图”系列之“南山经”大型公共艺术巡展首站亮相桂林
- 在一场实践调研中,读懂汉字文化与农业文化魅力
- 第三届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在新疆哈巴河县开幕
- “百岁人生 蓝智伴”助老公益产品发布 中国太保携手科大讯飞迈向智慧养老新征程
-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来襄阳过年,这篇攻略就够了!
- 输液、拍片、打疫苗……患儿需要吗?儿科医生解读
- 粤北韶关江湾镇首批180名受灾民众回家
- 新版《美猴王》定档 中国IP在海外有多火?
- 文旅消费有望继续延续复苏势头 国内旅游市场加速回暖
- 第六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在千年古县举行
- 世卫组织批准第二款猴痘疫苗投入使用
- (第七届进博会)“四大”聚首 共推创新解决方案
- 经济大省挑大梁:浙江谋经济“量增长”“质提升”
- 2022南中轴·夜天桥艺术推广活动云端“绽放” 惠及万余人
- 热门推荐
-
- 北京三火车站48趟列车晚点 涉及旅客超3万人
- 美媒:美两党紧张局势升级 众议院共和党将民主党议员赶出多个委员会
- 报告:抖音酒旅订单量同比增长9倍 国庆长假出境游火热
- 买手串、看视频……“解压良方”能否让年轻人缓解焦虑
- “天宫画展”小画家走进发射场 同种“连心树”、共绘天宫梦
- (乡村行·看振兴)抗旱保苗 山西闻喜复播玉米“喝上”出苗水
- (聚焦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红十字博爱论坛福州举行 “台胞博爱服务站”揭牌
- 广州150座垃圾收集、转运站完成改造
- 新时代,我在中国|日本高管分享外企在华发展的秘诀
- 重庆市商事登记“渝港通”平台上线
- 古老民乐在千年北齐壁画墓奏响《一眼千年》
- 特朗普获“重大胜利”?民事欺诈案只需支付1.75亿美元
- 考古新发现 新郑黄帝故里遗址发现编钟祭祀坑
- 防范“黑维修”有新渠道:“中消协帮您查”小程序上线
- 七夕新人扎堆领证 杭州“最美婚登处”见证婚俗改革
- 《2025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印发 今年预计完成投资7916.5亿元
- 动物蓝舌病疫情在西欧地区蔓延 卢森堡感染病例增至近500例
- 沈铁:端午小长假累计发送旅客358.9万人次 开行旅游专列13趟
-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
- 西藏米林迎来新产业贝母种植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